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豢龙
- 乾坤包万有,纳纳百囊罟。
人位乎两间,利与害为御。
一气贯四时,五风偕十雨。
神龙以为畜,扰御不予侮。
河有背负图,庭无漦流女。
义理之不明,人情自疑沮。
范围吾职分,往往吾违拒。
同室操戈鋋,一身隔肺俯。
帝王豢龙意,弃置那复取。
四灵非不灵,有不得其所。
生息之相吹,古今镇如许。
古人体天意,万物我其主。
虫莫知於龙,拊循如士伍。
今何故无人,亦足验胸府。
声和凤来仪,心平辔如组,矧伊人中瑞,治乱係嘿语。
欲入而闭门,谁出不由户。
兹事阙人心,作诗附农圃。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背诵
-
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豢龙注释
【不得其所】1.《穀梁传·成公八年》:“媵,浅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伯姬之不得其所,故尽其事也。”范宁注:“不得其所,谓灾死也。”本指未得善终,后谓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汉荀悦《汉纪·文帝纪论》:“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相与歌咏,各言其情。”唐韩愈《送崔复州序》:“苟有不得其所,能自直於乡里之吏者鲜矣。”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任何政党的政策如果不顾到这些阶级的利益,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不得其所,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2.不能达到目的。晋葛洪《抱朴子·勤求》:“何异诣老空耕石田,而望千仓之收,用力虽尽,不得其所也。”【同室操戈】之妹有美色,公孙楚与其从兄公孙黑争娶之。楚已纳聘,黑欲强夺,公孙楚“执戈逐之,及衝,击之以戈”。事见《左传·昭公元年》。又《后汉书·郑玄传》载,何休好《公羊传》而恶《左传》、《穀梁传》,郑玄乃著论以驳之,“休见而叹曰:‘康成(玄之字)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后以“同室操戈”比喻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清许秋垞《闻见异辞·王孝廉幻术》:“汝等嗜财如此,致同室操戈,何不念仁亲为宝歟?”郁达夫《沉沦》六:“其实这一次的决裂是发始于他的。同室操戈,事更甚于他姓之相争。”周恩来《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展开【不得其所】1.《穀梁传·成公八年》:“媵,浅事也,不志。此其志何也?以伯姬之不得其所,故尽其事也。”范宁注:“不得其所,谓灾死也。”本指未得善终,后谓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汉荀悦《汉纪·文帝纪论》:“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相与歌咏,各言其情。”唐韩愈《送崔复州序》:“苟有不得其所,能自直於乡里之吏者鲜矣。”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任何政党的政策如果不顾到这些阶级的利益,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不得其所,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2.不能达到目的。晋葛洪《抱朴子·勤求》:“何异诣老空耕石田,而望千仓之收,用力虽尽,不得其所也。”【同室操戈】之妹有美色,公孙楚与其从兄公孙黑争娶之。楚已纳聘,黑欲强夺,公孙楚“执戈逐之,及衝,击之以戈”。事见《左传·昭公元年》。又《后汉书·郑玄传》载,何休好《公羊传》而恶《左传》、《穀梁传》,郑玄乃著论以驳之,“休见而叹曰:‘康成(玄之字)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后以“同室操戈”比喻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清许秋垞《闻见异辞·王孝廉幻术》:“汝等嗜财如此,致同室操戈,何不念仁亲为宝歟?”郁达夫《沉沦》六:“其实这一次的决裂是发始于他的。同室操戈,事更甚于他姓之相争。”周恩来《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折叠 -
-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豢龙原文,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豢龙翻译,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豢龙赏析,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豢龙阅读答案,出自魏了翁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627479273.html
诗词类别
魏了翁的诗词
- 《鹧鸪天·谁把璇玑运化工》
- 《制置丁少卿生日 其一》
- 《题尹商卿自信斋》
- 《歌诗三十五韵送前知隆庆任侯赴召》
- 《万杉寺》
- 《赴遂宁进士期集即席赋》
- 《满江红·许大才名》
- 《浣溪沙(李参政壁赋浣溪沙三首再次韵谢之)》
- 《次韵黄侍郎海棠花下怯黄昏七绝》
- 《次韵外舅杨崇庆以诗相招三首》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