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真要命啊!这叔圈顶流杀疯了

今年国庆档,5部真人电影,没有一部凭借逆天口碑强势破圈。

不过,有位演员倒是杀出了重围。

在稍显黯淡的市场里收割了人气,赢得了赞美。

发狠时,他张扬而疯狂。

濒死时,他又呈现了让人始料未及的柔情与体贴。

参演《坚如磐石》,他是绝对耀眼的主角

而他上次与张艺谋合作,要追溯到24年前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那时,他只是个不起眼的群演

正片,逐帧找,找不到。

据说张艺谋现在还在胶片里搜寻于和伟曾经留下的痕迹。

他是如何一步步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央的呢?

这个过程,称得上是一部励志史诗。

于和伟是个挺特殊的演员。

他是实力派

有知名作品和角色傍身,比如《三国》里的刘备,《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里的曹操,近些年又增加了《觉醒年代》的陈独秀,《三体》的史强,《坚如磐石》的黎志田等等。

另一方面,他的作品片段,又活跃于短视频平台,非常下沉

比如,“接着奏乐接着舞”。

再比如,不知弄灭了多少人蛋糕上蜡烛的“吐口水”名场面。

在片场,也能制造不少笑料。

而能拥有这么多过硬的作品,还能有这样的国民度,这也是他从前根本不敢想象的。

穿越迷惘

于和伟出生于辽宁抚顺的一户穷苦人家,那年母亲已经45岁,独自抚养着9个孩子。

在那个时代,多个孩子就意味着多了个劳动力。

所以,他们的未来就是田埂地头,没有诗与远方

偏偏,幼时的于和伟生了“反骨”。

中考失利,他不服,跑去另外一个初中补习,再考。

即便是作为插班生,他也非常上进,想进快班

名额满了,怎么办?

一次运动会,他给自己班里同学看衣服。

快班的老师想找他借一身运动服,那时的于和伟手脚非常利索,在操场上就把衣服给脱了

后来,那位吴老师亲切地询问他补习的缘由以及家里的情况。

一个东北小伙第一次流下了热泪。

因为居然有人愿意关心他

吴老师为他在教室的第一排摆了一张单人课桌,他如愿以偿地进了快班。

这位恩师非常尽心,根据他的情况,建议他报考幼师,修习音乐专业。

受惠于此,一毕业他就进了抚顺话剧团,可以说衣食无忧,还能搞搞副业,丰富生活。

当时,剧团里有位老演员看出了于和伟的潜质,就鼓励他走向舞台的中央,做主角。

对他来说,这是真正的启蒙

可如何实现呢?

在剧团,凭他的资历,只能一直站在边角,眺望舞台。

又一次,他“背叛”了当下的生活,寻求改变

他决心扔掉铁饭碗,去报考戏剧学院

于是,他踏上了北漂和沪漂之旅,和20几人挤在大通铺,过着拥挤而窘迫的群居生活。

终于在1992年,他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

进修4年,于和伟的毕业大戏获得了很高的赞誉。

有一个机会摆在眼前。

当时,学校刚刚成立电视编辑系,想请他留下当老师。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既光鲜又稳定的铁饭碗

于和伟想了好久,最终放弃,他去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

那时的他跟大多数学生一样,都盼望着功成名就,闪耀万丈光芒。

蛰伏

可事与愿违。

剧组去戏剧学院找的是主演,而到话剧团,找的是配角

这就意味着,他必须从头开始。

命运就是如此吊诡。

他不辞辛苦一路波折,却仿佛回到了起点

于和伟当然有过心理失衡的阶段,而且时间很长。

没有合适的角色演,大把的光阴如何度过?

看书,听音乐,看电影,这个过程长达五年

如今回头看,他跑龙套、当配角的经验,也都成了积淀。

于和伟跟三国有着莫大的缘分。

第一次出演电视剧,是《曹操》(1999),扮演曹操身边的谋士荀彧

后来在《卧龙小诸葛》里诠释过鲁肃

而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角色,正是新版《三国》中的刘备

于和伟呈现出了角色身上仁义又虚伪,英勇又脆弱,可恨又可怜的特质,这种人物塑造复杂且深入,赢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可。

而让他一战封神的角色,当属《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曹操

曾有不少人,因为曹操下线,当即弃剧。

有鲍国安版曹操珠玉在前,于和伟凭什么获得好评?

霸气外露,睿智多疑。

这些特质当然都有。

在我看来,于和伟版曹操好就好在摒除了舞台感,更有日常感和人味儿

这跟时代的变化自然不无关系。

拿一场戏来说吧。

已到暮年的曹操饮酒,洒了一身。

事实上,这是因为道具师傅准备的酒杯有裂缝,于和伟在表演时,酒顺着嘴巴漏了出来。

导演没喊卡,他就接着演,他看了看身上的酒,下意识地用手擦了一下

事后,他想起了妈妈在弥留之际就有过类似的举动。

即是说,他是真的入情入境了,成为了角色

从这种对于表演的领悟,我们大致能够理解。

为什么于和伟能同时塑造好刘备和曹操这两种个性截然不同的角色。

因为他没有刻意区分,只是进入了角色

再比如《三体》里的史强

读过原著的观众会下意识地认为这个角色一定是个健壮的人,五大三粗,满脸横肉。

有一版动画片确实是这么塑造的。

于和伟诠释这个人物,追求的是神似

因为在他看来,人物是生活的、流动的。

在剧中,他不仅展示了暴躁的脾性、草根的智慧,和视死如归的侠气。

以及,他还能从虫子的身上找到与三体人战斗下去的勇气与魄力。

还有不得不提的《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

于和伟又演绎出了知识分子的儒雅、骨气与救国图存的大勇。

在演艺行当有句话,每个演员都在等待着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

那么于和伟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像个“无招胜有招”的高手,总能凭借实力塑造截然不同的角色,并且往往是成功的、深入人心的。

厚积薄发

优秀的演员,一定会被看见。

不过,于和伟能跟国内一线大导张艺谋合作,不单单靠实力与运气。

翻看他的作品你会发现。

他曾在电视剧领域尝试过各类题材、各类角色,且都有过不俗的表现。

这些都是有益的积累。

古装/历史,有“三国宇宙”;反腐剧,有《省 委 书 记》;抗战剧,有《历史的天空》,万古碑已是经典形象;都市情感伦理剧,有《搭错车》;年代情感剧,有《纸醉金迷》;都市商战剧,有《局中局》;军旅剧,有《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刑侦剧,有《刑警队长》;古装神话剧,有《封神演义》;职场剧,有《理想之城》;检察剧,有《巡回检察组》,他饰演的检察组组长冯森也有很高的人气,等等等等。

看上面这个不完全统计,张艺谋找他合作《坚如磐石》,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为他有足够的形象可供参考。

而他,也总能给到出色的表演。

反派的癫狂。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