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云歌送别

作者:岑参      朝代:
火山云歌送别原文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火山云歌送别拼音解读
huǒ shān chì tíng kǒu
huǒ shān yuè huǒ yún hòu
huǒ yún mǎn shān níng wèi kāi
fēi niǎo qiān gǎn lái
píng míng zhà zhú fēng duàn
báo hún suí sāi huí
liáo rào xié tūn tiě guān shù
fēn yūn bàn yǎn jiāo shù
tiáo tiáo zhēng huǒ shān dōng
shān shàng yún suí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山高高耸立在赤亭口,五月的火山上空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火云铺山盖岭凝滞不开,方圆千里鸟儿不敢飞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火云清晨刚被胡风吹断,到傍晚又随着塞雨转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回环缭绕吞没了铁关树,蒸腾弥漫半掩了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你迢迢征途在那火山东,山上孤云将随你向东去。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1
2、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38-239
3、彭国忠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24-326

火山突兀(wù)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山:指火焰山,在今新疆。突兀:高耸的样子。赤亭:即今火焰山的胜金口,在今鄯善县七克台镇境内,为鄯善到吐鲁番的交通要道。火云:炽热的赤色云。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乍:突然。逐:随着。胡风:西域边地的风。薄暮:接近天黑时。浑:还是。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yūn)半掩交河戍。
缭绕:回环旋转的样子。铁关:铁门关,故址在新疆境内。氛氲:浓厚茂盛的样子。交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戍:戍楼。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1
2、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38-239
3、彭国忠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24-326

这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九,是一首送别之作。在这首诗中,“云”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也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火山”二字首先刺激人的审美欲望,把人的注意力拉引到辽远壮阔的塞外。此诗前四句连贯而下,以让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把火山火云推到人们面前。一二句都以“火山”开头,第三句以“火云”起始承接第二句尾,三句中凡四次出现“火”字,描写的笔锋在“山”“云”上腾挪,让人感到诗人在这种奇异的现象面前兴奋不已。“满山凝未开”从正面具体展现火山云的外观,主体感强。“飞鸟千里不敢来”紧接着从侧面渲染这外观的奇异可惧。火山云的形象便鲜明突出。夸张中已为下文送人经过火山做了铺垫。

前四句是大笔勾勒,目的在于让人得到火山云的总体印象。次四句笔锋一顿,转写火山云的动态。“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说这些火山云早上刚被风吹散,傍晚又随雨重新聚集起来。同“满山凝未开”的厚重浓浊相比,这种动态的云轻盈灵巧多了。“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两句互文,描写火山云远“侵”近“略”的威力。“斜”“半”分别点出火山云与铁关、交河戍的关系,从空间位置上烘托“吞”“掩”的气势。

既有静态的描摹,又有动态的刻画;既有时间的纵向变化,又有空间的横向展开。对火山云的描写便可告一段落,结尾二句自然归结到送别上来。第九句“火山”二字轻轻收束前八句,使得对火山云的描写实际上成了描写送别的环境背景,路途遥遥,行路艰难,——对行人的关怀之情全部包括在“迢迢”二字之中。最后一句不出现人,孤云独马的意象却让人想见军士塞外相别的独特场景,以及军人的骁勇剽悍。

诗人曾两次出塞,边疆的风沙草石和火山冰雪磨砺了他的意志,军中生活的粗犷豪迈锤炼了他的性格,所以他能临别不伤,通过歌咏塞外特有的奇丽不凡的景色为对方壮行。

参考资料:
1、彭国忠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24-326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火山云歌送别赏析

这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九,是一首送别之作。在这首诗中,“云”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也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火山”二字首先刺激人的审美欲望,把人的注意力拉引到辽远壮阔的塞外。此诗前四句连贯而下,以让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把火山火云推到人们面前。一二句都以“火山”开头,第三句以“火云”起始承接第二句尾,三句中凡四次出现“火”字,描写的笔锋在“山”“云”上腾挪,让人感到诗人在这种奇异的现象面前兴奋不已。“满山凝未开”从正面具体展现火山云的外观,主体感强。“飞鸟千里不敢来”紧接着从侧面渲染这外观的奇异可惧。火山云的形象便鲜明突出。夸张中已为下文送人经过火山做了铺垫。

前四句是大笔勾勒,目的在于让人得到火山云的总体印象。次四句笔锋一顿,转写火山云的动态。“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说这些火山云早上刚被风吹散,傍晚又随雨重新聚集起来。同“满山凝未开”的厚重浓浊相比,这种动态的云轻盈灵巧多了。“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两句互文,描写火山云远“侵”近“略”的威力。“斜”“半”分别点出火山云与铁关、交河戍的关系,从空间位置上烘托“吞”“掩”的气势。

既有静态的描摹,又有动态的刻画;既有时间的纵向变化,又有空间的横向展开。对火山云的描写便可告一段落,结尾二句自然归结到送别上来。第九句“火山”二字轻轻收束前八句,使得对火山云的描写实际上成了描写送别的环境背景,路途遥遥,行路艰难,——对行人的关怀之情全部包括在“迢迢”二字之中。最后一句不出现人,孤云独马的意象却让人想见军士塞外相别的独特场景,以及军人的骁勇剽悍。

诗人曾两次出塞,边疆的风沙草石和火山冰雪磨砺了他的意志,军中生活的粗犷豪迈锤炼了他的性格,所以他能临别不伤,通过歌咏塞外特有的奇丽不凡的景色为对方壮行。

展开

这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九,是一首送别之作。在这首诗中,“云”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也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前四句“火山突兀赤亭口”至“飞鸟千里不敢来”,是大笔勾勒,目的在于让人得到火山云的总体印象。“火山”二字首先刺激人的审美欲望,把人的注意力拉引到辽远壮阔的塞外。此诗前四句连贯而下,以让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把火山火云推到人们面前。一二句都以“火山”开头,第三句以“火云”起始承接第二句尾,三句中凡四次出现“火”字,描写的笔锋在“山”“云”上腾挪,让人感到诗人在这种奇异的现象面前兴奋不已。“满山凝未开”从正面具体展现火山云的外观,主体感强。“飞鸟千里不敢来”紧接着从侧面渲染这外观的奇异可惧。火山云的形象便鲜明突出,夸张中已为下文送人经过火山做了铺垫。

中间四句“平明乍逐胡风断”至“氛氲半掩交河戍”,笔锋一顿,转写火山云的动态。“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说这些火山云早上刚被风吹散,傍晚又随雨重新聚集起来。同“满山凝未开”的厚重浓浊相比,这种动态的云轻盈灵巧多了。“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两句互文,描写火山云远“侵”近“略”的威力。“斜”“半”分别点出火山云与铁关、交河戍的关系,从空间位置上烘托“吞”“掩”的气势。既有静态的描摹,又有动态的刻画;既有时间的纵向变化,又有空间的横向展开。

最后两句“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对火山云的描写便可告一段落,自然归结到送别上来。第九句“火山”二字轻轻收束前八句,使得对火山云的描写实际上成了描写送别的环境背景,路途遥遥,行路艰难,对行人的关怀之情全部包括在“迢迢”二字之中。最后一句不出现人,孤云独马的意象却让人想见军士塞外相别的独特场景,以及军人的骁勇剽悍。

此诗紧紧围绕火山云着笔,反复渲染,雄奇大气,十分豪壮,可谓西北边塞风光的传奇写照。

 

折叠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即景命篇,咏云送人之作。岑参曾两度出塞,前后在边塞生活了6年,善于描写边塞瑰丽风光。火山奇观让人惊叹,山上之云更是奇峭壮丽。好友东归,以塞外奇景为对方壮行,临别不伤,别有一番风情。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岑参,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武威,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卒于成都。其诗长于七言歌行。所作题材广泛,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有《岑嘉州诗…详情

火山云歌送别原文,火山云歌送别翻译,火山云歌送别赏析,火山云歌送别阅读答案,出自岑参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16474.html

诗词类别

岑参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韩国性感女主播热舞跑男团baby啊好大迪丽热巴多人运动天涯电影明星最火女明星枪神纪烈焰性感图女星漂亮排行榜100名迅雷下载ios 版本关晓彤鹿晗领证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