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为拍戏卖过房,带伤爬过珠峰:我的底线高于你们的理想

原标题:为拍戏卖过房,带伤爬过珠峰:我的底线高于你们的

在祖国第70个华诞之际,众多献礼片百花齐放,从主创阵容、宣发阵势来看,许多人对各影片都给予厚望,也期盼能够迎来一个实现共赢、创造历史的结果。

《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在前期的点映和预售中均一路领跑,这两部被高度关注的电影里,有着同样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吴京

01

心若有光,无惧风雪

尽管科技让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越来越游刃有余,但珠穆朗玛峰对于登山者们来说,依然是一个迷人而危险的存在。而在英雄辈出的历史长河里,正有这样一群人,在这片险象环生的土壤上,创造了一个悲壮的奇迹。

1953年,外国人先一步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尼泊尔方以“中国自己的山,你们都没登上去”的理由质疑中国对珠峰的主权。

1960年,当中国登山队终于登上属于我们自己的珠峰,却因没有影像记录而得不到国际上的承认。所以1975年,国家再次组织登山,同时还有一个任务——测量真正的“中国高度”……英雄在顶峰,顶峰在中国。

以上,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的真实经历,也是电影《攀登者》的故事背景。

后人在纸上的寥寥数语,其实也很难还原前人在这件事上流的血汗,电影中常用的绿幕、替身对于极端环境的展示都有其局限性。

为了能演出人体最真实的本能反应,也为了最大程度打造电影的真实感,剧组自然而然需要到珠峰拍摄实景,一如前辈们一样攀登前行。

吴京带伤拍戏一事也曾上过热搜。《攀登者》开拍前,他特地去了一趟青海岗什卡,“那个季节很冷,几乎没有人再去。”但吴京硬是在那里顶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给自己特训。

腿伤这种病最怕严寒,可拍摄任务紧张且繁重,他宁愿腿伤加剧也不用替身,大多数场戏都是他亲自戴着夹板跳、摔、跪,咬牙完成了各种高难度高风险的动作。

无论哪一行,敬业都是本职,但是永远敬业,终究还是极少数。

吴京的伤其实由来已久。他出生在北京一个武术世家,祖上出过武状元。6岁开始习武,他经历过右胳膊骨折、腰部扭伤、右腿差点残废。

与其数他受过多少伤,不如问他哪里没有受过伤。除了耳朵和脸颊等几个地方,身上每一处都曾留下过岁月的累累勋章。

但磨难有时也是艺术的催化剂,或许能够在不经意间碰撞出火花。吴京在电影中和章子怡有一场对手戏,两个人完全沉浸在电影塑造的情绪中,导演没有喊卡,他们就多演了一分钟。在这一刻,人戏合一,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所以效果也特别逼真。

对于演员来说,塑造一个成功的角色,并不是从外界一层一层包装,而应当是从体内长出来的。

02

造极登峰,就在前方

《攀登者》之所以被看好,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吴京本人的市场号召力。

在福布斯中国发布的最新100名人榜中,吴京位列第一,黄渤胡歌紧随其后。

在中国电影票房榜上,“一京一吒”傲视群雄,放眼全球单片票房,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2》也是前一百位中唯一一部非好莱坞电影。《流浪地球》《战狼》系列将吴京本人推上了百亿影人的神坛,他已经被视为是票房保证的存在。

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主演巨石强森也曾透露:本来吴京会出演该片,饰一个“很厉害的”角色,可惜因为档期实在冲突,这次合作并未成功。

是在拍摄《战狼》以前,吴京已经演过将近50部影视作品,其中的绝大多数在收视或者票房上并没有那么出彩。

吴京1989年进入北京武术队,20岁以前就拿过各种冠军和头衔,但那时他还完全不敢去想象拍电影。直到1998年在古装剧《太极宗师》中饰演杨昱乾一角而被观众熟知。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那个张扬傲气的功夫小子,但也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中国武术题材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断层

从2008年开始,吴京就一直找不到自己的路。当市场流行“短平快”、赚快钱的时候,经常用20天就拍出40集的内容,但功夫显然不适用这样的所谓高效定律。

“我做不了艺术片,但是做每个人都看得懂的动作片,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促进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同时让观众也享受其中,这就是我的使命。”

吴京从小喜欢军事。海陆空所有中国军事的武器他基本都知道,只要是在网上所有能公布的,基本上都能报出型号、参数。

电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行业,如果没有热爱,那导演也很难拍出令人信服的东西。身处这个行业,一定要积攒自己的本事,才能让阻力变成助力。这份热爱为他拍一部军事电影埋下了伏笔。

拍《战狼》之前,这个题材在业内几乎是无人问津,吴京在无数演员、投资人那儿吃了闭门羹。

而在《战狼》《流浪地球》之后,吴京被网友称为“投资鬼才”,他抵押房产拍戏、从客串变投资人的经历在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也成了行业发展窘境的有力佐证。

中国一年产出上千部电影,能上院线的不到一半,而在这些院线电影中,可能只有百分之十几能够赚钱。电影市场是一个最残酷、最公正的市场,是因为每张电影票都是观众们真金白银的反馈。

科幻、体育,这些题材在中国都是特别稀缺的类型。中国的电影还在成长阶段,很多事情没有经验可寻,也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战狼》就在拍摄期间超支了6000万,让投资人胆战心惊。

任何事情都是从无到有再到精的过程,第一步至关重要。方向错了可以调整,最棘手的现实是,目前甚至没有人敢第一个吃螃蟹。

吴京最不喜欢的就是“妈妈找人给他算命”,他不喜欢这样被计算好的人生。蛰伏多年,冒险和挑战的天性让他更加坚定要抱着必须出头、不许失败的心态赌上一切去拍战狼。

他认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很多事情上,第一名只有一个,第二个和第102个没有区别。

《攀登者》上映前,有记者问吴京,若是票房失利怎么办。吴京回答得云淡风轻,他说自己已经赢了。他赢了一个过程,一个新的类型。因为没有人做过,这种经历只有少数人有,这才是他最大的财富。

这个答案和《流浪地球》被问到时几乎一样,是因为初心没有变过。他希望能成为这个类型的标杆,为后人提供一个超越的模板。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有人愿意开拓一个新的类型、支线,那么我们就能多一个类型来选择。

他以炮灰的心态,杀出了一条血路,即便他现在看似吃穿不愁、名利不断,但人生最大的价值并不是在获得所谓成功的那一刻,也不是失败后再重新站起来的那一刻,而是在追求个人价值过程中的每一刻。攀登不是为了征服,攀登本身就是意义。

3

铮铮铁汉,亦有柔情

戏里戏外,吴京爱国毋庸置疑,但他心里的小家也同样重要。

他在2012年和谢楠相恋,因拍戏受伤只能拄着拐杖出席婚礼,结婚前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在住租来的房子,在感情迈过第七个年头的纪念日上,谢楠送给吴京一个痒痒挠,二人互动甜蜜又温馨。

有人说谢楠是一个很幸运的一个人,她圆了无数少女的梦想:嫁给了自己的偶像。而谢楠的付出也有目共睹。能娶到她,对于吴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所以他会多次在微博上大方表白老婆。

战狼2的票房大获成功,被问及最想感谢的人,吴京的回答只有简简单单三个字:我老婆。

今年他们有了第二个儿子,从无所谓到无虑,一家四口的生活很是美满。他也表示会在儿子25岁之前学会拳击、散打、赛车、摩托车、游泳、足球、滑雪。

小家之外的大家,也是吴京所在意的。汶川地震时,吴京不仅捐款捐物,还亲自到在什邡罗汉寺和和子弟兵一起参与救灾。

他曾发起过帮助失聪儿童重新听见声音的公益活动,并且以公司名义捐了115万善款。而从事后网友的爆料中还得知,吴京已经多次捐赠,而且数额每次都会比之前多一点。

他觉得自己“没有练过嘴皮子”,不擅表达。但真正的大爱,都体现在行动里。

4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人说,战狼系列是情绪和意志的胜利,《流浪地球》也被揶揄是《太空战狼》。这恰巧也证明了吴京在电影视觉和内核上都已经建立起了其自有的一套审美和价值体系。

吴京是一个偏执的理想主义者,为了创作自由他不惜拒绝其他资本。他一直在着力打造一个伟光正的英雄形象,可这种强意志、强输出的说教姿态不见得会被所有年轻观众接受,有时也会为他引来非议。

但他只是有表达自我的强烈信念,他坚信见识比知识更重要,阅历比成绩更重要。无论别人是赞美还是批判,都是因为“我的底线高于你们这帮人的理想”。

吴京不喜欢灌鸡汤,但他总是身体力行地传递着他自己的价值观。他的动机很简单,“我就是想做这件事,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当你有那么多为什么的时候你早不在了。”

也有很多人会将吴京和直男癌画上等号。吴京的确是在一种典型的父权教育下长大,他觉得正是父亲、师父的严厉才成就了现在的有责任、有担当的自己,否则就是不成规矩、不成方圆。

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能跳脱出他的成长、教育环境。而一个人最终成为了怎样的人,从他看人的眼光中也能折射出一二。

谢楠在吴京落魄时,她同意卖掉房产支持吴京的梦想,而在吴京成功后,她也能够独立担当,不会完全依附于他。

吴京希望自己饰演的角色能够成长,变得更加有责任感。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电影中的女性角色,也往往有独挡一面的特质。

在尊重女性这个议题上,吴京有许多值得其它导演、丈夫学习的地方。

他也始终信奉集体至上,即便是在极端环境中也视其为绝对准则,“爱自己的国家是没有错的,东方价值观也是人类通用价值观,比如平等、自由、尊重独立个体。”

观众的爱国之心已经像把干柴一样在那里了,吴京只是恰好划了根火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事实。

吴京也好,攀登者也好,他们都曾经站在地表最高的地方。低头,是万丈深渊,但只要抬眼,就是无垠苍穹。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