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雨二首
-
其一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其二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其一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度过三个寒食时际。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年年爱惜春光想将它挽留,春天自管自归去不容人惋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今年又苦于连连阴雨,绵延两个月气候萧瑟一如秋季。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独卧在床听得雨打海棠,胭脂样花瓣像雪片凋落污泥。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造物主把艳丽的海棠偷偷背去,夜半的雨真有神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雨中海棠仿佛一位患病的少年,病愈时双鬓斑白已然老去。其二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春江暴涨仿佛要冲进门户,雨势凶猛袭来似乎没有穷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我的小屋宛如一叶渔舟,笼罩在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空空的厨房煮着些寒菜,潮湿的芦苇燃在破灶底。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哪还知道这一天竟然是寒食,却看见乌鸦衔来烧剩的纸币。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天子的宫门有九重,深远难以归去,祖上的坟茔遥隔万里不能吊祭。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我只想学阮籍作穷途痛哭,心头却似死灰并不想重新燃起。参考资料:1、孙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21-1222、陈迩冬.苏东坡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5-563、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07-108 -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寒食:旧历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táng)花,泥污燕支雪。
燕支雪:指海棠花瓣。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庄子·大宗师》“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这里用以喻海棠花谢,象是有力者夜半暗中负去。何殊(shū)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何殊:何异。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不已:一作“未已”。小屋如渔舟,濛(méng)濛水云里。
濛濛:雨迷茫的样子。空庖(páo)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庖:厨房。寒菜:原特指冬季之菜,此系泛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那:通“哪”。见:一作“感”。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九重:指宫禁,极言其深远。坟墓在万里:谓诗人祖坟在四川眉山,距黄州有万里之遥,欲吊不能。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也拟哭途穷:晋阮籍每走到一条路的尽头,就感慨的哭起来。这里隐言拟学阮籍途穷之哭。死灰:指上面“乌衔纸”的纸钱灰。参考资料:1、孙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21-1222、陈迩冬.苏东坡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5-563、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07-108 -
第一首借寒食前后阴雨连绵、萧瑟如秋的景象,写出他悼惜芳春、悼惜年华似水的心情。诗人对海棠情有独钟,并多次在诗中借以自喻,其《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中说:“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且对自己与花“天涯流落俱可念”的共同命运,发出深深叹息。这首诗后段对海棠花谢的叹惋,也正是诗人自身命运的写照。他对横遭苦雨摧折而凋落的海棠,以“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的绝妙比喻,正是对自己横遭政治迫害、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的命运的借喻。
假如说前一首诗表现贬谪之悲还较含蓄,第二首则是长歌当哭,宣泄了诗人心头无限的积郁。诗中先描写雨势凶猛,长江暴涨,似欲冲入诗人居所。而风雨飘摇之中,诗人的小屋如一叶渔舟,飘荡于水云之间的状况“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二句,描写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与艰难,表现了诗人在黄州时常迫于饥寒的窘况。诗人从前在京师、杭州等地,每逢寒食佳节,曾经有过许多赏心乐事,如今却只有满目萧条、满目凄凉,他不由得悲极而发出“那知是寒食”的设问。寒食、清明又是祭祖、扫墓的日子,看见“乌衔纸”,诗人这才恍悟,当前确实正是寒食节令,这故作回旋的笔墨,突显了诗人痛定思痛的心情。诗人以直抒胸臆的手法明言君门九重欲归不能,亲人坟墓远隔万里欲祭不可,于是篇末说是要学阮籍穷途之哭,又反用韩安国典,表示对政治的冷淡和忧谗畏讥的心情。
在艺术特色上,《寒食雨二首》分别以人声韵与上声韵传达诗人苦闷的心境。通篇紧扣寒食节的主题。章法结构紧密,虚实相间。还以“空庖”、“寒菜”、“破灶”、“湿苇”等空寒物象,突现窘迫的物质生活;以“纸”、“坟墓”、“死灰”等死亡意象,渲染凄怆悲凉的基调,风格沉郁,显示出一种沉稳悲壮的人格力量。但是,作者即使在“春江欲入户”的艰苦环境中,仍不失那份天真的童心。大水都快淹进门了。他还在想象“小屋如渔舟,潆潆水云里”的那种乐趣。这正是东坡独特、可爱的地方。他很少作愁苦的呻吟,更不会无病呻吟,还时不时展现几分幽默感,如“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小屋如渔舟,潆潆水云里”,几乎已经从忍受苦难升华为诙谐欣赏的态度了。
贺裳《载酒园诗话》说诗人“黄州诗尤多不羁”,认为此诗“最为沉痛”。黄州时期,苏轼写了不少旷远清超的诗词,但这首诗实在写出了他最为真实、沉痛的内心感情。诗人手书此二诗的真迹至今犹存,也可见其对此二诗的重视。
参考资料:1、孙凡礼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21-1222、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07-108 - 背诵
-
寒食雨二首注释
① 旧历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此诗元丰五年(一0八二)作。传世作者手书《寒食帖》诗题无“雨”字。② 言两月来雨多春寒,萧瑟如秋。③ 用杜甫《曲江对雨》:“林花著雨燕脂湿”句意。…展开① 旧历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此诗元丰五年(一0八二)作。传世作者手书《寒食帖》诗题无“雨”字。② 言两月来雨多春寒,萧瑟如秋。③ 用杜甫《曲江对雨》:“林花著雨燕脂湿”句意。燕脂(胭脂)雪,形容海棠花红中透白。④ 《庄子·大宗师》:“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这里用以喻海棠花谢,象是有力者夜半暗中负去。⑤ 何殊,无异于。⑥ 是说见乌衔纸才知道今天是寒食节日。见,一本作感。⑦ 王注引次公曰:“此二句含蓄,言欲归朝廷耶?则君有九重之深;欲返故乡耶?则坟墓有万里之远:皆以谪居而势不可也。”⑧ 晋阮籍每走到一条路的尽头,就感慨的哭起来。这里隐言拟学阮籍途穷之哭。⑨ 死灰,在字面上是指上面“乌衔纸”的纸钱灰,实隐用汉韩安国的话,《史记·韩长孺传》:“安国坐法抵罪,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田甲曰:‘燃则溺之!’”作者说“死灰吹不起”,也就是死灰不复燃,以免再被人“溺”。 折叠 -
寒食雨二首赏析
第一首借寒食前后阴雨连绵、萧瑟如秋的景象,写出他悼惜芳春、悼惜年华似水的心情。诗人对海棠情有独钟,并多次在诗中借以自喻,其《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中说:“陋邦何处得此花,…展开《寒食雨二首》分别以人声韵与上声韵传达诗人苦闷的心境。通篇紧扣寒食节的主题。章法结构紧密,虚实相间。
第一首借寒食前后阴雨连绵、萧瑟如秋的景象,写出他悼惜芳春、悼惜年华似水的心情。诗人对海棠情有独钟,并多次在诗中借以自喻,其《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中说:“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且对自己与花“天涯流落俱可念”的共同命运,发出深深叹息。这首诗后段对海棠花谢的叹惋,也正是诗人自身命运的写照。他对横遭苦雨摧折而凋落的海棠,以“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的绝妙比喻,正是对自己横遭政治迫害、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的命运的借喻。
第二首长歌当哭,宣泄了诗人心头无限的积郁。诗中先描写雨势凶猛,长江暴涨,似欲冲入诗人居所。而风雨飘摇之中,诗人的小屋如一叶渔舟,飘荡于水云之间的状况。“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二句,描写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与艰难,表现了诗人在黄州时常迫于饥寒的窘况。以“空庖”“寒菜”“破灶”“湿苇”等空寒物象,突现窘迫的物质生活;以“纸”“坟墓”“死灰”等死亡意象,渲染凄怆悲凉的基调,风格沉郁,显示出一种沉稳悲壮的人格力量。诗人从前在京师、杭州等地,每逢寒食佳节,曾经有过许多赏心乐事,如今却只有满目萧条、满目凄凉,他不由得悲极而发出“那知是寒食”的设问。寒食、清明又是祭祖、扫墓的日子,看见“乌衔纸”,诗人这才恍悟,当前确实正是寒食节令,这故作回旋的笔墨,突显了诗人痛定思痛的心情。诗人以直抒胸臆的手法明言君门九重欲归不能,亲人坟墓远隔万里欲祭不可,于是篇末说是要学阮籍穷途之哭,又反用韩安国典,表示对政治的冷淡和忧谗畏讥的心情。
这首诗实在写出了他最为真实、沉痛的内心感情。诗人手书此二诗的真迹至今犹存,也可见其对此二诗的重视。
折叠 -
这首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寒食节。东坡依然处境艰难,生活凄凉。心情孤郁。经过险恶的政治斗争和牢狱的折磨,东坡的个性收敛了许多。这两首诗充分表现了这种心境平和之后的无奈和绝望。
-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寒食雨二首原文,寒食雨二首翻译,寒食雨二首赏析,寒食雨二首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7308.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
- 《饮酒四首?此诗为秦观作?》
- 《和邵同年戏赠买收秀才三首》
- 《和陶郭主簿二首》
- 《世传徐凝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又伪作乐天诗称美此句有赛不得之语乐天虽涉浅易然岂至是哉乃戏作一》
- 《春帖子词皇帝阁六首》
- 《和苏州太守王规父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余时以刘道原见访,滞留京口,不及赴此会,二首 其一》
- 《过于海舶得迈寄书酒作诗远和之皆粲然可观子》
- 《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
- 《和陶拟古九首》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