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大丈夫哪个没有奔走天下、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我和宗衮在两年之间,会面了又离别,离别了又会面,这当中来来去去所经历的路程,总共有三万里。为什么说有这么长的路程呢?去年春天,我们两人在京城相会,当时我去桂林,宗衮去滑台;今年秋天,我们竟然料想不到又在桂林相会;过了没多久,宗衮因为国事的缘故又回到滑台。坐船坐车,来来往往,哪里只止三万里呢?人的一生有多久?刚聚在一起,突然间又要分别,象这样相距遥远,更何况像这样的知己朋友极难遇上,还有什么好说的!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时间正值十一月,我们几个朋友出城到野外为宗衮饯行。秋天的天空洁净无杂物,像是俯向红色的山崖。再加上万重高山耸立,像从平地上突起。山像铁那么黑,像笔锋那么尖。又有阳江、桂江,从军城旁流过,向南流淌,喷薄进入大海,浸润着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处在朝廷的那些官员们,哪里知道遥远的边地还有这么美好的山水?山水既是这样,人也是这样,都充满情趣。宗衮面对此情此景,与我分手。忘记我还是可以的,怎么能忘掉这美好的山水啊! -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gǔn)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gèn),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shū)聚忽散,辽夐(xiòng)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仆:自身的谦称。亘:在空间或时间上延续不断,这里指走过。京师:唐朝都城长安。居无何:停了不久。王事:国事。倏聚忽散:刚聚到一起很快就离开。倏、忽,都指时间短暂。辽夐:辽阔遥远。夐,远。抑:何况。亦复何辞:还有什么好说的!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jiàn)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xiá)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朱崖:红色的山崖。黑是铁色:即“黑如铁色”之意。阳江、桂江:都是桂林附近的河流。桂江即漓江。略军城:从军城旁流过。略,过。军城,可能是桂林附近的一个屯兵处。三山:传说中的海外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中朝群公:指在朝廷里当官的人。遐荒:遥远的边地。遐,远。尔:这样。人亦其然:人也是这样,意为人和山水同样有情趣。 -
这篇赠言主要分两个部分,开头以“大丈夫哪个没有奔走天下、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总领全文,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拂去了离别的伤感。后面两句话中的“人的一生有多久?刚聚在一起,突然间又要分别,像这样相距遥远,更何况像这样的知己朋友极难遇上”这一句表现出作者的不舍和哀伤。其中“更何况像这样的知己朋友极难遇上”更体现出了“海内存知己”的感觉。当时很快就被“亦复何辞”挥去。表现出作者的豁达,让人读起来不禁有一种轻快潇洒的感觉。
第二段再现了桂林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送人的真挚情谊。“与我分手。忘记我还是可以的,怎么能忘掉这美好的山水啊!”这不仅希望好友能记住这美丽的风景,还希望能永远记住他们的友谊。表现出作者感情细腻,非常珍惜这份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比较能反映出作者的心境。
- 背诵
-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译文及注释
大丈夫哪个没有奔走天下、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我和宗衮在两年之间,会面了又离别,离别了又会面,这当中来来去去所经历的路程,总共有三万里。为什么说有这么长的路程呢?去年春天,我…展开译文 大丈夫哪个没有奔走天下、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我和宗衮在两年之间,会面了又离别,离别了又会面,这当中来来去去所经历的路程,总共有三万里。为什么说有这么长的路程呢?去年春天,我们两人在京城相会,当时我去桂林,宗衮去滑台;今年秋天,我们竟然料想不到又在桂林相会;过了没多久,宗衮因为国事的缘故又回到滑台。坐船坐车,来来往往,哪里只止三万里呢?人的一生有多久?刚聚在一起,突然间又要分别,象这样相距遥远,更何况像这样的知己朋友极难遇上,还有什么好说的!
时间正值十一月,我们几个朋友出城到野外为宗衮饯行。秋天的天空洁净无杂物,像是俯向红色的山崖。再加上万重高山耸立,像从平地上突起。山像铁那么黑,像笔锋那么尖。又有阳江、桂江,从军城旁流过,向南流淌,喷薄进入大海,浸润着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处在朝廷的那些官员们,哪里知道遥远的边地还有这么美好的山水?山水既是这样,人也是这样,都充满情趣。宗衮面对此情此景,与我分手。忘记我还是可以的,怎么能忘掉这美好的山水啊!
注释〔仆〕自身的谦称。〔亘〕在空间或时间上延续不断,这里指走过。〔京师〕唐朝都城长安。〔居无何〕停了不久。〔王事〕国事。〔倏聚忽散〕刚聚到一起很快就离开。倏、忽,都指时间短暂。〔辽夐(xiòng)〕辽阔遥远。夐,远。〔抑〕何况。〔亦复何辞〕还有什么好说的!〔朱崖〕红色的山崖。〔黑是铁色〕即“黑如铁色”之意。〔阳江、桂江〕都是桂林附近的河流。桂江即漓江。〔略军城〕从军城旁流过。略,过。军城,可能是桂林附近的一个屯兵处。〔三山〕传说中的海外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中朝群公〕指在朝廷里当官的人。〔遐荒〕遥远的边地。遐,远。〔尔〕这样。〔人亦其然〕人也是这样,意为人和山水同样有情趣。
折叠 -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创作背景
宗判官,即宗衮,生平不详,当是作者的好友。判官是帮助朝廷特派大臣佐理政务的中级官员。滑台,地名,现在河南省滑县。序是一种文体,是为送别而写的文章,即临别赠言这是一篇送别友人的赠言。…展开宗判官,即宗衮,生平不详,当是作者的好友。判官是帮助朝廷特派大臣佐理政务的中级官员。滑台,地名,现在河南省滑县。序是一种文体,是为送别而写的文章,即临别赠言这是一篇送别友人的赠言。开头以“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的高昂格调总领全文,拂去了离别的伤感。然后简单叙述“二年之间”的离合,文笔洗练,要言不烦。其中以时间之短、行程之长对比,道出对世事人生的感慨。“王事故也”四字,冠冕堂皇地将生活的辛酸、个人的哀乐完全覆盖,表现出“大丈夫”气,读之令人感喟。虽然也不免有“人生几何”“知己难遇”的淡淡悲伤,但毕竟被“亦复何辞”挥去,最后是对大自然的愉悦欣喜。“霜天”、清流,涤荡心胸;“朱崖”“尖山”,振作精神。远守边地的苦闷消融在山水之乐里,反而可怜在朝的同僚困坐京城,享受不到这山野情趣。结句说“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又是大丈夫故作豪言壮语,率真可爱。 折叠送宗判官归滑台序鉴赏
这篇赠言主要分两个部分,开头以“大丈夫哪个没有奔走天下、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总领全文,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拂去了离别的伤感。后面两句话中的“人的一生有多久?刚聚在一起,突然间又要…展开这篇赠言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段抒离合之情。第二部分,次段承离合写眼前送别。
第一部分,起句用设问提明大丈夫的“四方志”飘然而来,起势奇突。紧接着,用自己与宗衮二年间“会而离,离而会”之迹与经途三万里之事来说明四方之志。进而以“何以言之”的设问引出对二年间离会之迹的具体情事的叙述,为下文送行伏根。“王事故也”正应“四方志”。“人生”句突作转折,由离合引出聚散无常、隔绝万里的感慨,而段末二句又稍加勒转,似觉此聚散无常中因得遇知己,亦略觉有所慰藉。这一段从抒四方之志到写离合之迹,再转叹聚散之情最后又回到知己难遇何辞离合的自解。文意凡三转,文势夭矫变化,极富波峭奇逸之致。
第二部分,先点时令、饯别,旋即掉笔写景。“霜天”二句,画出秋空一碧如洗笼盖遥山,与红色山崖相映的阔远景象。“扫”“低”二字,锤炼而归于自然似不着力而境界全出。“尖山万重平地卓立”正是桂林奇山异峰的绝妙形容。唐柳宗元《桂州些家洲亭记》所谓“桂州多灵山,发地峭竖,林立四野”清袁枚《游桂林诸山记》所谓“突然而起,戛然而止”,均可与此印证。“黑是”二句,形容其山色、形状之奇,用笔刚劲。以下四句,乃写阳、桂二江掠过郡城迤逦而下,直奔沧海的情景,写实中融人想像成分,这就使所描绘的境界更阔远。妙在对桂林山水稍作描绘点染之后,并不立即落到送别的题面上来,而是宕开一笔,转到“中朝群公”头上,说他们根本不知遐荒之外有此奇山秀水。明言其无此经历,故不能领略此异景;实暗讽其不恤荒外之士民,观下文“山水既尔,人亦其然”二语,其意自见。回过头来咀味“尖山万重”四句,并觉此奇山尖峰也带有人格化的意味。写到这里,却又不再发挥,而是旋即从“人”折回眼前送别的双方。点明“分手”之后,不说彼此相思、互相珍重一类俗套语而是反笔以出缀以“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笔姿摇漾不尽。
此文抒离合之情状送别之景,别有一种豪纵不羁之气贯注其间。
折叠 -
宗判官,即宗衮,生平不详,当是作者的好友。判官是帮助朝廷特派大臣佐理政务的中级官员。滑台,地名,现在河南省滑县。序是一种文体,是为送别而写的文章,即临别赠言这是一篇送别友人的赠言。
- 任华 任华,唐朝文学家。生卒年不详,青州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人。唐肃宗时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还曾任桂州刺史参佐。任华性情耿介,狂放不羁,自称“野人”“逸人”,仕途不得志。与高适友善,也有寄赠李白、杜甫的诗存世。…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原文,送宗判官归滑台序翻译,送宗判官归滑台序赏析,送宗判官归滑台序阅读答案,出自任华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5950.html
诗词类别
任华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