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有几家的坟上会有子孙来扫墓呢?参考资料:1、葛杰仓阳卿选注,绝句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07月第1版,第201页2、张志兴注,绝句精选,学林出版社,2005年08月第1版,第282页3、陈昊,若松,赵晗注译,白话绝句三百首,三秦出版社,1992.11,第302页 -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āi)。
血泪:极度悲痛时流出的眼泪。乱后:指元末战乱以后,元末有长达二十余年的农民军与政府军和地主武装之间的大混战。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寒食:寒食节,清明前两天(一说前一天),旧习俗这天扫墓、祭祖。过:过去了,尽了。参考资料:1、葛杰仓阳卿选注,绝句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07月第1版,第201页2、张志兴注,绝句精选,学林出版社,2005年08月第1版,第282页3、陈昊,若松,赵晗注译,白话绝句三百首,三秦出版社,1992.11,第302页 -
这首诗通过清明节没人祭扫荒坟的一个生活面,写出经过元末大战乱后,农村萧条凋敝的情景。此诗前两句写陈秀才还乡的情景,之后诗人自己也免不了悲从中来;后两句想象清明节墓地上的情景,反映了元末战乱后的萧条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全诗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意境渐宽,感人至深。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两句写此时此地,写诗人送陈秀才“还乡”之景。“满衣血泪与尘埃”表现了陈秀才本人的形象,陈秀才劫后余生,还乡时的形象,很是悲哀。“乱后还乡”点题,交待了时间背景,继而引出后两句。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两句写彼时彼地,是诗人想象清明节广大农村墓地上的情景。乱后家乡,百姓家破人亡,没有后辈到尊长的墓前来祭扫家乡,已经满目荒凉。这两句反映出战乱后萧条破败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这首诗写战乱后,人生悲伤,农村荒凉之场景,感叹了元末大战“乱后”广大百姓家破人亡的惨象,诗笔由近及远,由个别及一般,意境由浅入深,由窄变阔。全诗表现了诗人同情民生疾苦的心境。诗笔由近及远,由个别及一般,意境由浅入深,由窄变阔,感人至深。
参考资料:1、迟乃义著,明人绝句的诗情画意,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06,第27-28页2、木河主编;王金梅选注,乖孩子学名诗明代诗歌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08,第42页 - 背诵
-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译文及注释
-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鉴赏
这是诗人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清明时分,春雨飞飞,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满身的泥土尘埃和雨露,那是非常的零乱,诗人感慨以这样行色匆匆的方式回乡…展开这首诗通过清明节没人祭扫荒坟的一个生活面,写出经过元末大战乱后,农村萧条凋敝的情景。全诗深沉地表现了诗人感时伤乱、同情民生疾苦的胸怀。诗之语言补素清新,纯然白描,堪称本色。
前两句“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两句写此时此地,写诗人送陈秀才“还乡”之景。“满衣血泪与尘埃”表现了陈秀才本人的形象,陈秀才劫后余生,还乡时的形象,很是悲哀。“乱后还乡”点题,交待了时间背景,继而引出后两句。
最后两句“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两句写彼时彼地,是诗人想象清明节广大农村墓地上的情景。乱后家乡,百姓家破人亡,没有后辈到尊长的墓前来祭扫家乡,已经满目荒凉。这两句反映出战乱后萧条破败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这首诗写战乱后,人生悲伤,农村荒凉之场景,感叹了元末大战“乱后”广大百姓家破人亡的惨象,诗笔由近及远,由个别及一般,意境由浅入深,由窄变阔。全诗表现了诗人同情民生疾苦的心境。诗笔由近及远,由个别及一般,意境由浅入深,由窄变阔,感人至深。
折叠 -
元代末期,从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起义开始,进入长年战乱,广大平民百姓遭受剥削与迫害。清明时节,诗人送其友人陈秀才回乡后,感时伤乱而作此诗。
- 高启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是明代成就较高的诗人之一,与同时代诗人杨基、张羽、徐贲,号称四杰。…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原文,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翻译,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赏析,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阅读答案,出自高启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7188.html
诗词类别
高启的诗词
- 《徐记室谪钟离归后同登东丘亭》
- 《方匡师画》
- 《次韵西园公咏梅二首》
- 《唐昭宗赐钱武肃王铁券歌》
- 《和杨余诸君在谪中忆往年西园听歌》
- 《宫女图》
- 《五坞山五首 其四 白云坞》
- 《郊墅杂赋(十六首)》
- 《无题》
- 《送周四孝廉后酒醒夜闻雁声》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