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五月端午节日适逢接近仲夏,时令气候清凉白天渐渐变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盐佐料已放在鼎里可以吃梅,畅饮美酒举杯劝酒尽情谈笑。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端午节是古人遗留下的习俗,到现在时间久长已延续多年。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对着栏杆看见木槿长得茂盛,朝着浅水闻到芦苇飘的清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祝愿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众臣共同努力让国家更繁荣。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忠贞不渝始终如一报效国家,这种美德留给后代子孙传诵。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临:接近。清:清凉。日复长:白天渐渐变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niè)且传觞(shāng)。
盐梅: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亦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曲糵:亦作“麴櫱”。亦作“ 麴孽 ”。亦作“曲櫱”。 指酒曲。事古人留迹,年深缕(lǚ)积长。
留:遗留。缕:凡指线状物。当轩知槿(jǐn)茂,向水觉芦香。
槿:木名,即木槿。锦葵科,落叶灌木。夏秋开花,花有白、紫、红诸色,朝开暮闭,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花、皮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共:共同。昌:繁荣昌盛。
忠贞如不替,贻厥(jué)后昆芳。
贻厥:贻,赠给;遗留。厥,文言代词、助词或副词,相当于“其”或“之”。昆芳: 昆,指后代、子孙。昆芳,后代有美好的名声。 - 背诵
-
端午
…展开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
开头两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写端午节是处于夏季的中间,白天一天天在变长的特征。
接下来两句“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写端午节时候的习俗:盐佐食梅子、畅饮美酒。梅子本来就是初夏时节的水果,端午节正是吃梅子的好时节,这种习俗还是古人一代代流传下来的。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这两句诗描写了端午节时的景物特点。站在窗前,才发现院子里的木槿生长地正茂盛,靠近水边才嗅到芦苇的清香。
最后四句“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位帝王对于百姓幸福安康、国家昌盛的美好祝愿。天下百姓生活幸福长久,各位大臣共保国家昌盛。大家对国家的忠贞之心如果不会改变,一定会给后代子孙留下好名声。
作者对这首绝句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折叠 -
- 李隆基 李隆基(685-762),即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庙号为“玄宗”),亦称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故而多称其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最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宝十四年…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端午原文,端午翻译,端午赏析,端午阅读答案,出自李隆基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9471.html
诗词类别
- 「端午节」
李隆基的诗词
- 《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
- 《送胡真师还西山》
- 《诗送玄静先生归广陵》
- 《送张说巡边》
- 《轩游宫十五夜》
- 《答司马承祯上剑镜》
- 《潼关口号》
- 《春日出苑游瞩(太子时作)》
- 《观拔河俗戏》
- 《饯王晙巡边》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