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杨花
-
黄金陌,茫茫十里春云白。春云白,迷离满眼,江南江北。
来时无奈珠帘隔,去时着尽东风力。东风力,留他如梦,送他如客。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黄金陌,茫茫十里春云白。春云白,迷离满眼,江南江北。
在无际的金黄色的油菜花上面,白云般的杨花轻轻飘扬,在江南江北那么广袤的大地上,到处都飞着白云般的杨花,令人眼花缭乱。来时无奈珠帘隔,去时着尽东风力。东风力,留他如梦,送他如客。
杨花来时,我被珠帘隔住不能看到;而杨花去时,东风却用尽了力气。人们瞧不起它,春天的百花园里,却没有它的立足之地。 -
黄金陌(mò),茫茫十里春云白。春云白,迷离满眼,江南江北。
黄金陌:指江南开满金黄色菜花的田间小路。春云白:形容杨花飘白,如春云回荡。来时无奈(nài)珠帘隔,去时着尽东风力。东风力,留他如梦,送他如客。
他:指杨花。 -
此词题为杨花,作者哀杨花,亦是自哀。白絮随风东西,漫无依托,常使人想起飘忽不定的人生。作者从杨花联想到自己,字里行间,隐约流露出内心的感慨。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 背诵
-
忆秦娥·杨花注释
-
忆秦娥·杨花赏析
此词题为杨花,作者哀杨花,亦是自哀。白絮随风东西,漫无依托,常使人想起飘忽不定的人生。作者从杨花联想到自己,字里行间,隐约流露出内心的感慨。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展开这首词上阙写景,下阙抒怀,而以杨花的身世为内在主题,似是写花,实是写人,表面是怜花,实质是哀己,是作者把自身的悲情融汇在杨花的飘落中,也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更深的思考。
词的上阙先从较广阔的角度描写了杨花开时的盛景。“黄金陌,茫茫十里春云白。”开笔三字,作者没有直接写杨花,而是先写了四野开得如黄金一般的油菜花。因为油菜花为金黄色,又古人称田地为陌,故写“黄金陌”作者在这里欲擒故纵。颗目是“杨花”却写油菜花。目的在作铺热,为杨花创造一个金色的布号。紧接着、作者便描写杨花了:放眼望去,茫茫苍苍,尽是盛开的、飘落的白色杨花,仿佛是朵朵白云,在路边、田野和村庄飘荡。以杨花比白云,足见杨花之繁多,也可见出作者的匠心独运。这两句虽只有短短十字,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美景,试想,在无际的金黄的油菜花上面,白云般的杨花轻轻飘扬,地面和空中,都变成彩色的世界了,真是美不胜收!
接着,作者又进一步开阔了视野,从“茫茫十里”写到了“江南江北”美的范围也扩展得更远更广了。在江南江北那么广裘的大地上,到处都飞舞着白云般的杨花,令人眼花瞭乱,无所适从。“迷离”语出《木兰辞》“雄兔脚扑厥,雌兔眼迷离”本意指半闭双眼,这里指在纷飞的杨花前,两眼无所适从。
下阙转向抒怀,着意写杨花生命的短促。“来时无奈珠帘隔,去时著尽东风力”杨花来时,我被珠帘隔,不能看到;而杨花去时,东风却用尽气力,霎时就飘落贻尽。真是来也悄悄,去也匆匆!这怎不令人感伤?
最后三句,作者以拟人的笔法,把杨花当成了一个形象,就是句中的“他”作者没有把杨花看成一个无谓的物质,而把它当成了一个具有人格的生命。在疾风的劲吹中,要留住杨花就象要留梦一样,是不可能的。如果要送杨花,就象送客人一样,是自然而又容易的。这两句的感触是较有深度的,包括了对人生短暂的感叹,中间略含悲观的格调。
这首小词是哀怜杨花的。作者以杨花的开、落为线索,一方面描写了杨花开时的美丽景象,另一方面,也为杨花稍开即逝的短暂命运悲叹,写出了发自内心怜惜之情。
-
- 宋徵舆 宋徵舆(公元一六一八年至一六六七年)字直方,一字辕文,江苏华亭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六年,年五十岁。顺治四年(公元一六四七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徵舆为诸生时,与陈子龙、李雯等倡几社,以古学相砥砺,故所作以博瞻见长,《四库全书提要》云: “徵舆为诸生时,与陈子龙、李雯等以古学相砥砺,所作以博赡见长,其才气睥睨一世…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忆秦娥·杨花原文,忆秦娥·杨花翻译,忆秦娥·杨花赏析,忆秦娥·杨花阅读答案,出自宋徵舆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7994.html
诗词类别
宋徵舆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