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二十一)

作者:元好问      朝代: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原文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拼音解读
jiǒng xiàng réng qián
chàng chóu jiàn qián xián
zòng héng zhèng yǒu líng yún
yǎng suí rén li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唱酬:以诗词相唱和。

窘步相仍:窘步,迈步迫促。相仍,相沿袭。这里指以诗唱和酬答时次韵诗受到别人诗韵脚的束缚,不能自由表抒己意。古人有用诗歌相互酬答唱和的传统。起初,和诗时只要和意即可,和诗的体式、韵脚都不用顾虑。但是后来,却发展为和诗必须用所和之诗的韵,这称为和韵。和韵有同韵与次韵之分,同韵,是韵同而前后次序不同;次韵,是韵同且前后次序也相同。这种方法源于元白,皮日修、陆龟蒙也这样写,到了宋代苏轼、黄庭坚后,和韵次韵盛行,成为诗的一种体式。

这首诗是批评诗歌酬唱中的和韵风气。由于这种次韵酬唱的诗往往受到原诗韵脚的拘束和词义的限制,使作者不能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心迹,反要俯仰随人,窘步相仍,因此,元好问对这种诗风给予了辛辣讽刺,指出其“亦可怜”。要求诗人应该象庾信那样“纵横自有凌云笔”,大胆自由抒发自己地真性情,不要做随在别人后面的亦步亦趋的可怜虫。

背诵
评论组诗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赏析

窘步相仍:窘步,迈步迫促。相仍,相沿袭。这里指以诗唱和酬答时次韵诗受到别人诗韵脚的束缚,不能自由表抒己意。古人有用诗歌相互酬答唱和的传统。起初,和诗时只要和意即可,和诗的体式、韵脚都不用顾虑。但是后来,却发展为和诗必须用所和之诗的韵,这称为和韵。和韵有同韵与次韵之分,同韵,是韵同而前后次序不同;次韵,是韵同且前后次序也相同。这种方法源于元白,皮日修、陆龟蒙也这样写,到了宋代苏轼、黄庭坚后,和韵次韵盛行,成为诗的一种体式。

这首诗是批评诗歌酬唱中的和韵风气。由于这种次韵酬唱的诗往往受到原诗韵脚的拘束和词义的限制,使作者不能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心迹,反要俯仰随人,窘步相仍,因此,元好问对这种诗风给予了辛辣讽刺,指出其“亦可怜”。要求诗人应该象庾信那样“纵横自有凌云笔”,大胆自由抒发自己地真性情,不要做随在别人后面的亦步亦趋的可怜虫。

展开

元好问主张诗歌要抒发真淳的性情,一旦成了礼聘应酬之作,必然会失去真情,矫揉造作。尤其是和韵诗,内容和韵脚都受他人限制,元好问对这种体式很不以为然。

这首诗的前两句以嘲讽挖苦的口吻,指出唱酬诗的窘态和弊端:步履迫促地跟在他人身后,至死也不得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作品怎能与前贤比肩?“纵横正有凌云志,俯仰随人亦可怜”,是说有些才气纵横、志趣高远的大家,却也喜欢唱和。无谓地干扰了才能的发挥,落到“俯仰随人”的可怜境地。清学者宗廷辅认为这两句讥讽好次韵者诗句,似有所指。他说:次韵诗源于元稹、白居易,皮日修、陆龟蒙也这样写。到了苏轼、黄庭坚“则无所不次矣”,成了诗歌的一种体式。元好问对于前贤不便直接“诋呵”,才予以这样善意的嘲讽。

折叠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元代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元好问还写过小说,所著志怪短篇小说《续夷坚志》四卷二百零二篇,其中除四篇有目无文和一篇内容残缺者外,实有一百…详情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原文,论诗三十首(二十一)翻译,论诗三十首(二十一)赏析,论诗三十首(二十一)阅读答案,出自元好问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62275.html

诗词类别

元好问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中国一线女明星排行榜性感海滩4完美存档有人有片迅雷资源吗美女性感图片两性关系心理性感比基尼美女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