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咏老见示

作者:刘禹锡      朝代:
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酬乐天咏老见示拼音解读
rén shuí lǎo
lǎo yǒu shuí lián
shēn shòu dài pín jiǎn
guàn piān
fèi shū yuán yǎn
duō jiǔ wéi suí nián
jīng shì hái ān shì
yuè rén yuè chuān
jiē xìng
xià biàn 便 xiāo rán
dào sāng wǎn
wéi xiá shàng mǎn ti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人谁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身体日渐消瘦衣带也越收越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总是偏斜到一边。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不再看书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不要说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参考资料:
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修订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78
2、《刘禹锡诗文选注》编辑组.《刘禹锡诗文选注》(修订本).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282
3、高志忠.《刘禹锡诗词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250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顾:念,指考虑。怜:怜惜,爱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带:腰带。频减:多次缩紧。冠:帽子。

废书缘惜眼,多灸(jiǔ)为随年。
废书:丢下书本,指不看书。灸:艾灸,在穴位燃艾灼之。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随年:适应身老体衰的需要,这里指延长寿命。

经事还谙(ān)事,阅人如阅川。
谙:熟悉。阅人如阅川:意谓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阅,经历。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xiāo)然。
幸:幸运,引申为优点。下此:指改变对衰老的忧虑心情。下,攻下,等于说“解决”、“领悟”。此,指“顾老”,对衰老的忧虑和担心。翛然:自由自在,心情畅快的样子。

莫道桑榆(yú)晚,为霞(xiá)尚满天。
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垂老之年。霞:霞光,这里指晚霞。

参考资料:
1、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修订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178
2、《刘禹锡诗文选注》编辑组.《刘禹锡诗文选注》(修订本).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282
3、高志忠.《刘禹锡诗词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250

此诗阐明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全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二句,深为人们赞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对白居易的关于“老”的看法颇有同感。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接着四句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作了描绘:因为衰老,身体一天天消瘦,腰带要不断地紧缩,头发渐渐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书卷废置不看,是为了保护眼睛;经常用艾灸,是为了延年益寿。

“经事还谙事……下此便翛然”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固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仔细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

最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意境优美。气势豪放,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诗人面对衰老,不消极,不悲观,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的红霞。这两句诗既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这首诗前后两段一反一正,转折自然,很有辩证的观点和说服力量。最后两句尤为精辟,实为警策之语,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励。

参考资料:
1、何民胜.《咏老诗词鉴赏》.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146-147
背诵
励志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酬乐天咏老见示赏析

此诗阐明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全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二句,深为人们赞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对白居易的关于“老”的看法颇有同感。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接着四句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作了描绘:因为衰老,身体一天天消瘦,腰带要不断地紧缩,头发渐渐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书卷废置不看,是为了保护眼睛;经常用艾灸,是为了延年益寿。

“经事还谙事……下此便翛然”四句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固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仔细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

最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意境优美。气势豪放,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诗人面对衰老,不消极,不悲观,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的红霞。这两句诗既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这首诗前后两段一反一正,转折自然,很有辩证的观点和说服力量。最后两句尤为精辟,实为警策之语,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励。

展开

全诗表达了刘禹锡对生死问题的清醒而乐观的认识,说明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用唯物的态度积极对待人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二句,深为人们赞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对白居易的关于“老”的看法颇有同感。一二句写“顾老”是人之常情,人们谁都顾虑衰老,老了就没有人怜惜。接着四句进一步交代了“顾老”的原因,诗人用形象的语言作了描绘:因为衰老,身体一天天消瘦,腰带要不断地紧缩,头发渐渐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书卷废置不看,是为了保护眼睛;经常用艾灸,是为了延年益寿。

中间四句“经事还谙事”至“下此便翛然”从另一个方面谈了对“老”的看法,是针对白居易的“伤老”而言。刘禹锡认为,老固然有老的短处,但是老也有老的长处。老的短处是体衰多病,“身瘦带频减,发稀帽自偏。”老的长处是阅历丰富,“经历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年岁大了,经历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见过的人多了,阅历也就更加深广。仔细想起来,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诗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诗人劝慰他的朋友对待衰老不要过多的忧虑,只要正确对待,便可翛然自乐。

最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意境优美。气势豪放,大有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诗人面对衰老,不消极,不悲观,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满天的红霞。这两句诗既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这首诗前后两段一反一正,转折自然,很有辩证的观点和说服力量。最后两句尤为精辟,实为警策之语,后人多以此自勉自励。

折叠

创作背景

公元836年(唐文宗开成元年),六十四岁的刘禹锡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此时,他的同龄人白居易以同样的身份留居洛阳也已三年。终于相聚在一起,彼此都十分高兴。但白居易在写给刘禹锡的《咏老赠梦得》一诗中,表现出了对衰老的一种消极悲观情绪,刘禹锡便写了这首答诗。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和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当年又中博学宏词科,官监察御史。永贞年间,参与王叔文革新运动,被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后受裴度推荐,晚年任太子宾客。故后世称“刘宾客”。刘禹锡诗才卓越,白居易誉其为“诗豪”。内容多反映时事和民生疾苦,诗文继承前人优秀文学遗产,又吸取民间文学精…详情

酬乐天咏老见示原文,酬乐天咏老见示翻译,酬乐天咏老见示赏析,酬乐天咏老见示阅读答案,出自刘禹锡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23965.html

诗词类别

刘禹锡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bt下载app赘婿迅雷下载性感美女图片如何建立和谐尊重的两性关系两性技巧视频迅雷在线下载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