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夜眠

作者:白居易      朝代:
秋雨夜眠原文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秋雨夜眠拼音解读
liáng lěng sān qiū
ān xián lǎo wēng
chí dēng miè hòu
shuì měi shēng zhōng
huī xiǔ 宿 wēn píng huǒ
xiāng tiān nuǎn bèi lóng
xiǎo qíng hán wèi
shuāng mǎn jiē hó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秋天的夜晚带着阵阵寒意,只有我一个老头安宁自在的在家。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熄灯之后迟迟才躺下睡觉,在秋雨声中渐渐进入梦乡。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不得不起床加点火烘烤被子。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早上天空晴朗,但寒气未消不想起床,只看到秋雨把霜叶打落得到处都是。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wēng)。
三秋: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安闲:安宁清闲,安宁自在的样子。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xiǔ)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宿:夜。瓶:烤火用的烘瓶。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阶:台阶。

此诗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前半部分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性格,后半部分进一步描绘老翁睡醒之后的情况。全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未见风雨,尚且如此凉冷,加上秋风秋雨的袭击,自然使诗人更感到寒气逼人。运用这种衬叠手法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增强诗的感染力。次句点明人物。“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卧迟”写出老翁的特性。老年人瞌睡少,宁可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老翁若不是“卧迟”,恐亦难于雨声中“睡美”。以“灯灭后”三字说明“卧迟”时间,耐人玩味。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虚,具有闲淡的情怀。

以上两联是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情况刻画他的性格。诗的下半则从老翁睡醒之后情况作进一步描绘。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老翁的“睡美”。才三秋之夜已经要烤火,突出老翁的怕冷。夜已经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与首句遥相呼应,写气候对花木和老翁的影响。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叶满阶红”,夜来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无情。从树木移情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静淡泊。全诗紧紧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眠的特征,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参考资料:
1、宛新彬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11-912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秋雨夜眠翻译

有点凉的深秋之夜,又一个老头悠闲自在。 吹灯后迟迟才躺下睡觉,秋雨声中渐渐入眠。 火盆的火已经灭了,加点火,烤烤被子。 早上天晴了有些寒冷不想起,看看窗外树叶霜打成红的了。…展开

翻译:

有点凉的深秋之夜,又一个老头悠闲自在。 

吹灯后迟迟才躺下睡觉,秋雨声中渐渐入眠。 

火盆的火已经灭了,加点火,烤烤被子。 

早上天晴了有些寒冷不想起,看看窗外树叶霜打成红的了。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秋雨夜眠赏析

  “秋雨夜眠”是古人写得腻熟的题材。白居易却能开拓意境,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展开

《秋雨夜眠》是古人写得腻熟的题材。白居易却能开拓意境,抓住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安适闲淡的老翁形象。

首联“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未见风雨,尚且如此凉冷,加上秋风秋雨的袭击,自然使诗人更感到寒气逼人。运用这种衬叠手法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增强诗的感染力。次句点明人物。“安闲”二字勾画出“老翁”喜静厌动、恬淡寡欲的形象。

颔联“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卧迟”写出老翁的特性。老年人瞌睡少,宁可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老翁若不是“卧迟”,恐亦难于雨声中“睡美”。以“灯灭后”三字说明“卧迟”时间,耐人玩味。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虚,具有闲淡的情怀。

颈联“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以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照应老翁的“睡美”。才三秋之夜已经要烤火,突出老翁的怕冷。夜已经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尾联“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与首句遥相呼应,写气候对花木和老翁的影响。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叶满阶红”,夜来风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还红似二月花的树叶,一夜之间就被秋风秋雨无情地扫得飘零满阶,这是运用了反衬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无情。从树木移情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静淡泊。

全诗紧紧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眠的特征,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折叠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秋,当时白居易任河南尹。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加上亲密的诗友元稹已经谢世,心情特别寂寞冷淡。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详情

秋雨夜眠原文,秋雨夜眠翻译,秋雨夜眠赏析,秋雨夜眠阅读答案,出自白居易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361.html

诗词类别

白居易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两性工具性感漫画美女王一博图片今年最火的女明星美女超性感视频性感美女169性感美人图性感美妇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