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帝位如鹿奔于荒野草地之中,豪杰之士若逐飞起的蓬草一样穷追。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项王雄气盖过世界,双目明亮炯炯有神。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指挥八千人自江东而起,畏行于天下。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高祖被酒夜斩白帝子,风云叱咤进入关中之地。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
两条龙不能并而跃起,天上五行之象也是这样。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楚王被消灭未得展雄图,汉王兴盛得以成就王霸之业。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手提宝剑平定天下,回归家乡纵酒击筑而高歌大风。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往昔君临广武,双方集结众兵欲以决一雌雄。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为天下而不顾家,如果你项王要烹我太公,也请你分一碗汤给我,我父亲也是你的父亲。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战争已过留下的只有古迹,当年战时军营的围墙在高空之下早已倒塌。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高祖如猛虎号啸于洞壑,又如饥饿的雄鹭鸣叫于秋日高空。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云气腾翔布列于阵前,腾腾杀气如长虹一样威吓。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平定祸乱属大圣人所为,浅骊而迂腐的儒士哪里能受此大任。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阮籍沉湎于酒中呼刘邦为竖子,这种狂放偏激之言是不公正的。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身在曲折的黄河我抚掌而笑,阮嗣宗真是很可笑。参考资料: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84-88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71-773 -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秦鹿:用“逐鹿”典故。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tóng)。
双瞳:传说项羽眼珠有两个瞳孔。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呼吸:一呼即来的意思。赤精斩白帝,叱(chì)咤(zhà)入关中。
赤精:刘邦感赤龙而生。汉叱咤:发怒大喝。
两龙不并跃,五纬(wěi)与天同。
两龙:古以为天子是真龙,并世不能有二龙,两龙并世必然相斗。此指刘邦和项羽。五纬:即金木水火土五行星。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hān)歌大风。
八极:指天下最边远的地方。歌大风:汉高祖十二年刘邦回家乡,大宴家乡父老,酒酣,刘邦击筑而歌《大风歌》。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cí)雄。
连兵:兵刃相连,指正面交锋。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拨乱:治平乱世。沉湎(miǎn)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沉湎:沉思遥想。抚掌黄河曲,嗤(chī)嗤阮(ruǎn)嗣(sì)宗。
嗤嗤:嗤笑。阮嗣宗:即阮籍。《广韵》“嗤,笑也。”《三国志注》阮籍,字嗣宗。《魏氏春秋》曰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参考资料: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84-88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71-773 -
这首诗借楚汉对峙的古战场遗迹,评论乱世英雄项羽、刘邦的成败,阐述拨乱反正的经验,总结“拨乱属豪圣”的历史规律。诗人的见解与司马迁略同。但由于诗人不受儒家传统观念的约束,也能超脱世俗的功利观念,因而既肯定项羽刘邦的成败,又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从天意、智力、功业结合分析,赞扬刘邦兼有豪杰和圣人的气质,指出只有这样的豪圣才能完成治平乱世统一天下的任务。这就比司马迁所说的论述显得透彻明确,而与阮籍鄙薄刘邦的观点根本相反,更无论同情项羽失败、嫌恶刘邦等偏见迂论。因此此诗的史论观点虽不免历史局限而拘于英雄史观及天命论,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是独到的,杰出的,具有辩证精神。
此诗既具有叙事诗的结构,又充满抒情诗的实质。全诗叙述古迹有关的历史人物和眼前景象,抒发诗人的情怀和感触,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提炼精美的语言,铸成不同的艺术形象,错综而层次清楚地表达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整体结构犹如乐府歌行,有头有尾,夹叙夹议,从秦亡开始,讲到阮籍的感慨。安排得当,层次分明。全诗分为两大段,前十四句为第一段,概述秦亡后的楚汉兴亡成败的历史;后十六句为第二段,缅怀广武古战场楚汉相对峙的历史。前段基本采取叙述方式,后段基本采用评述方式。运用多种手法,通过鲜明形象,以完成整体结构,表达主题思想,是此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点。
对现实的超然态度,对历史的洞然见识,对诗歌艺术的卓然才能,构成了这首怀古诗洒脱超逸、豪放豁达的独特风格;也使它充满了乐观开朗的情绪,具有抒情诗的实质。
参考资料: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84-88 - 背诵
-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注释
⑴《水经注》、《郡国志》:荥阳县有广武城,城在山上,汉所城也。高祖与项羽临绝涧对语,责羽十罪,羽射汉祖中胸处也。《后汉书注》:《西征记》曰:有三皇山,或谓三室山,山上有二城,东者曰…展开⑴《水经注》、《郡国志》:荥阳县有广武城,城在山上,汉所城也。高祖与项羽临绝涧对语,责羽十罪,羽射汉祖中胸处也。《后汉书注》:《西征记》曰:有三皇山,或谓三室山,山上有二城,东者曰东广武,西者曰西广武,各在一山头,相去二百余步,其间隔深涧,汉祖与项籍语处。《元和郡县志》:东广武、西广武二城,各在一山头,相去二百余步,在郑州荣泽县西二十里。汉高与项羽俱临广武而军,今东城有高坛,即是项羽坐太公于上以示汉军处。《一统志》:古战场,在开封府广武山下,即楚汉战处。⑵《史记》:蒯通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捷足者先得焉。”张晏曰:“以鹿喻帝位也。”⑶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⑷《史记·项羽本纪》:“闻项羽亦重瞳子。”⑸《项羽本纪》:“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⑹《汉书》:“待诏夏贺良等言赤精子之谶。”应劭注:“高祖感赤龙而生。自谓赤帝之精。”陈子昂诗:“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⑺《史记索隐》:叱咤,发怒声。《通典》:平王东迁洛邑,以岐、酆之地赐秦襄公,乃为秦地。至孝公,作为咸阳,筑冀阙,徙都之,故谓之秦川,亦曰关中地。《关中记》曰:东自函关今弘农郡灵宝县界,西至陇关今汧阳郡汧源县界,二关之间,谓之关中,东西千余里。《史记》:汉王之入关,五星聚东井。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霸。⑻《西京赋》:“高祖之始入也,五纬相汁,以旅于东井。”李善注:“五纬,五星也。”⑼《宋书》:“英图武略,事驾前古。”⑽高诱《淮南子注》:“八极,八方之极也。”⑾汉高帝《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⑿《项羽本纪》:汉王引兵渡河,复取成皋,军广武,就敖仓食。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项王为高沮,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汉王不听,项王伏弩射中汉王。⒀《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柞,成于汉家。”⒁《淮南子》:“康乐沉湎。”高诱注:“沉湎,淫酒也。”《韩诗薛君章句》:“夫饮之礼:齐颜色,均众寡,谓之沉,闭门不出谓之湎。”⒂《广韵》:“嗤,笑也。”《三国志注》:阮籍,字嗣宗。《魏氏春秋》曰: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折叠 -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赏析
这首诗借楚汉对峙的古战场遗迹,评论乱世英雄项羽、刘邦的成败,阐述拨乱反正的经验,总结“拨乱属豪圣”的历史规律。诗人的见解与司马迁略同。但由于诗人不受儒家传统观念的约束,也能超脱世俗的功利观念,因而既肯定项羽刘邦的成败,又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从天意、智力、功业结合分析,赞扬刘邦兼有豪杰和圣人的气质,指出只有这样的豪圣才能完成治平乱世统一天下的任务。这就比司马迁所说的论述显得透彻明确,而与阮籍鄙薄刘邦的观点根本相反,更无论同情项羽失败、嫌恶刘邦等偏见迂论。因此此诗的史论观点虽不免历史局限而拘于英雄史观及天命论,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是独到的,杰出的,具有辩证精神。
此诗既具有叙事诗的结构,又充满抒情诗的实质。全诗叙述古迹有关的历史人物和眼前景象,抒发诗人的情怀和感触,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提炼精美的语言,铸成不同的艺术形象,错综而层次清楚地表达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整体结构犹如乐府歌行,有头有尾,夹叙夹议,从秦亡开始,讲到阮籍的感慨。安排得当,层次分明。全诗分为两大段,前十四句为第一段,概述秦亡后的楚汉兴亡成败的历史;后十六句为第二段,缅怀广武古战场楚汉相对峙的历史。前段基本采取叙述方式,后段基本采用评述方式。运用多种手法,通过鲜明形象,以完成整体结构,表达主题思想,是此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点。
对现实的超然态度,对历史的洞然见识,对诗歌艺术的卓然才能,构成了这首怀古诗洒脱超逸、豪放豁达的独特风格;也使它充满了乐观开朗的情绪,具有抒情诗的实质。
…展开这首诗借楚汉对峙的古战场遗迹,评论乱世英雄项羽、刘邦的成败,阐述拨乱反正的经验,总结“拨乱属豪圣”的历史规律。诗人的见解与司马迁略同。但由于诗人不受儒家传统观念的约束,也能超脱世俗的功利观念,因而既肯定项羽刘邦的成败,又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从天意、智力、功业结合分析,赞扬刘邦兼有豪杰和圣人的气质,指出只有这样的豪圣才能完成治平乱世统一天下的任务。这就比司马迁所说的论述显得透彻明确,而与阮籍鄙薄刘邦的观点根本相反,更无论同情项羽失败、嫌恶刘邦等偏见迂论。因此此诗的史论观点虽不免历史局限而拘于英雄史观及天命论,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是独到的,杰出的,具有辩证精神。
此诗既具有叙事诗的结构,又充满抒情诗的实质。全诗叙述古迹有关的历史人物和眼前景象,抒发诗人的情怀和感触,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提炼精美的语言,铸成不同的艺术形象,错综而层次清楚地表达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整体结构犹如乐府歌行,有头有尾,夹叙夹议,从秦亡开始,讲到阮籍的感慨。安排得当,层次分明。全诗分为两大段,前十四句为第一段,概述秦亡后的楚汉兴亡成败的历史;后十六句为第二段,缅怀广武古战场楚汉相对峙的历史。前段基本采取叙述方式,后段基本采用评述方式。运用多种手法,通过鲜明形象,以完成整体结构,表达主题思想,是此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点。
对现实的超然态度,对历史的洞然见识,对诗歌艺术的卓然才能,构成了这首怀古诗洒脱超逸、豪放豁达的独特风格;也使它充满了乐观开朗的情绪,具有抒情诗的实质。
折叠 -
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诗人游大梁(今河南开封一带)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之时,是在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新唐书》本传)之后。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原文,登广武古战场怀古翻译,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赏析,登广武古战场怀古阅读答案,出自李白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7498.html
诗词类别
李白的诗词
- 《捣衣篇》
- 《地藏菩萨赞》
- 《口号赠征君鸿》
- 《送韩侍御之广德》
- 《阳春歌》
- 《江夏行》
- 《东鲁门泛舟二首》
- 《登黄山凌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得齐字)》
- 《去妇词(一作顾况诗)》
- 《南轩松》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