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作者:杜牧      朝代:
杜鹃原文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
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
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

杜鹃拼音解读
jìng yuān
nián nián jiào shǔ mén
zhì jīn xián hèn
zhōng diào cán hún
fāng cǎo cháng jié
hóng huā rǎn xuè hén
shān chuān jìn chūn
yān shuí lù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周代末年,杜宇在蜀地称帝,号望帝。晚年时,辖地发生洪水,杜宇派遣宰相鳖灵治水。鳖灵察看地形,疏导洪水,蜀民得救。杜宇为表彰鳖灵的治水功业,于是让帝位给鳖灵,自己则隐居西山,传说死后化作杜鹃,每到春耕时节,杜鹃鸣叫,蜀地百姓听后就说“我望帝魂也”,于是称杜鹃为“杜宇”。衔:怀着,含着。残魂:当指古蜀帝杜宇之魂。血痕:古时有杜鹃啼血之说。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杜鹃

展开

在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皇帝杜宇,他发展生产,带领蜀地人民走出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让蜀地绽开文明之花,因此得到人民的爱戴。后来,他将自己的君位禅让给了臣下,自己隐居西山。然而,四乡不断有流言传出,杜宇的一番好心遭受诬蔑。杜宇受到打击,一病不起,以至于含冤而死,死后灵魂不灭变为一只杜鹃鸟。

开篇“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铺陈直叙,面对杜鹃的种种传说,作者直接对年复一年哀鸣不止的杜鹃提出疑问,展开想象,为后文的内容做铺垫。同时“竟”字加强了语气,强调了冤屈之深,如何能“年年”叫蜀门。而“冤”则引出下文,也是作者提问的重点,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颔联仍是对杜鹃的描写,时至今日,仍怀着千年的积恨,歌唱那凋谢的精魂。“至今”“终古”对于时间的描写以及“积”“残”二字中仿佛都在诉说着那千古不灭的厚重的冤屈。更加深了杜鹃悲愤的感情形象。

颈联“芳草”“红花”相互映衬,“迷”字暗示了作者的迷茫和愁怨。后句运用典故,古有传说,杜鹃鸟叫声像“不如归,不如归”,鸣时滴血,血滴花红,这就成了杜鹃花。血染红花,描写了一个凄惨的氛围,表现出杜鹃的不幸,同时暗喻自己。

尾联一句“山川尽春色”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如今,高山大川都是春光灿烂,杜鹃啊,你为什么仍彻夜哀啼?从首联到尾,作者与杜鹃的形象和感情步步融合,情感不断加深。此时运用反问,直抒胸臆,悲愤之情达到顶峰。“呜咽复谁论”一句照应了首联,使诗结构完整,也暗示了作者什途不顺,无人理解,满腹愤满无处发泄。

杜牧一生志向远大,却生不逢时,在晚唐这样的多事之秋,社会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倾轧,唐王朝已接近没落的尾声。杜牧受家庭影响从小就有经邦济世的抱负,注意于定乱扶衰之策。他多次向朝廷提出有益的方案,但均未得采纳。其一腔热血壮志难酬,唯借杜鹃倾叶郁结:杜鹃你叫得再久再凄惨有什么用啊,当朝的君主也不理会,他们照样寻欢作乐,不会反思自己,只有我才能体会你的良苦用心啊。

杜鹃在其间成为自我形象的象征,亦可看作晚唐报国无门、郁郁孤哀的落寞志士形象的象征。

折叠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杜牧(803-853)晚唐杰出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及第,授宏文馆校书郎。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详情

杜鹃原文,杜鹃翻译,杜鹃赏析,杜鹃阅读答案,出自杜牧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627411563.html

诗词类别

杜牧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磁力下载性感丝足法国时尚性感内衣秀迅雷浏览器app下载手机迅雷极速版下载两性健康网两性两性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