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作者:陈子龙      朝代: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原文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拼音解读
mǎn yǎn sháo huá
dōng fēng guàn shì chuī hóng
fān yān
zhī yǒu huā nán
mèng xiàng
guó wáng sūn
chūn zhǔ
juān chù
lèi rǎn yān zhī
d d i i v v c c l l a a s s s s = = " " p p a a r r a a " " s s t t y y l l e e = = " " f f o o n n t t - - s s i i z z e e : : 1 1 4 4 p p x x ; ; w w o o r r d d - - w w r r a a p p : : b b r r e e a a k k - - w w o o r r d d ; ; c c o o l l o o r r : : # #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 ; m m a a r r g g i i n n - - b b o o t t t t o o m m : : 1 1 5 5 p p x x ; ; t t e e x x t t - - i i n n d d e e n n t t : : 2 2 e e m m ; ; l l i i n n e e - - h h e e i i g g h h t t : : 2 2 4 4 p p x x ; ; z z o o o o m m : : 1 1 ; ; f f o o n n t t - - f f a a m m i i l l y y : : ' ' H H e e l l v v e e t t i i c c a a N N e e u u e e ' ' , , H H e e l l v v e e t t i i c c a a , , A A r r i i a a l l , , ' ' P P i i n n g g F F a a n n g g S S C C ' ' , , ' ' H H i i r r a a g g i i n n o o S S a a n n s s G G B B ' ' , , ' ' M M i i c c r r o o s s o o f f t t Y Y a a H H e e i i ' ' , , ' ' W W e e n n Q Q u u a a n n Y Y i i M M i i c c r r o o H H e e i i ' ' , , s s a a n n s s - - s s e e r r i i f f ; ; b b a a c c k k g g r r o o u u n n d d - - c c o o l l o o r r : : # #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 ; " " d d a a t t a a - - p p i i d d = = " " 6 6 " " > > / / d d i i v v >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美丽的春光映入眼帘,春日东风总是将繁花吹散。几重烟雨朦胧,只有这些娇弱的花朵难以庇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
梦里总是时不时浮现起旧时故国的道路。春天反复无常,在那杜鹃泣血的地方,分不清落花染红的是春雨还是眼泪。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东风:春风。

红:指春天的花。

几番烟雾:指清兵入关后的一系列事变。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
王孙:对尊礼、思慕者的称呼,如淮南小山《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这里疑指鲁王、唐王。

无语:一作“无主”。

杜鹃:又名杜宇,相传是古蜀国的君主望帝之魂所化,隐于西山,日夜悲啼,口吻常常出血。后人常用杜鹃啼血借指失国之痛。

泪染:一作“泪洒”。

胭脂:一种用于化妆和国画的红色颜料。亦泛指鲜艳的红色。

此词见于《陈忠裕全集》,借惜花怀人,寄托亡国哀痛与复国希望。正如题中所示,此词是写“春日风雨有感”。“春日风雨”,是当时所处的环境、节候和气氛,而“有感”则是寄离词人的感慨和情怀。词之起二句,先扬后抑。此时词人举目所见,是“满眼韶华”,一片春光。继而东风乍起,落红遍地。这一顿挫,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从而也折射出时代的变化。陈子龙生当明清易代之际,对明王朝怀有深厚感情。在他看来,明代江山无限美好,正如满眼韶华。可是清兵南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犹如骤起狂风,将万紫千红摧残殆尽。在这里,词人用的是比兴手法。“韶华”(春光)和“红”(花),代表美好事物,代表他所热爱的明代江山和明代人民;而“东风”则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也隐喻清兵的南下,“东风”一辞作贬义者,古已有之,如陆游《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此处只是移用于词人所憎恶的事物罢了。下面二句,以“几番”照应前面的“惯”字。说明东风之摧残百花非止一次,而是经常如此。“烟雾’二字,补足前句未及写出的“雨”字。春天的风雨连绵无尽,常常呈现烟雾迷蒙的状态。在东风肆虐、烟雨茫茫的天气中,百卉凋残,一片凄凉,于是词人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只有花难护!”前几句造足蓄势,至此词人的感情迸发而出,力抵千钧。在生活中,他奔走呼号,出生入死,力求挽救明朝的危亡,结果毫无效果。因此这一句正是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的亡国之痛。

下片宕开一笔,径写对明王朝的系念,但在词的意脉上仍与上片紧密相连。词人在白天看到风雨摧残的落花,到了晚上便自然联想到惨遭践踏的故国。“梦里相思”一句,为艳词中常语,然而此处用以表达爱国之情,却非常深刻而又贴切。“王孙”一辞,通常被理解为贵族子弟,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这里的本意却更接近杜甫《哀王孙》中所说的“可怜王孙泣路隅”。在清兵南下之际,朱明的宗室子弟,或流离道路,或辗转沟壑,唯有少数人如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等仍在企图反抗。此处作者对明代王孙魂牵梦萦,实际上是将复兴明代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可是梦醒之后,依然风雨如磐,落红成阵。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他不得不发出“春无主”的哀叹。结二句进一步渲染出这种悲哀情绪,哭出了国家将亡的忧思。句中的“杜鹃”,又名杜宇,相传是古蜀国的君主望帝之魂所化,它隐于西山,日夜悲啼,口吻常常出血。后人常用杜鹃啼血借指失国之痛。这里说“泪染胭脂雨”系由“啼血”转化而来,则杜鹃悲鸣时流出血泪,洒在飘飏落花的风雨中,红雨满天,景象壮丽而又悲惨。词人若非怀有深仇惨痛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的。用“胭脂”形容雨中落花,前人有杜甫的《曲江对雨》“林花着雨胭脂湿”;而用以兼喻泪水的有李煜的《乌夜啼》“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陈子龙则将这些故实融会贯通,自铸伟词,赋予新意,令人读来便觉有更深刻的意蕴和更强烈的美感。

陈子龙比较重视诗词的寄托,他曾说过他之作诗是为了“忧时托志”(《六子诗序》)。此词形式上虽“风流婉丽”,但词人借以“忧时托志”则与其诗作是一样的,阅读时须透过绮丽的表面,去体会深永的内涵。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注释及翻译

美丽的春光映入眼帘,春日东风总是将繁花吹散。几重烟雨朦胧,只有这些娇弱的花朵难以庇护。梦里总是时不时浮现起旧时芳草萋萋的道路。春天沉默不语,在那杜鹃泣血的地方,分不清落花染红的是春雨还是眼泪。…展开
词句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双调四十一字。
⑵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⑶东风:春风。这里是红:指春天的花。
⑷“几番”句:指清兵入关后的一系列事变。
⑸芳草:一作“故国”。王孙:对尊礼、思慕者的称呼,如淮南小山《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这里疑指南明的鲁王、唐王。
⑹无语:一作“无主”。
⑺泪染:一作“泪洒”。胭脂:一种用于化妆和国画的红色颜料。亦泛指鲜艳的红色。[2] 
白话译文
美丽的春光映入眼帘,春日东风总是将繁花吹散。几重烟雨朦胧,只有这些娇弱的花朵难以庇护。梦里总是时不时浮现起旧时芳草萋萋的道路。春天沉默不语,在那杜鹃泣血的地方,分不清落花染红的是春雨还是眼泪。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赏析

此词原题为“春闺”,后代编者王昶等人为拔高陈子龙这首词的思想而作了修改,并题为“春日风雨有感”。陈子龙比较重视诗词的寄托,他曾说过他之作诗是为了“忧时托志”(《六子诗序》)。此词形式上虽“风流婉丽”,但词人借以“忧时托志”则与其诗作是一样的,在绮丽的表面下,蕴含着深永的内涵。…展开

此词通过对当时所处的环境、节候、气氛的描写,寄寓了词人的感慨和情怀,表达了词人在江山易代之际的悲愤心情和忧患心绪。

上片起二句,先扬后抑。此时词人举目所见,是“满眼韶华”,一片春光。继而东风乍起,落红遍地。这一顿挫,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从而也折射出时代的变化。陈子龙生当明清易代之际,对明王朝怀有深厚感情。在他看来,明代江山无限美好,正如满眼韶华。可是清兵南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犹如骤起狂风,将万紫千红摧残殆尽。在这里,词人用的是比兴手法。“韶华”(春光)和“红”(花),代表美好事物,代表他所热爱的明代江山和明代人民;而“东风”则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也隐喻清兵的南下,“东风”一辞作贬义者,古已有之,如陆游《钗头凤·红酥手》“东风恶,欢情薄”,此处只是移用于词人所憎恶的事物罢了。下面二句,以“几番”照应前面的“惯”字,说明东风之摧残百花非止一次,而是经常如此。“烟雾’二字,补足前句未及写出的“雨”字。春天的风雨连绵无尽,常常呈现烟雾迷蒙的状态。在东风肆虐、烟雨茫茫的天气中,百卉凋残,一片凄凉,于是词人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只有花难护!”前几句造足蓄势,至此词人的感情迸发而出,力抵千钧。在生活中,他奔走呼号,出生入死,力求挽救明朝的危亡,结果毫无效果。因此这一句正是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的亡国之痛。

下片宕开一笔,径写对明王朝的系念,但在词的意脉上仍与上片紧密相连。词人在白天看到风雨摧残的落花,到了晚上便自然联想到惨遭践踏的故国。“梦里相思”一句,为艳词中常语,然而此处用以表达爱国之情,却非常深刻而又贴切。“王孙”一辞,通常被理解为贵族子弟,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这里的本意却更接近杜甫《哀王孙》中所说的“可怜王孙泣路隅”。在清兵南下之际,朱明的宗室子弟,或流离道路,或辗转沟壑,唯有少数人如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等仍在企图反抗。此处作者对明代王孙魂牵梦萦,实际上是将复兴明代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可是梦醒之后,依然风雨如磐,落红成阵。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他不得不发出“春无主”的哀叹。结二句进一步渲染出这种悲哀情绪,哭出了国家将亡的忧思。“泪染胭脂雨”系由典故“杜鹃啼血”转化而来。杜鹃悲鸣时流出血泪,洒在飘飏落花的风雨中,红雨满天,景象壮丽而又悲惨。词人若非怀有深仇惨痛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的。用“胭脂”形容雨中落花,前人有杜甫的《曲江对雨》“林花着雨胭脂湿”;而用以兼喻泪水的有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陈子龙则将这些故实融会贯通,自铸伟词,赋予新意,令人读来便觉有更深刻的意蕴和更强烈的美感。

陈子龙比较重视诗词的寄托,他曾说过他之作诗是为了“忧时托志”(《六子诗序》)。此词形式上虽“风流婉丽”,但词人借以“忧时托志”则与其诗作是一样的,在绮丽的表面下,蕴含着深永的内涵。

折叠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顺治初年,收录于《湘真阁》词。《湘真阁》词保存于《倡和诗余》中。《倡和诗余》收录了云间派的主要词人陈子龙、宋徵舆、宋存标、宋徵璧、钱榖、宋思玉等六人在顺治四年(1647)暮春的唱和之词,陈子龙的那一卷词,名为《湘真阁存稿》。词原题为“春闺”,后代编者王昶等人为拔高陈子龙这首词的思想而作了修改,并题为“春日风雨有感”。

作者介绍

陈子龙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明代文学家。字卧子,又字人中,号大樽。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初授绍兴推官,升任兵科给事中。未及赴任而李自成攻克北京。福王朱由崧于南京建立南明政权,以原官召用,不久弃官归乡。清兵攻陷南京,他起兵抗清,事败被俘,乘间隙投水殉国。早年与夏允彝同为“几社”领袖。其诗继承“七子”的复古精神,反对&l…详情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原文,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翻译,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赏析,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阅读答案,出自陈子龙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4436.html

诗词类别

陈子龙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性感舞2019迅雷ios稳定版女明星的㚫子视频迅雷app下载安装大红包下载链接性感尤物老师妈妈王越今年最火的女明星两性生活用品男明星大全名字迅雷最新版官方下载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