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作者:刘禹锡      朝代: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原文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後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拼音解读
yín jūn tàn shì shuāng jué
shǐ 使 shāng huái 怀 zòu duǎn
shì shàng kōng jīng rén shǎo
zhōng wéi jiào wén duō
fāng lín xīn cuī chén
liú shuǐ qián ràng hòu
wàn dào jīn tóng hèn
wén qín lèi jì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吟诵起您寄来的哀悼亡友的两首绝句,使我心中无限感慨写下这首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我徒然惊叹世上的老朋友越来越少,只觉得文集中的祭文越来越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後波。
芳林中的新叶不断催换着旧叶,流水里前波总是让位给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从古到今人人都有哀悼逝者的憾事,即使为亡友流尽眼泪又将如何?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jì)文多。
集:文集。祭文: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芳林:春暖花开时的树林。此恨:指友人相继去世的遗恨。闻琴:比喻知音。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後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首联,写即指读了白居易寄来的两首绝句,後有感于友朋之离世,亦作诗抒发感慨。

颔联,写到友人一一离开人间,祭文所做自然增加,以致文集中祭文最多,对于友人去世之伤痛无奈之情,自己的孤独之感溢于言表。

颈联乃千古名句,亦最能体现刘禹锡的哲学思想。本义指春天里,茂盛的树林新长出的叶子,催换着老叶、旧叶;江河中,奔腾的流水前面的退让给后起的波浪。这里“陈叶”、“前波”可指微之、敦诗、晦叔等已经去世的好友,也可指旧事物。“新叶”、“後波”可指“晚辈”亦可指新事物。这一联我以为,至少包含了这些哲学思想:

1。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有它的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民族概莫能外。体现了刘禹锡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发展是必然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既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就要顺应、利用规律。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刘禹锡有感于友人的去世,悲痛之余,他想到的也许就是尊重逝者、善待生者,以及生者应该珍惜生命好好的地活下去。

3。没有陈叶就不会有新叶,没有前波亦不会有后波,新旧事物不是绝然对立的,不是毫无关系的。新事物中包含了旧事物中的优秀成分,旧事物中孕育了新事物的某些基因。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也见刘禹锡已经既有辩证思想,暗合对立统一规律。他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体现了这一规律。

4。这两句诗还可以看出刘禹锡在认清上述规律后,体现出的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背诵
抒怀哲理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赏析

首联,写即指读了白居易寄来的两首绝句,後有感于友朋之离世,亦作诗抒发感慨。

颔联,写到友人一一离开人间,祭文所做自然增加,以致文集中祭文最多,对于友人去世之伤痛无奈之情,自己的孤独之感溢于言表。

颈联乃千古名句,亦最能体现刘禹锡的哲学思想。本义指春天里,茂盛的树林新长出的叶子,催换着老叶、旧叶;江河中,奔腾的流水前面的退让给后起的波浪。这里“陈叶”、“前波”可指微之、敦诗、晦叔等已经去世的好友,也可指旧事物。“新叶”、“後波”可指“晚辈”亦可指新事物。这一联我以为,至少包含了这些哲学思想:

1。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有它的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民族概莫能外。体现了刘禹锡能够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发展是必然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既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就要顺应、利用规律。人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刘禹锡有感于友人的去世,悲痛之余,他想到的也许就是尊重逝者、善待生者,以及生者应该珍惜生命好好的地活下去。

3。没有陈叶就不会有新叶,没有前波亦不会有后波,新旧事物不是绝然对立的,不是毫无关系的。新事物中包含了旧事物中的优秀成分,旧事物中孕育了新事物的某些基因。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也见刘禹锡已经既有辩证思想,暗合对立统一规律。他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体现了这一规律。

4。这两句诗还可以看出刘禹锡在认清上述规律后,体现出的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展开

首联叙作诗缘起,扣题。“伤怀”概括作者悲痛之情;“短歌”,既是说篇幅不长,更是说歌悲,因为前人以《短歌行》名篇的,歌词都有悲凉之感。“吟” “使”呼应,“君”“我”关连,与“伤怀奏短歌”的原因,显示“君”“我”都为,“有深分”的逝者悲伤,而“取逝双绝句”的过于伤感,令我悲,又令我为“君”忧(当时白居易六十二岁,多病)。这就引出下面哀悼和劝慰的两层意思,决定了此诗劝慰之意多于哀悼之情,体现了作者的一片真情,一片苦心。

颔联承“叹逝”“伤怀”,直抒对故人长逝的哀痛之作。作者与白居易同年,看到吕温、柳宗元、元稹、崔群、崔玄亮等友人,一一先作者而逝,他不忍离而又不能已于言,于是婉曲言之。“世上”句由“故人少”反衬逝者多,“空惊”表示生者对此触目惊心而又无可奈何。“集中”句由“祭文多”侧面说逝者多,“唯觉”是作祭者经历过多而特别深切、痛苦,精神也似乎恍惚。不是与友人共享生之欢乐,而是无可奈何地看看他们相继长逝,只能通过一篇篇的祭文向他们倾诉死之悲哀,言下沉痛之至。

颈联运用两个形象深刻的比喻,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角度说明:芳林的永葆芳新,是由于新叶不断地催落陈叶;流水的长流不腐,是由于前波不停地避让后波。自然界总是在这种永不止息的新陈代谢中保持生机,延续不断,人类也是如此。此联形成警策,振起全篇,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寓意深远。

尾联由广阔的空间推进到无限的时间,由自然推进到人类,点明劝慰主题。古往今来,这种与亲人、朋友的死别之恨,是人们共同具有并无法避免的,因为人之生死,正如大自然的新陈代谢一样。有情之人明于此,不须自伤,为哀悼亡友而流尽泪水,对于生者和逝者也没有用处,还是自我珍重。最后以问句委婉劝慰,再次显示了对挚友白居易的深厚情谊。

此诗饱含着对亡友的沉痛哀悼,对挚友的深情劝慰,显示出这位文学家兼哲学家的“诗豪”对待生死、友谊的态度。全诗感情深沉而立意高远,写情委婉而形象鲜明,于悲凉含蓄之中见豪健开朗,正体现出刘禹锡诗的特色。

折叠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刘禹锡任苏州刺史。元稹卒于大和五年(831年)七月,崔群卒于六年(832年)八月,崔玄亮卒于七年(833年)七月。这三人既是白居易的好友,同时也是刘禹锡的好友。三人相继去世后,白居易写了两首表示哀婉的绝句寄赠给刘禹锡,刘禹锡读后很有同感,便写下此诗作为应答。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和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当年又中博学宏词科,官监察御史。永贞年间,参与王叔文革新运动,被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后受裴度推荐,晚年任太子宾客。故后世称“刘宾客”。刘禹锡诗才卓越,白居易誉其为“诗豪”。内容多反映时事和民生疾苦,诗文继承前人优秀文学遗产,又吸取民间文学精…详情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原文,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翻译,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赏析,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阅读答案,出自刘禹锡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24270.html

诗词类别

刘禹锡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性感俱乐部男女两性生活视频李孝利性感迅雷下载速度慢怎么破解性感美照夫妻两性关系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