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作者:杜荀鹤      朝代:
夏日题悟空上人院原文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夏日题悟空上人院拼音解读
sān mén
jiān sōng zhú yīn fáng láng
ān chán shān shuǐ
miè xīn zhōng huǒ li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
三伏酷暑天高僧披着袈裟端正坐禅。禅房问热没有松行荫凉来遮盖房廊。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深入禅定并不要靠清凉的名山胜水。灭掉了心头的欲火自然会凉快无边。

三伏:《初学记》卷四引《阴阳书》“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系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安禅:僧人人定,静坐凝心,修心见性。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展开

此诗通过生动的形象,传达出心静自然凉的禅理,不论是在禅门还是在社会上都是流传极广的一首名诗。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三伏酷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禅师披着袈裟在禅房里用功打坐,并没有因为天气酷热就简单随便。禅师在其中打坐的禅房是怎样的情况呢?它完全暴露在烈日的炙烤之下,没有松竹的阴凉来遮盖房廊以挡住炎热的侵袭,换了一般人早就坐立不安了。而禅师却能在火炉似的房子里安然禅坐,这是何等的超脱,何等的从容,何等的自在!

“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虽然房子里暴热,禅师仍然威仪具足、神态安详地在里面打坐,一点儿也没有炎热的感觉。诗人由衷地生起了钦佩赞叹之情;由此看来,安禅打坐,并不一定需要到山水清凉的地方去。参禅之人不要特别在意外界的条件和环境,只要灭掉了心中的欲火,没有任何杂念妄想,纵然是在酷热的环境里,仍然能心如止水,有置身清凉世界的感受。灭却心头就是灭掉心中的相对立的观念,贫与富、尊与卑、多与少、冷与热,把这些相对的观念(“心头”)灭掉之后当下就有透体的清凉。“火”指世俗的烦恼,逃避烦恼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没人烦恼中,才能证成对烦恼的觉悟。苦乐是心理现象、将苦乐的对立化解了,心里就会祥和。

白居易《苦热题恒寂师禅室》:“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说的也是同一意思。

“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后来成为禅门流行的禅语,被许多禅师用来点化弟子。在有“禅门第一书”之称的《碧岩录》中有一则公案:学人问洞山禅师:“寒暑到来时,该怎样回避?”洞山答:“到那没有寒暑的地方去。”其人又问:“哪里是没有寒暑的地方?”洞山答:“冷时冷死你,热时热死你!"学人还是不懂,就去问黄龙禅师:“到底应该怎么办?”黄龙禅师一语道破天机说:“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大自然有寒暑变异,人生也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对此,禅者的态度是不去回避,而是深入到问题的里面,与之打成一片,这样才能有烦恼即菩提的体证。对这两句话的体证和修持,有的禅师甚至献上了自己的生命。

日本战国时期的织田信长消灭了对手武田信女的军队后,因敬慕武田信女的师尊快川国师,带着大礼到惠林寺邀请他出山,可快川却丝毫不予理睬,这大大刺激了织田的自尊,当织田得知惠林寺物藏署保护过武田的家将并掩护他们出逃的消息后就命令士兵纵火焚烧惠林寺。快川国师在寺院楼阁上淡定从容地吟诵了“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两句诗、之后便投身火海,进入了清凉胜境。

折叠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黄巢起义爆发,他从长安回家。后游大梁(今河南开封),献诗于朱温。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大顺进士。得第后因政局动乱,复还旧山。受田頵重视,用为从事。田頵败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患重疾,旬日而…详情

夏日题悟空上人院原文,夏日题悟空上人院翻译,夏日题悟空上人院赏析,夏日题悟空上人院阅读答案,出自杜荀鹤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39501.html

诗词类别

杜荀鹤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文字转明星语音迅雷ios版安装下载中国十大漂亮女星两性心理学方面的书籍ai明星造梦工厂详细释义2021一线明星排名夫妻两性关系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