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一作折杨柳送别)
- 东城攀柳叶,柳叶低着草。
少壮莫轻年,轻年有衰老。
柳发遍川冈,登高堪断肠。
雨烟轻漠漠,何树近君乡。
赠君折杨柳,颜色岂能久。
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
新柳送君行,古柳伤君情。
突兀临荒渡,婆娑出旧营。
隋家两岸尽,陶宅五株荣。
日暮偏愁望,春山有鸟声。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背诵
-
折杨柳(一作折杨柳送别)注释
【石榴花】树所开的花。元张昱《题鹦鹉士女图》诗:“只有旧时鸚鵡见,春衫曾似石榴花。”2.即石榴酒。唐李商隐《寄恼韩同年》诗之二:“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参见“石榴酒”。3.曲牌名。南北曲都属中吕宫。北曲较常用,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七、五、七、四、四、七、七、七、五(九句)。【石榴裙】朱红色的裙子。亦泛指妇女的裙子。南朝齐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诗:“风捲蒲桃带,日照石榴裙。”唐武则天《如意娘》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明叶宪祖《夭桃纨扇》第一折:“丹初染,血尚湮,娇红争妬石榴裙。”清陈维崧《临江仙·赠柯翰周》词:“好将断肠句,写徧石榴裙。”老舍《四世同堂》八八:“她,不光能盯住美国人、英国人,还能弄得德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俄国人,一古脑都收在她的石榴裙下。”【折杨柳】1.古《横吹曲》名。传说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德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魏晋时古辞亡失。晋太康末,京洛有《折杨柳》歌,辞多言兵事劳苦。南朝梁、陈和唐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而怀念征人之作尤多。曲为五言,唯唐有七言者。参阅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二·折杨柳》。2.词牌名。即《杨柳枝》。…展开【石榴花】树所开的花。元张昱《题鹦鹉士女图》诗:“只有旧时鸚鵡见,春衫曾似石榴花。”2.即石榴酒。唐李商隐《寄恼韩同年》诗之二:“我为伤春心自醉,不劳君劝石榴花。”参见“石榴酒”。3.曲牌名。南北曲都属中吕宫。北曲较常用,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七、五、七、四、四、七、七、七、五(九句)。【石榴裙】朱红色的裙子。亦泛指妇女的裙子。南朝齐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诗:“风捲蒲桃带,日照石榴裙。”唐武则天《如意娘》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明叶宪祖《夭桃纨扇》第一折:“丹初染,血尚湮,娇红争妬石榴裙。”清陈维崧《临江仙·赠柯翰周》词:“好将断肠句,写徧石榴裙。”老舍《四世同堂》八八:“她,不光能盯住美国人、英国人,还能弄得德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俄国人,一古脑都收在她的石榴裙下。”【折杨柳】1.古《横吹曲》名。传说汉代张骞从西域传入《德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以为武乐。魏晋时古辞亡失。晋太康末,京洛有《折杨柳》歌,辞多言兵事劳苦。南朝梁、陈和唐人多为伤春惜别之辞,而怀念征人之作尤多。曲为五言,唯唐有七言者。参阅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二·折杨柳》。2.词牌名。即《杨柳枝》。折叠 -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折杨柳(一作折杨柳送别)原文,折杨柳(一作折杨柳送别)翻译,折杨柳(一作折杨柳送别)赏析,折杨柳(一作折杨柳送别)阅读答案,出自李端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627400588.html
诗词类别
李端的诗词
- 《宿山寺思归》
- 《杂曲歌辞·妾薄命三首》
- 《送丘丹归江东》
- 《送宋校书赴宣州幕》
- 《横吹曲辞·折杨柳》
-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
- 《过谷口元赞善所居(一作赠池阳谷口)》
- 《逢王泌自东京至》
- 《琴曲歌辞·王敬伯歌》
- 《与郑锡游春》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