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背诵
-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译文
大雁塔的气势宛如平地涌出,孤傲高峻耸立好象直接天宫。登上雁塔绝顶仿佛离开尘世,沿阶盘旋攀登有如升越太空。高耸宏伟似乎压盖神州大地,峥嵘崔嵬简直胜过鬼斧神工。四角挺拔顶天遮住太阳光辉,塔高七层紧紧地接连着苍穹。站在塔顶鸟瞰指点翱翔飞鸟,俯身向下倾听阵阵怒吼狂风。山连着山好比波涛汹涌起伏,奔走如百川归海来朝见帝京。两行青槐夹着天子所行道路,宫阙楼台变得多么精巧玲珑。悲凉秋色打从关西弥漫而来,苍苍茫茫已经布满秦关之中。再看看长安城北汉代的五陵,历经万古千秋依然青青濛濛。清净寂来的佛理我完全领悟。行善施道素来是我做人信奉。我发誓回去后行将辞官归隐,我觉得佛道的确能济世无穷。…展开大雁塔的气势宛如平地涌出,孤傲高峻耸立好象直接天宫。登上雁塔绝顶仿佛离开尘世,沿阶盘旋攀登有如升越太空。高耸宏伟似乎压盖神州大地,峥嵘崔嵬简直胜过鬼斧神工。四角挺拔顶天遮住太阳光辉,塔高七层紧紧地接连着苍穹。站在塔顶鸟瞰指点翱翔飞鸟,俯身向下倾听阵阵怒吼狂风。山连着山好比波涛汹涌起伏,奔走如百川归海来朝见帝京。两行青槐夹着天子所行道路,宫阙楼台变得多么精巧玲珑。悲凉秋色打从关西弥漫而来,苍苍茫茫已经布满秦关之中。再看看长安城北汉代的五陵,历经万古千秋依然青青濛濛。清净寂来的佛理我完全领悟。行善施道素来是我做人信奉。我发誓回去后行将辞官归隐,我觉得佛道的确能济世无穷。折叠 -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赏析
岑参诗歌鉴赏,唐诗鉴赏,中国诗歌鉴赏 天宝十一年(752)秋,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相邀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同僚诗友,出城郊游,来到慈恩寺,见宝塔巍峨俊逸,拾级而上,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以助兴。 这首诗,前十八句描摹慈恩寺塔及周围景色,末尾四句,抒发情怀,流露出怅惘之情。 开头两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自下而上仰望,只见巍然高耸的宝塔拔地而起,仿佛从地下涌出,傲然耸立,直达天宫。用一“涌”字,增强了诗的动势,既勾勒出了宝塔孤高危耸之貌,又给宝塔 注入了生机,将塔势表现得极其壮观生动。 接下去四句:“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写登临所见、所感,到了塔身,拾级而上,如同走进广阔无垠的宇宙,蜿蜒的石阶,盘旋而上,直达天穹。此时再看宝塔,突兀耸立,如神工鬼斧,简直不敢相信人力所及。慈恩寺塔,不仅雄伟,而且精妙。 再下去四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写登上塔顶所见,极力夸张塔体之高,摩天蔽日,与天齐眉,低头下望,鸟在眼下,风在脚下。这鸟和风,从地面上看,本是高空之物,而从塔上看,就成了低处之景,反衬宝塔其高无比。 下面八句,以排比句式依次描写东南西北四方景色。“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描绘东面山景,连绵起伏,如滚滚巨浪;“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状摹南面宫苑,青槐葱翠,宫室密布,金碧交辉;“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刻写西面秋色,金风习习,满目萧然,透着肃杀之气;“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写北边陵园,渭水北岸,座立着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它们是前汉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位君王的陵墓。当年,他们创基立业,轰轰烈烈,如今却默然地安息在青松之下。诗人对四方之景的描绘,从威壮到伟丽,从苍凉到空茫,景中有情,也寄托着诗人对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忧思。 末了四句,“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想辞官事佛,此时,岑参得知,前方主将高仙芝出征大食,遭遇挫折;当朝皇帝唐玄宗,年老昏聩;朝廷之内,外戚宦官等祸国殃民;各方藩镇如安禄山、史思明等图谋不轨..真可谓“苍然满关中”,一片昏暗。诗人心中惆怅,认为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殊妙的善因又是自己向来的信奉,因此想学逢萌,及早挂冠而去,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展开岑参诗歌鉴赏,唐诗鉴赏,中国诗歌鉴赏 天宝十一年(752)秋,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相邀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同僚诗友,出城郊游,来到慈恩寺,见宝塔巍峨俊逸,拾级而上,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以助兴。 这首诗,前十八句描摹慈恩寺塔及周围景色,末尾四句,抒发情怀,流露出怅惘之情。 开头两句:“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自下而上仰望,只见巍然高耸的宝塔拔地而起,仿佛从地下涌出,傲然耸立,直达天宫。用一“涌”字,增强了诗的动势,既勾勒出了宝塔孤高危耸之貌,又给宝塔 注入了生机,将塔势表现得极其壮观生动。 接下去四句:“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写登临所见、所感,到了塔身,拾级而上,如同走进广阔无垠的宇宙,蜿蜒的石阶,盘旋而上,直达天穹。此时再看宝塔,突兀耸立,如神工鬼斧,简直不敢相信人力所及。慈恩寺塔,不仅雄伟,而且精妙。 再下去四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写登上塔顶所见,极力夸张塔体之高,摩天蔽日,与天齐眉,低头下望,鸟在眼下,风在脚下。这鸟和风,从地面上看,本是高空之物,而从塔上看,就成了低处之景,反衬宝塔其高无比。 下面八句,以排比句式依次描写东南西北四方景色。“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描绘东面山景,连绵起伏,如滚滚巨浪;“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 状摹南面宫苑,青槐葱翠,宫室密布,金碧交辉;“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刻写西面秋色,金风习习,满目萧然,透着肃杀之气;“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写北边陵园,渭水北岸,座立着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它们是前汉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五位君王的陵墓。当年,他们创基立业,轰轰烈烈,如今却默然地安息在青松之下。诗人对四方之景的描绘,从威壮到伟丽,从苍凉到空茫,景中有情,也寄托着诗人对大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忧思。 末了四句,“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想辞官事佛,此时,岑参得知,前方主将高仙芝出征大食,遭遇挫折;当朝皇帝唐玄宗,年老昏聩;朝廷之内,外戚宦官等祸国殃民;各方藩镇如安禄山、史思明等图谋不轨..真可谓“苍然满关中”,一片昏暗。诗人心中惆怅,认为佛家清净之理能使人彻悟,殊妙的善因又是自己向来的信奉,因此想学逢萌,及早挂冠而去,去追求无穷无尽的大觉之道。折叠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注释
①薛据:荆南人,《唐诗纪事》作河中宝鼎人。开元进士,终水部郎中。晚年终老终南山下别业。慈恩寺,在今陕西西安市。本唐高宗为太子时纪念其母文德皇后而建,故曰慈恩。浮图:原是梵文佛陀的音译,这里指佛塔。慈恩寺塔,即大雁塔,高宗永徽三年(652)僧玄奘建,今为西安名胜。五陵: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及昭帝平陵。 ②出世界:高出于人世的境界。 ③蹬道:塔的石级。 ④突兀压神州:突兀,高耸貌。神州,犹中国。 ⑤峥嵘如鬼工:峥嵘,也是高耸貌。鬼工,意谓非人力所能建成。 ⑥四角碍白日:意谓塔高到挡住了太阳。四角,塔的四周。 ⑦七层摩苍穹:塔本六级,后渐毁损,武则天时重建,增为七层。摩苍穹,可与青天相摩擦。 ⑧下窥指高鸟:对飞鸟本应仰看,这里却是下窥,其塔之高可知。 ⑨五陵:本指汉代五个皇帝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皆在长安北面。这里指长安附近地带。 ⑩濛濛:苍润貌。 ⑾净理了可悟:净理,指佛理。净土之净。了,了然,明白。 ⑿胜因:善缘。 ⒅挂冠:辞官。 ⒁觉道资无穷:觉道,佛道。梵文“佛”的原意本为“觉者”。资,应用。…展开①薛据:荆南人,《唐诗纪事》作河中宝鼎人。开元进士,终水部郎中。晚年终老终南山下别业。慈恩寺,在今陕西西安市。本唐高宗为太子时纪念其母文德皇后而建,故曰慈恩。浮图:原是梵文佛陀的音译,这里指佛塔。慈恩寺塔,即大雁塔,高宗永徽三年(652)僧玄奘建,今为西安名胜。五陵:指汉代五个帝王的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及昭帝平陵。 ②出世界:高出于人世的境界。 ③蹬道:塔的石级。 ④突兀压神州:突兀,高耸貌。神州,犹中国。 ⑤峥嵘如鬼工:峥嵘,也是高耸貌。鬼工,意谓非人力所能建成。 ⑥四角碍白日:意谓塔高到挡住了太阳。四角,塔的四周。 ⑦七层摩苍穹:塔本六级,后渐毁损,武则天时重建,增为七层。摩苍穹,可与青天相摩擦。 ⑧下窥指高鸟:对飞鸟本应仰看,这里却是下窥,其塔之高可知。 ⑨五陵:本指汉代五个皇帝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皆在长安北面。这里指长安附近地带。 ⑩濛濛:苍润貌。 ⑾净理了可悟:净理,指佛理。净土之净。了,了然,明白。 ⑿胜因:善缘。 ⒅挂冠:辞官。 ⒁觉道资无穷:觉道,佛道。梵文“佛”的原意本为“觉者”。资,应用。折叠 -
- 岑参 岑参,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卒于成都。其诗长于七言歌行。所作题材广泛,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诗…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原文,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翻译,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赏析,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阅读答案,出自岑参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627428780.html
诗词类别
岑参的诗词
- 《题李士曹厅壁画度雨云歌》
- 《酬畅当嵩山寻麻道士见寄(一作卢纶诗)》
- 《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
- 《寄宇文判官》
- 《赵将军歌》
- 《送张升卿宰新滏》
-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
-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此曲本出北同城)》
- 《题梁锽城中高居》
- 《衙郡守还》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