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

作者:无名氏      朝代:
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原文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拼音解读
jiù shān suī zài guān shēn
qiě xiàng zhǎng ān guò chūn
shù huā yuè
zhī jīn shǔ r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如画江山与身在长安的我没太多关系,暂且在长安度尽春天。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一树的梨花与溪水中弯弯的月影,不知这样美好的夜属于谁?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51-252
2、尚作恩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09-310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mù)春。
不关身:不关己事。且:暂且,姑且。长安:唐代都城,今西安。暮春:晚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51-252
2、尚作恩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09-310

这首诗意境很像唐代诗人常建的另一首诗:“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落第长安》)两首诗不但字句相似,声韵相近,连那羁旅长安、有家难回的心情也有相通之处。

然而二诗的意境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又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别。

常建写的是一个落第的举子羁留帝京的心情,具体情事交代得过于落实、真切,使诗情受到一些局限。比较而言,倒是这位无名诗人的“杂诗”,手法高妙,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旧山虽在不关身”,也就是“家园好在尚留秦”。常诗既说到“长安”又说“留秦”,不免有重复之累;此诗说“不关身”也是因“留秦”之故,却多表现了某种遗憾的意味,用字洗炼。

“且向长安过暮春”与“且向长安过一春”,意思差不多,都是有家难归。常诗却把那原委一古脑儿和盘托出,对家园的思念反而表现不多,使人感到他的心情主要集中在落第后的沮丧;这首《杂诗》作法正好相对。诗人抛开了那切实的具体情事,而把篇幅让给那种较空灵的思想情绪的刻画。

“一树梨花一溪月。”那是旧山的景色、故乡的花。故乡的梨花,虽然没有娇娆富贵之态,却朴实亲切,在饱经世态炎凉者的心目中会得到不同寻常的珍视。虽然只是“一树”,却幽雅高洁,具备一种静美。尤其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三句不仅意象美,同时形式美 。“一树梨花”与“一溪月”的句中 排比,形成往复回环的节律,对表达一种回肠荡气的依恋怀缅之情有积极作用 。从修辞角度看 ,写月用“一溪”,比用“一轮”更为新奇,它不但同时写到溪水 ,有一箭双雕的效果,而且把不可揽结的月色,写得如捧手可掬,非常生动。

这里所写的美景,只是游子对旧山片断的记忆,而非现实身历之境。眼下又是暮春时节,旧山的梨花怕又开了吧,她沐浴着月光,静听溪水潺溪,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然而这一切都“虽在不关身”了。“不知今夜属何人?”总之,是不属于“我”了。这是非常苦涩难受的心情。花月本无情,诗人却从“无情翻出有情”。这种手法也为许多唐诗人喜用。苏頲的“可惜东园树,无人也著花”(《将赴益州题小园壁》)、岑参的“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都是著例。此诗后联与苏、岑句不同者,一是非写眼前景,乃是写想象回忆之境,境界较为空灵;一是不用陈述语气,而出以设问,有一唱三叹之音。

这首《杂诗》不涉及具体情事,但它所表现的情感,比常建诗更细微,更带普遍性,更具有兴发感动的力量,能在更大范围引起共鸣。这恰如清人吴乔所说:“大抵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雅、颂多赋是实做,风、骚多比兴是虚做。唐诗多宗风、骚,所以灵妙。”(《围炉诗话》)。

参考资料: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91-1392
2、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251-252
3、尚作恩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309-310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翻译

如画江山与身在长安的我没太多关系,暂且在长安度尽春天。 一树的梨花与溪水中弯弯的月影,不知这样美好的夜属于谁?…展开

翻译:

如画江山与身在长安的我没太多关系,暂且在长安度尽春天。 

一树的梨花与溪水中弯弯的月影,不知这样美好的夜属于谁?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赏析

  这首诗意境很像唐代诗人常建的另一首诗:“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落第长安》)两首诗不但字句相似,声韵相近,连那羁旅长安、有家难回的心情也有相通之处。   …展开

此诗手法高妙,富有艺术感染力。

前两句“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此诗说“不关身”也是因“留秦”之故,却多表现了某种遗憾的意味,用字洗炼。“且向长安过暮春”诗人抛开了那切实的具体情事,而把篇幅让给那种较空灵的思想情绪的刻画。

后两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那是旧山的景色、故乡的花。故乡的梨花,虽然没有娇娆富贵之态,却朴实亲切,在饱经世态炎凉者的心目中会得到不同寻常的珍视。虽然只是“一树”,却幽雅高洁,具备一种静美。尤其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湲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三句不仅意象美,同时形式美 。“一树梨花”与“一溪月”的句中 排比,形成往复回环的节律,对表达一种回肠荡气的依恋怀缅之情有积极作用 。从修辞角度看 ,写月用“一溪”,比用“一轮”更为新奇,它不但同时写到溪水 ,有一箭双雕的效果,而且把不可揽结的月色,写得如捧手可掬,非常生动。这里所写的美景,只是游子对旧山片断的记忆,而非现实身历之境。眼下又是暮春时节,旧山的梨花怕又开了吧,她沐浴着月光,静听溪水潺溪,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然而这一切都“虽在不关身”了。“不知今夜属何人?”总之,是不属于“我”了。这是非常苦涩难受的心情。花月本无情,诗人却从“无情翻出有情”。

这是一首羁旅思乡诗,写得比较空灵。开始说故山与己无关,似有些超脱:接着又问故山桃花、月色属何人,关切、思念顿现。不涩不滞,婉曲尽致,实为大手笔。“一树梨花一溪月”,状景传神。

折叠

创作背景

从诗境看,这首诗应是作者科举落第后身在长安有感之作。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无名氏详情

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原文,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翻译,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赏析,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阅读答案,出自无名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3192.html

诗词类别

无名氏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女明星性感图片明星排名2020最新排名bt磁力搜索天堂磁力资源迅雷违规内容用什么能下载百度明星人气榜性感睡衣全部明星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