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三首(其三)

作者:元稹      朝代:
遣悲怀三首(其三)原文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怀三首(其三)拼音解读
xián zuò bēi jūn bēi
bǎi nián dōu shì duō shí
dèng yōu xún zhī mìng
pān yuè dào wáng yóu fèi
tóng xué yǎo míng suǒ wàng
shēng yuán huì gèng nán
wéi jiāng zhōng cháng kāi yǎn
bào píng shēng wèi zhǎn mé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36-338页
2、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63-164页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悲:悲伤。几多时:多长时间。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pān)岳悼亡犹费词。
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同穴窅(yǎo)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窅冥:深暗的样子。他生:来世。难期:企望。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惟:只能。未:没有。展:伸展。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36-338页
2、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63-164页

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参考资料: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942-944页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遣悲怀三首(其三)译文及注释

闲坐时我常常悲悼你,也常常自悲;纵使人生能活百年,仍然恰如一寐。邓攸终身无子,难道不是命运安排?潘岳悼诗写得再好,也是心机枉费!即使死后合葬,地府冥冥有何指望;要想来世再结良缘…展开

译文闲坐时我常常悲悼你,也常常自悲;纵使人生能活百年,仍然恰如一寐。邓攸终身无子,难道不是命运安排?潘岳悼诗写得再好,也是心机枉费!即使死后合葬,地府冥冥有何指望;要想来世再结良缘,更是虚妄难期。我只有终夜睁着双眼,长远怀念你;以报答你终身清苦,从未喜笑开眉!

注解1、邓攸句:晋邓攸,字伯道,官河东太守,战乱中舍子保侄,后终无子,时人乃有“天道无知,使伯道无儿”之语。寻知命:即将到知命之年。作者于五十岁时,始由继室裴氏生一子,名道护。寻:随即。知命,指五十岁。2、潘岳句:晋潘岳,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为世传诵。犹费辞:意谓潘岳即使写了那么悲痛的诗,对死者也等于白说。实是说自己。3、同穴句:意谓死后纵合葬一处,但洞穴冥,也难望哀情相通。同穴:指夫妻合葬。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遣悲怀三首(其三)赏析

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展开

此诗重在伤悼,作者取“报恩”为切入点,先回顾与韦丛婚后的艰苦生活,以明“贫贱夫妻”间深厚的感情,从而引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再托出报答之意而反复咏叹之。

首联“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百年都是几多时”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突出了作者的悲伤情怀。

颔联“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

颈联“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

尾联“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遣悲怀三首》一个“悲”字,贯穿始终。悲痛之情如同长风推浪,滚滚向前,逐首推进。悲自己,从现在写到将来。全篇都用“昵昵儿女语”的亲昵调子吟唱,字字出于肺腑。作者善于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的意思,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来表现。

 

折叠

创作背景

《遣悲怀三首》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韦丛而作的,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很贤惠,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过了七年,即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监察御史时,韦丛病死,年仅二十七岁。元稹悲痛万分,陆续写了不少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遣悲怀三首》。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详情

遣悲怀三首(其三)原文,遣悲怀三首(其三)翻译,遣悲怀三首(其三)赏析,遣悲怀三首(其三)阅读答案,出自元稹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4819.html

诗词类别

元稹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明星潜现则之皇佟丽雅2020最火女明星性感美女猫扑两性小说bt链接下载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