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夹钟商追和尹梅津赋俞园牡丹
-
花姥来时,带天香国艳,羞掩名姝。 日长半娇半困,宿酒微苏。 沈香槛北,比人间、风异烟殊。 春恨重,盘云坠髻,碧花翻吐琼盂。
洛苑旧移仙谱,向吴娃深馆,曾奉君娱。 猩唇露红未洗,客鬓霜铺。 兰词沁壁,过西园、重载双壶。 休漫道,花扶人醉,醉花却要人扶。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花姥:花神。
天香国艳:即天香国色。
名姝:著名的美女。
宿酒:白居易《牡丹芳》“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从无力含醉妆”。
琼盂:玉盘盂。芍药有称“玉盘盂”者。
仙谱:花谱。
吴娃深馆:指苏州。
向:指牡丹从洛阳移来吴地。
猩唇:状花的红艳。
人扶:晏几道《虞美人》“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 背诵
-
汉宫春·夹钟商追和尹梅津赋俞园牡丹
…展开这是一首咏物词,歌咏牡丹的国色天香。
上片“花姥来时,带天香国艳,羞掩名姝”一韵,下笔扣题,单刀直人,起得突兀。说花神降临,带来天香国色的牡丹,她像一位著名的美女,害羞的半掩花容。牡丹是花王,与众花不同,因此要以花姥引带,想像奇妙,只有花王牡丹,才配以“天香国色”当之。词一开头,牡丹娇美的形象便映人我们眼帘。“日长半娇半困,宿酒微苏”一韵承“名姝”,以拟人化手法正面描绘牡丹形态。即《垂丝钓近》(听风听雨)词中所谓“醉靥”,以及《喜迁莺》(凡尘流水)词中所谓“艳波紫金杯重,人倚妆台微醉”的妩媚姿态。牡丹品种中有称“醉杨妃”的,又称“杨妃醉酒”的,都是洛花之最的老品种,至今尚存,其来源大约受古代诗词作品的启发。这里用“娇”“困”“苏”等描述人的状态的字眼写牡丹,倍觉生动。“沈香槛北,比人间、风异烟殊”一韵,忽然宕开一笔,写俞园。用李白词中的“沉香亭北倚阑干”意形容俞园,这也是扣题写法,因词题是“赋俞园牡丹”。因园亭风景优美,比其他地方特殊,才配花王牡丹。“春恨重,盘云堕髻,碧花翻吐琼盂”一韵,又写牡丹花貌。“春恨重”化用李白词“解释春风无限恨”句意。“盘云坠髻”用美女的发型形容牡丹的形状,有的像盘得很高的发辫,有的又如低坠的发髻,“碧花”句似形容枝上的花朵颜色不一。先总写牡丹的国色天香如名姝。然后重笔点染花的神态、形貌,中间插入所生的环境俞园。
下片“洛苑旧移仙谱,向吴娃深馆,曾奉君娱”一韵,叙述牡丹来源。牡丹在花谱上本属洛花,所以用“旧移”二字。俞园在苏州,所以说“吴娃深馆”“君”指梅津。这一韵说牡丹从洛阳迁移到苏州俞园,供奉梅津观赏娱乐。“猩唇露红未洗,客鬓霜铺”一韵,写牡丹移俞园为时已久。花色鲜红依旧,可赏花之人已满鬓霜白!表现出叹老心绪。“兰词沁壁,过西园、重载双壶”一韵写追和之由。兰味香,比喻情投意合、《易经·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为“兰谱”。“兰词沁壁”,是颂扬梅津的词作,令梦窗感到室内散发着芬芳的馨香。于是重携酒壶,过俞园畅饮。“西园”代俞园。“休漫道,花扶人醉,醉花却要人扶”一韵,写酣醉之态。人醉应上载壶,花醉承上娇困,微苏。结尾扣题,仍结在写牡丹上。构思优美有韵味,人在花丛中沉醉,花在风中摇摆的“醉态”,交相辉映,互相陪衬,富有意境美和令人玩味不尽的艺术魅力。
这首词起调突兀,单刀直入,开门见山,以“天香国艳”领起,统摄全篇,概括牡丹的特色,给人极深的印象。歇拍则形象灵动活泼,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看来梦窗不愧是词坛上的行家里手。
折叠 -
- 吴文英 吴文英,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本姓翁,入继吴氏,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一生未第。绍定(宋理宗年号,1228—1233)年间入苏州仓幕,曾任浙东安抚使吴潜幕僚,复为荣王赵与芮门客,出入贾似道、史宅之门。知音律,能自度曲。词名极重,以绵丽为尚,思深语丽,多从李贺诗中来。有《梦窗甲乙丙丁稿》传世,存词三百四十一首。…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汉宫春·夹钟商追和尹梅津赋俞园牡丹原文,汉宫春·夹钟商追和尹梅津赋俞园牡丹翻译,汉宫春·夹钟商追和尹梅津赋俞园牡丹赏析,汉宫春·夹钟商追和尹梅津赋俞园牡丹阅读答案,出自吴文英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55516.html
诗词类别
吴文英的诗词
- 《八声甘州·和梅津》
- 《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 《瑞鹤仙(饯郎纠曹之岩陵)》
- 《烛影摇红·新月侵阶》
- 《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
- 《浣溪沙(观吴人岁旦游承天)》
- 《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
- 《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 《声声慢·莺围橙径》
- 《绛都春(夷则羽,俗名仙吕调为郭清华内子寿)》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