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百户尚牛酒,四塞已干戈。
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背诵
-
水调歌头
…展开本词作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后。清政府妥协投降,康有为、梁启超联络各省在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人签名上书,提出“下诏鼓夭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未能触动他们的神经。梁启超悲愤填膺,挥毫写下了慷慨悲歌、充满爱国者血泪的《水调歌头》。
词的上片写甲午战争前后清廷的昏聩、政治的腐败和国运日衰的严峻形势,充分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激愤之情。开头即用典故,振起全篇。词作借用鸿门宴上范增撞碎双玉斗这一情节,取的是一个“愤”字。表达了作者义愤填膺的感情。同时暗示:对于日本。今天不能抵而御之、战而胜之,异日必为所亡,一语破的,十分中肯,也为下文醉醒之语伏笔。后两句是对“人事”,即对国家形势的慨叹。外患日炽、边廷流血、战火纷飞的局势下,慈禧太后、守旧官僚、统军将领还在贪图享乐,醉生梦死。
下片进一步抒写了作者报国壮志不能实现的痛苦,表达了作者为救国救民而不惜献身,为追求真理而百折不挠的决心。“千金剑”典出《吴越春秋》,伍子胥过江,解剑与渔父曰:“此剑中有北斗七星,其直千金。”贵重的宝剑比喻报国的壮志豪情和学问本领。“万言策”指大臣给皇帝的上书。梁启超在为国事而奔走呼号中,既有着救国救民的壮志,又献上强兵御侮的谋略。但是无人采纳,所以说“两蹉跎”。报国无门。只有借酒浇愁,醉中愤奴地责问天神,酒醒之后泪水如同滂沱的大雨。“呵壁”语出《楚辞集注》王逸《天问序》。传屈原被逐彷律山泽梦见先王庙及公卿祠堂。壁间画有天地山川神灵及古圣贤笔因作《天问》书于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情威。因为前句使用了“蹉跎”一词,而这个词既含有事业无成、志愿受挫之意,又含有岁月流逝、年华不再之意,所以,作者作了解释和发挥“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词中的“少年心思”就是指改造中国、富国强兵的理想志愿。如果因为统治者的昏庸苛安,而使作者的理想志愿消磨殆尽,付诸东流,那将是作者最不愿意、最不甘心、最为担心的,所以说“只恐”。不愿罢休,不甘沉沦,怎么办呢?最后两句作了回答。“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愿意代替众生承受苦难。也可作消除解,以消除众生的苦难为己任。“维摩”是佛教人名,传说与释迦同时,曾向佛弟子文殊师利讲说大乘教义。词中的“稽首礼维摩”并非消极遁世、虔心向佛的套语。而是说为了解救众生的苦难,愿意以虔诚的态度去寻求真理。
梁启超的寻求真理一方面表现在配合康有为发动的“公车上书”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当年8月成立的维新团体“强学会”梁启超任书记,同时还兼任英国传教十李提摩太的秘书等活动上。也就是向西方寻求真理,向西人寻求对于维新的支持。所以词中所说的“维摩”当指西方的先进思想家。
折叠 -
- 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清朝光绪年间广东新会人。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运动领袖之一。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后投康有为门下,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人称“康梁”。1895年春,梁启超…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水调歌头原文,水调歌头翻译,水调歌头赏析,水调歌头阅读答案,出自梁启超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TVRZd056SXpOVGs1T0RjeQ==.html
诗词类别
梁启超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