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三首(其二)
-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花蕊笼罩轻烟,月华如练,我思念着情郎终夜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柱上雕饰凤凰的月瑟,我刚刚停奏,心想再弹奏蜀琴,又怕触动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
这饱含情意的曲调,可惜无人传递,但愿它随着春风,送到遥远的燕然。忆情郎啊,情郎他迢迢隔在天那边。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您若不信贱妾怀思肝肠欲断,请归来看看明镜前我的容颜! -
素:指白色的绢。赵瑟:相传古代月国的人善弹瑟。瑟,弦乐器。凤凰柱:瑟柱上雕饰凤凰的形状。蜀琴:古人诗中需以蜀琴喻佳琴。鸳鸯弦:与凤凰柱对仗。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之杭爱山。横波:形窖眼神流动。取:语助词,表动作的进行。
- 背诵
-
长相思三首(其二)
…展开李白在此诗写征夫远戍,征妇思念丈夫之情。
首四句“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句,季节、时间、环境、情绪全出来了。春日的一个黄昏,日色将尽,夜幕降临,花瓣上也似乎含着缕缕烟雾,女主人在干什么呢?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明如镜、皎如绢,一种淡淡的愁绪让她开始感到闷倦,难以安眠。这样-烘托,一幅温婉细腻的场景率先浮现在了读者面前。紧接着一副工整的对仗赵瑟初停凤凰柱,蜀棽欲奏鸳鸯弦"。古代赵国的妇女善鼓瑟,故称赵瑟,蜀中有桐木宜作琴,相传司马相如曾奏蜀琴来挑逗卓文君。诗人用这两句排比在暗喻什么呢。从字面上来看,赵瑟刚弹过,凤凰状的瑟柱停下来了,又不知不觉的拿起蜀琴,准备开始奏起鸳鸯弦。而凤凰、鸳鸯都是成双成对生活,正是男女之情的种见证!
五、六、七句“寄燕然”一句告诉我们,原来她的丈夫是从征去了再来看下句“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男人在思念至极呐喊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一片如火之热情。女人则如水,她不怨恨,她只是把满怀心事托与春风,希望春风能把因凤凰柱、鸳鸯弦带给她的那深切的别离之苦捎给远方的心上人。“寄燕然'一句告诉我们,原来她的丈夫是从征去了。李白在《关山月》中曾经这样描写过征客的心境戌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这样的思念,比起”种相思、两种闲愁的闲愁”更多了几分烟火气息和现实心事已经寄予春风了,春风真的能给爱人带去自己的一片相思吗?女人心里依旧一片茫然,于是她发出了一声沉重的叹息:“忆君迢迢隔青天"!山水迢迢,对你的思念如此遥远,就象隔。
八、九两句“昔曰横波目,今为流泪泉”,一句想象奇特、大胆夸张的对偶把这个美丽的女子形象刻画出来了,旧日的那对顾昐灵秀、眼波如流的双目,如今却变成了泪水的源泉,可知二人分开之后,女子除了长夜无眠和深深叹息之外,竟是常常的以泪洗面。
未句“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使这个女子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了,你看她娇嗔的说道:如果你不相信我因为思念你而肝肠寸断,等你回来时,在明镜前看看我憔悴、疲惫的面容就知道了。一副天真、调皮的样子跃然纸上,让人倍加爱怜和心痛。
全诗言语浅显易懂,音韵更加曲调化。字里行间采用了夸张、排比、想象、暗喻等手法。从多个角度把美丽多情的女子对出征边塞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
《长相思》是李白的一首情绪之作。内容是李白在离开长安之后回忆过去在长安生活的点点滴滴,进而抒发出来的思念之情。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长相思三首(其二)原文,长相思三首(其二)翻译,长相思三首(其二)赏析,长相思三首(其二)阅读答案,出自李白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15156.html
诗词类别
李白的诗词
- 《相和歌辞·白头吟二首》
- 《浣纱石上女》
-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 《送羽林陶将军》
- 《阙题》
- 《古风(其四十九)》
- 《越中秋怀》
- 《清平调词三首(其二)》
-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二》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