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潘尚书之灵武
-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队铁衣鸣。
心源落落堪为将,胆朱堂堂合用兵。
却使六番诸子弟,马前不信是书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边境和内蒙古自治区接界处。唐《元和郡县图志》载“贺兰山,其东北抵河处,亦名乞伏山。”又曰“山有草木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贺兰山南北走向,长约150公里,宽约30公里,海拔2000~2500米。西侧和缓,东侧断层临银川平原。
水木:意思是渠水灌溉农田,树木绕着千家万户,红色大门被绿荫掩映阳光。
六番:即六州番落,指唐代西北的伊州、凉州、甘州、石州、渭州、熙州等地的少数民族,此处是指安置于宁夏一带的“六胡”。番,古代对中原王朝以外各族的通称。
书生:此借指卢潘。
- 背诵
-
送卢潘尚书之灵武
…展开从题目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题目讲得非常明确:诗人韦蟾要送别的人,是大唐尚书卢潘。之:是去的意思,他准备要去的地方是灵武,也就是灵州。他到灵武的任务是出任朔方节度使。于是,作者在诗的开头首先对他要送的人——卢潘尚书说:你要去的灵州城,是一座位于贺兰山下的果园城,也就是当年赫连勃勃修建的果园成(城),灵州早就已经很有名了,被人们称之为“塞北江南”(古人以上为北,也就是“塞上江南”)。古灵州之所以被称为“塞北江南”,是因为“水木万家朱户暗”,灵州引黄河水灌溉农田,所以这里才呈现出“水木万家朱户暗”的景色,就像江南水乡风光一样。诗的第一句,是用诗的语言来介绍卢潘要去的灵武的位置是在贺兰山下;这里是“塞北江南”很早就有名了,之所以说“旧有名”,是因为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期,灵州就兴修水利引黄河水灌溉,经济繁荣,唐朝以前五胡十六国的赫连勃勃时期,在这里建了果园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政府把江南居民迁到灵州地区,带来先进技术和文化,于是,灵州就被称作是鱼米之乡的“塞北江南”,所以说“旧有名”。第二句,进一步说明:灵武城万户居民,靠黄河引来的渠水家家户户都有果木园林,繁茂的枝叶把各家的红色大门都给遮阴了。在这么美丽迷人的地方,战争打起来,却是身穿铠甲的千万将士出没的战场。第三句,要去灵武出任节度使的卢潘“心源落落”,确实像是一位能战的大将,而且他“胆气堂堂”,能指挥千军万马。第四句的意思是:由于卢潘表现为一个出色的将才,打得六番败在卢潘将军马下,他们怎么也不敢相信,“卢潘将军原来还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书生。
韦蟾这首送给卢潘的《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诗,精辟地概括了灵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描写了灵州的富饶美景,说明宁夏早在一两千年以前就是“塞北江南”,指出了古灵州是北部边地重要的军事重镇,因此提高了灵州在中国古代历史的知名度,赞颂卢潘是一位保卫祖国西北边地安全的灵州镇将。
折叠 -
- 韦蟾 韦蟾,唐(公元?年至八七三年左右)字隐珪,下杜(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大中七年登进士及第,辟徐商襄阳掌书记。咸通中,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乾符初,出为鄂岳观察使。咸通末,终尚书左丞。其在襄阳与徐商等唱和诗编为《汉上题襟集》,已佚。《生平事迹见《翰苑群书》卷上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旧唐书》卷一八九、《唐诗纪事》卷五八。蟾所…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送卢潘尚书之灵武原文,送卢潘尚书之灵武翻译,送卢潘尚书之灵武赏析,送卢潘尚书之灵武阅读答案,出自韦蟾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34005.html
诗词类别
韦蟾的诗词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