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女

作者:唐彦谦      朝代:
采桑女原文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采桑女拼音解读
chūn fēng chuī cán
sāng cái qīng zuǐ
qīn chén cǎi sāng shuí jiā
shǒu wǎn zhǎng tiáo lèi
suì chū mián dāng shí
jīn suì chūn hán fàng chí
chóu tīng mén wài cuī
guān jiā èr yuè shōu x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春天的寒风吹打着细如蚂蚁的蚕,桑树吐出的嫩芽才刚如青鸭的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那是谁家的女子在凌晨起来采桑,手攀着柔长的桑条眼泪犹如下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去年幼蚕初眠就正是在这个时候,今年春天倒寒使得树叶生长延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听见门外里胥的催促而感到愁苦,还在二月官家就已经来征收新丝。

努:用力冒出。青鸦嘴:桑芽。侵晨:凌晨。挽:攀着。岁:年。春寒:指春天倒寒。里胥:古代的一种官职。

据《唐会要》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六月的一项制命说:“诸县夏税折纳绫、绢、絁、绸、丝、绵等”,搜刮的名目可谓繁多,但也明文规定了征税的桑间是在夏季。因为只有夏收后,老百姓才有丝织品可交。可是到了唐末,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桑间提前了:官家在二月征收新丝。这是多么蛮横无理!阴历二月,春风料峭,寒气袭人。采桑女凌晨即起采桑,可见多么勤劳。可她却无法使“桑芽”变成桑叶,更无法使蚂蚁般大小的蚕子马上长大吐丝结茧。而如狼似虎的里胥(里中小吏),早就逼上门来,催她二月交新丝。想到此,她手攀着柔长的桑枝,眼泪如雨一般滚下。诗人不着一字议论,而以一位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先“画龙”后“点睛”,是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诗人先写蚕子细小,继写无桑叶可采,接着通过采桑女的泪眼愁思,写出今年蚕事不如去年。这些描写,抓住了“有包孕”的片刻,含意丰富,暗示性很强,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蚕细”可能会因“春寒”而冻死;无桑叶,蚕子可能会饿死;即使蚕子成活下来,但距离吐丝、结茧的日子还很远。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这期间,不知采桑女还要花费多少艰难辛苦的劳动。可是,就在这蚕细如蚁,初眠尚未进行,丝茧收成难卜的桑候,里胥就上门催逼。这一点睛之笔,力重千钧,点出了采桑女下泪的原因,突出了主题。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余意无穷,耐人回味和想象。

诗的另一特点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手挽长条泪如雨”,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去岁初眠当此桑,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采桑女心中的忧虑事,再加上她愁听门外里胥催逼的声音,诗人把形态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此诗语言质朴生动。“桑芽才努青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绘出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形状,酷肖而生动。“青鸦嘴”比喻“桑芽”。“努”,用力冒出的意思。用“才努”把“桑芽”与“青鸦嘴”连接起来,既说明二者之间的比喻关系,又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努”的动态。一“努”字,用拟人手法当即就把桑芽写活了,给画面增添了情趣。

背诵
女子讽刺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采桑女赏析

据《唐会要》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六月的一项制命说:“诸县夏税折纳绫、绢、絁、绸、丝、绵等”,搜刮的名目可谓繁多,但也明文规定了征税的桑间是在夏季。因为只有夏收后,老百姓才有丝织品可交。可是到了唐末,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桑间提前了:官家在二月征收新丝。这是多么蛮横无理!阴历二月,春风料峭,寒气袭人。采桑女凌晨即起采桑,可见多么勤劳。可她却无法使“桑芽”变成桑叶,更无法使蚂蚁般大小的蚕子马上长大吐丝结茧。而如狼似虎的里胥(里中小吏),早就逼上门来,催她二月交新丝。想到此,她手攀着柔长的桑枝,眼泪如雨一般滚下。诗人不着一字议论,而以一位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先“画龙”后“点睛”,是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诗人先写蚕子细小,继写无桑叶可采,接着通过采桑女的泪眼愁思,写出今年蚕事不如去年。这些描写,抓住了“有包孕”的片刻,含意丰富,暗示性很强,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蚕细”可能会因“春寒”而冻死;无桑叶,蚕子可能会饿死;即使蚕子成活下来,但距离吐丝、结茧的日子还很远。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这期间,不知采桑女还要花费多少艰难辛苦的劳动。可是,就在这蚕细如蚁,初眠尚未进行,丝茧收成难卜的桑候,里胥就上门催逼。这一点睛之笔,力重千钧,点出了采桑女下泪的原因,突出了主题。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余意无穷,耐人回味和想象。

诗的另一特点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相结合。“手挽长条泪如雨”,写出了采桑女辛勤劳动而又悲切愁苦的形态。“去岁初眠当此桑,今岁春寒叶放迟”,点出采桑女心中的忧虑事,再加上她愁听门外里胥催逼的声音,诗人把形态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

此诗语言质朴生动。“桑芽才努青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绘出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形状,酷肖而生动。“青鸦嘴”比喻“桑芽”。“努”,用力冒出的意思。用“才努”把“桑芽”与“青鸦嘴”连接起来,既说明二者之间的比喻关系,又精细地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努”的动态。一“努”字,用拟人手法当即就把桑芽写活了,给画面增添了情趣。

展开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中主要描写的是蚕桑女的艰苦生活。这首诗反映的就是这样的社会现实,表达诗人对广大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揭露统治阶级压榨百姓的黑暗现实,抒发诗人对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罪恶行径的不满与愤慨之情。

首联“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嘴”。“桑芽才努青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绘出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形状,酷肖而生动。一“努”字,把桑芽写活了,给画面增添了情趣蚕。此联极言蚕幼桑小,为下文揭示官吏不顾季节征收丝的野蛮行径埋下伏笔。

颔联“侵晨采桑谁家女, 手挽长条泪如雨”。此联是对采桑女清晨采桑情景的描写,突出采桑女的焦虑与悲哀,她为什么如此焦虑与悲哀呢?这就自然而然引出下文了。

颈联“去岁初眠当此时, 今岁春寒叶放迟”。词句道出了采桑女忧虑的原因,原因是碰上了春寒桑叶生长的迟,无桑可采。可即使如此,采桑女也用不着泪如雨下,毕竟这是天气的原因,不是她的错。

尾联“愁听门外催里胥, 官家二月收新丝”。就在这蚕细如蚁,初眠尚未进行,丝茧收成难卜的时候,里胥就上门催逼。这一点睛之笔,力重千钧,点出了采桑女下泪的原因,突出了主题。此时的尾联正是对这种现象的有力揭露和讽刺。 

该诗层次分明,整个事情叙述生动,将采桑女辛勤劳作并且焦虑苦闷的情景描写得十分到位,深刻地揭示出广大劳动妇女的艰苦生活以及统治阶级对百姓的无情压榨。语言质朴,人物内心刻画细腻,感情充沛,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意味,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折叠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六月的一项制命说:“诸县夏税折纳绫、绢、絁、绸、丝、绵等”,搜刮的名目可谓繁多,但也明文规定了征税的时间是在夏季。因为只有夏收后,老百姓才有丝织品可交。可是到了唐末,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了。这首诗即侧面体现了这个制度的影响。

 

 

 

 

 

作者介绍

唐彦谦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详情

采桑女原文,采桑女翻译,采桑女赏析,采桑女阅读答案,出自唐彦谦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38224.html

诗词类别

唐彦谦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迅雷苹果手机版苹果迅雷内测beta最新电影迅雷下载性感女主播视频明星造梦关晓彤性感视频美女迅雷免费版明星潜现则之皇佟丽雅明星名字大全男女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