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全文共四段,条理清楚,构思极为精巧。
此文第一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分五步突出醉翁亭。首先以“环滁皆山也”五字领起,将滁州的地理环境一笔勾出,点出醉翁亭座落在群山之中。作者纵观滁州全貌,鸟瞰群山怀抱之景。接着作者将“镜头”全景移向局部,先写“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醉翁亭座落在有最美的林壑的西南诸峰之中,视野集中到最佳处。再写琅琊山“蔚然而深秀”,点山“秀”,照应上文的“美”。又写酿泉,其名字透出了泉与酒的关系,好泉酿好酒,好酒叫人醉。“醉翁亭”的名字便暗中透出。然后写醉翁亭,“行六七里,峰回路转,有亭翼然”,照应上文“蔚然而深秀”,可看出醉翁亭座落在山清水秀的最佳位置上。为下文的活动安排了一个优美独特的背景。作者接着转向叙事抒情,用两个短句自问自答,道出亭的来历:“作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同时点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愚之酒也”。说明“醉翁”二字的深意,把景与情直接联系起来。这段层与层间过渡巧妙,由山而峰,由峰而泉,由泉而亭,由亭而人,由人而酒,由酒而醉翁,再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山水之乐”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句句相衔不着痕迹,给人完整的“山水之乐”印象。
第二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作者先用排偶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接着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一句话概括了山间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风光,一季一幅画面。“朝而往”以下四句是小结,作者直接抒发了自己被美景陶醉的欢乐心情。“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这是上一段总写“山水之乐”的具体化。这里用对偶句描写,散句收束,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此段描写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先写滁人之游,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便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接着写太守设宴,众宾宴饮之乐。宴席丰盛而充满野趣,众宾起坐喧哗,乐不可支。太守乐中酒酣而醉,此醉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吏民同乐而醉。体现太守与下属关系融洽,“政通人和”才能有这样的乐。
第四段,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之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作者巧妙地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但太守之乐与众不同,不是众人所能理解的。作者并没有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前后呼应,并与“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联成一条抒情的线索,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在艺术手法上,这篇文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意境优美
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作者是从这样几方面濡笔,描绘散文境界的。
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丽,迤俪连绵,苍翠欲滴。群山作为背景,一圈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样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构成诗一般的优美意境。
朝暮变化之美。“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由于早晚不同,则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以不同的景象写出了相异的境界。
四季变幻之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只四时也”,描写了四季景物的变化。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枝繁叶茂是夏景;风声萧瑟,霜重铺路是秋色;水瘦石枯,草木凋零是冬景。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四幅画面相互映衬,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洌。
动静对比之美。文中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琊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泉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树木阴翳,鸣声上下”,树木之境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景物与人物间的动静对比。“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结构精巧
金线串珠。《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也不乱。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正因为如此,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这样,行文走笔,一路写出,围绕个“乐”而展开,就不是断片的杂碎,而是统一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也正因为有聚光点,有主骨架,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显得运笔从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
曲径通幽。《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借用这句话来形容这篇散文的结构特色是很恰当的。作者写四时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琅风貌,可谓匠心默运,苦意经营。作者为写出醉翁亭的位置,颇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径直言之,而是曲折写来。文章一开始敷设了五层笔墨,“环滁皆山”,一层;“西南诸峰”,一层;深秀“琅”,一层;潺潺泉水,一层;“有亭翼然”,一层。五层笔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层层烘染,步步进逼。先用大镜头、长镜头,然后推成小镜头、短镜头,最后跳成特写,不平不直,九曲回肠。先用概描,写滁州山景,大笔淋漓。下一“尤”字,文章迭进,带出“西南诸峰”。再着一“望”字,视线集中琅。用毕视觉,跟后就用听觉,“水声潺潺”,于是酿泉入画。尔后,用一“回”字,着一“转”字,醉翁亭才赫然在目,进入卷面。作者在用笔时,好像围野狩猎,逐渐圈小区域。这样不仅让人们了解到醉翁亭之所在,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它的美。如此描写,便使“亭”非比寻常;如此用笔,便使“文”不同凡响。再如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也是用的层层烘托的笔法。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这样,太守之乐就在众多的烘托下被推到峰颠,显示出主观感受和体验的高人一筹。
呼应有方。前有伏笔,后必照应;藏墨于首,显豁于尾,是《醉翁亭记》结构安排的第三个特点。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表,埋下伏笔,催人卒读。直到文章刹尾处,才端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奏到首尾相照之效。再如“太守乐”呼应了“山水之乐”,乐从山水来,太守乐就有了根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照应了“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年事既高,又放情山水,太守醉就有了着落。又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纷纷离去,是因为时令已晚,这便跟前文的“暮而归”又恰成照应,把这句话具体化了。处处注意呼应照应,就使文章的内在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
语言出色
《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 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苏轼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
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地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的结果。例如写晨昏景象之异,只用两句就概括殆尽:“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林、岩、晨气、暮霭,均是山间习见之物,以此下笔,切景切境。同时,“出”“开”联属,“开”是“出”的后果。“归”“暝”联属,“归”是“暝”的前提。动词的出神入化,互为因果,使变化着的山景逼真欲现,恍若在即。又如写四季景物,作者独到地捕捉了富有季节特点的典型情景,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到,精确熨贴。再如“树木阴翳,鸣声上下”,前句写色,后句传声,兼声兼色,寥寥八字便把薄暮情景表现无遗。还如“有亭翼然”,仅譬一喻,亭的形状、风貌便画出来活像鸟儿展翅,凌空欲飞。滤沏文词水分,浓缩语言容量,使之片言能明百意,只字足敌万语,达到妙造精工的地步。
再次,《醉翁亭记》的语言抑扬抗坠,铿锵悦耳。全文几乎用“也”收束句尾,又一贯通篇,毫无赘烦之弊,反有灵动之妙,具有一唱三叹的风韵。它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他安排了不少对句,使句式整饬工稳。
作者虽受骈文影响,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创造,融化到笔底,又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矫饰。
参考资料:
1、朱一清古文观止鉴赏集评(四):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40-48
2、南进军《醉翁亭记》醉翁之乐探微[J]:文学教育(上),2012-04-05
3、李顺刚《醉翁亭记》教学案例及其反思[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06-15
huán
环
chú
滁
jiē
皆
shān
山
yě
也
。
。
qí
其
xī
西
nán
南
zhū
诸
fēng
峰
,
,
lín
林
hè
壑
yóu
尤
měi
美
,
,
wàng
望
zhī
之
wèi
蔚
rán
然
ér
而
shēn
深
xiù
秀
zhě
者
,
,
láng
琅
yá
琊
yě
也
。
。
shān
山
háng
行
liù
六
qī
七
lǐ
里
,
,
jiàn
渐
wén
闻
shuǐ
水
shēng
声
chán
潺
chán
潺
,
,
ér
而
xiè
泻
chū
出
yú
于
liǎng
两
fēng
峰
zhī
之
jiān
间
zhě
者
,
,
niàng
酿
quán
泉
yě
也
。
。
fēng
峰
huí
回
lù
路
zhuǎn
转
,
,
yǒu
有
tíng
亭
yì
翼
rán
然
lín
临
yú
于
quán
泉
shàng
上
zhě
者
,
,
zuì
醉
wēng
翁
tíng
亭
yě
也
。
。
zuò
作
tíng
亭
zhě
者
shuí
谁
?
?
shān
山
zhī
之
sēng
僧
zhì
智
xiān
仙
yě
也
。
。
míng
名
zhī
之
zhě
者
shuí
谁
?
?
tài
太
shǒu
守
zì
自
wèi
谓
yě
也
。
。
tài
太
shǒu
守
yǔ
与
kè
客
lái
来
yǐn
饮
yú
于
cǐ
此
,
,
yǐn
饮
shǎo
少
zhé
辄
zuì
醉
,
,
ér
而
nián
年
yòu
又
zuì
最
gāo
高
,
,
gù
故
zì
自
hào
号
yuē
曰
zuì
醉
wēng
翁
yě
也
。
。
zuì
醉
wēng
翁
zhī
之
yì
意
bù
不
zài
在
jiǔ
酒
,
,
zài
在
hū
乎
shān
山
shuǐ
水
zhī
之
jiān
间
yě
也
。
。
shān
山
shuǐ
水
zhī
之
lè
乐
,
,
dé
得
zhī
之
xīn
心
ér
而
yù
寓
zhī
之
jiǔ
酒
yě
也
。
。
ruò
若
fū
夫
rì
日
chū
出
ér
而
lín
林
fēi
霏
kāi
开
,
,
yún
云
guī
归
ér
而
yán
岩
xué
穴
míng
暝
,
,
huì
晦
míng
明
biàn
变
huà
化
zhě
者
,
,
shān
山
jiān
间
zhī
之
cháo
朝
mù
暮
yě
也
。
。
yě
野
fāng
芳
fā
发
ér
而
yōu
幽
xiāng
香
,
,
jiā
佳
mù
木
xiù
秀
ér
而
fán
繁
yīn
阴
,
,
fēng
风
shuāng
霜
gāo
高
jié
洁
,
,
shuǐ
水
luò
落
ér
而
shí
石
chū
出
zhě
者
,
,
shān
山
jiān
间
zhī
之
sì
四
shí
时
yě
也
。
。
cháo
朝
ér
而
wǎng
往
,
,
mù
暮
ér
而
guī
归
,
,
sì
四
shí
时
zhī
之
jǐng
景
bù
不
tóng
同
,
,
ér
而
lè
乐
yì
亦
wú
无
qióng
穷
yě
也
。
。
zhì
至
yú
于
fù
负
zhě
者
gē
歌
yú
于
tú
途
,
,
háng
行
zhě
者
xiū
休
yú
于
shù
树
,
,
qián
前
zhě
者
hū
呼
,
,
hòu
后
zhě
者
yīng
应
,
,
yǔ
伛
lǚ
偻
tí
提
xié
携
,
,
wǎng
往
lái
来
ér
而
bù
不
jué
绝
zhě
者
,
,
chú
滁
rén
人
yóu
游
yě
也
。
。
lín
临
xī
溪
ér
而
yú
渔
,
,
xī
溪
shēn
深
ér
而
yú
鱼
féi
肥
,
,
niàng
酿
quán
泉
wéi
为
jiǔ
酒
,
,
quán
泉
xiāng
香
ér
而
jiǔ
酒
liè
洌
,
,
shān
山
yáo
肴
yě
野
sù
蔌
,
,
zá
杂
rán
然
ér
而
qián
前
chén
陈
zhě
者
,
,
tài
太
shǒu
守
yàn
宴
yě
也
。
。
yàn
宴
hān
酣
zhī
之
lè
乐
,
,
fēi
非
sī
丝
fēi
非
zhú
竹
,
,
shè
射
zhě
者
zhōng
中
,
,
yì
弈
zhě
者
shèng
胜
,
,
gōng
觥
chóu
筹
jiāo
交
cuò
错
,
,
qǐ
起
zuò
坐
ér
而
xuān
喧
huá
哗
zhě
者
,
,
zhòng
众
bīn
宾
huān
欢
yě
也
。
。
cāng
苍
yán
颜
bái
白
fā
发
,
,
tuí
颓
rán
然
hū
乎
qí
其
jiān
间
zhě
者
,
,
tài
太
shǒu
守
zuì
醉
yě
也
。
。
yǐ
已
ér
而
xī
夕
yáng
阳
zài
在
shān
山
,
,
rén
人
yǐng
影
sàn
散
luàn
乱
,
,
tài
太
shǒu
守
guī
归
ér
而
bīn
宾
kè
客
cóng
从
yě
也
。
。
shù
树
lín
林
yīn
阴
yì
翳
,
,
míng
鸣
shēng
声
shàng
上
xià
下
,
,
yóu
游
rén
人
qù
去
ér
而
qín
禽
niǎo
鸟
lè
乐
yě
也
。
。
rán
然
ér
而
qín
禽
niǎo
鸟
zhī
知
shān
山
lín
林
zhī
之
lè
乐
,
,
ér
而
bù
不
zhī
知
rén
人
zhī
之
lè
乐
;
;
rén
人
zhī
知
cóng
从
tài
太
shǒu
守
yóu
游
ér
而
lè
乐
,
,
ér
而
bù
不
zhī
知
tài
太
shǒu
守
zhī
之
lè
乐
qí
其
lè
乐
yě
也
。
。
zuì
醉
néng
能
tóng
同
qí
其
lè
乐
,
,
xǐng
醒
néng
能
shù
述
yǐ
以
wén
文
zhě
者
,
,
tài
太
shǒu
守
yě
也
。
。
tài
太
shǒu
守
wèi
谓
shuí
谁
?
?
lú
庐
líng
陵
ōu
欧
yáng
阳
xiū
修
yě
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