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游赏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南歌子·游赏原文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南歌子·游赏拼音解读
shān méi liǎn
tóng zuì yǎn liú
yóu rén dōu shàng shí sān lóu
xiàn zhú 西 chuī yáng zhōu
shǔ lián chāng chù
qióng dǎo zhōu
shuí jiā shuǐ diào chàng tóu
shēng rào shān fēi wǎn yún liú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

参考资料:
1、郑竹青、周双利.《中华诗词经典》:学习出版社,2011年:第2407页
2、上官紫微.《宋词三百首》: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年:第68页

山与歌眉敛(liǎn),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xiàn)竹西歌吹、古扬州。
游人:指游玩的人。出自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桥上游人夜未厌,共依水槛立风檐。十三楼:宋代杭州名胜。竹西:扬州亭名。本句意谓杭州十三楼歌唱奏乐繁华,不必再羡慕前代扬州的竹西了。扬州:淮河以南、长江流域东南地区,《周礼》称东南曰扬州。

菰(gū)黍(shǔ)连昌(chāng)歜(chù),琼(qióng)彝(yí)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菰黍:指粽子。菰,本指茭白,此指裹棕的菰叶。昌歜:宋时以菖蒲嫩茎切碎加盐以佐餐,名昌歇。琼彝:玉制的盛酒器皿。玉舟:玉制的酒杯。水调唱歌头:即唱水调歌头。

参考资料:
1、郑竹青、周双利.《中华诗词经典》:学习出版社,2011年:第2407页
2、上官紫微.《宋词三百首》: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年:第68页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眼。然而,此词虽以写十三眼为中心,却也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运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同时,对比手法的运用也为此词增色不少,词中十三眼的美色就是通过与竹西亭的对比而突现出来的,省去了很多笔墨,却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移情手法的运用也不可小看。作者利用眉峰与远山、目光与水波的相似,赋予远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创造出“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艺术佳境。晚云为歌声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种移情,耐人品味。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是说作者与同伴面对旖旎的湖光山色,尽情听歌,开怀痛饮。歌女眉头黛色浓聚,就象远处苍翠的山峦;醉后眼波流动,就象湖中的滟滟水波。接着补叙一笔:“游人都上十三眼。”意即凡是来游西湖的人,没有不上十三眼的,此一动人场面就出现在十三眼上。为了写出十三眼的观览之胜,作者将古扬州的竹西亭拿来比衬:“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这里说只要一上十三眼,就不会再羡慕古代扬州的竹西亭了,意即十三眼并不比竹西亭逊色。据《舆地纪胜》记载:“扬州竹西亭在北门外五里”,得名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竹西亭为唐时名胜,向为游人羡慕。

过片以后,极写自己和同伴于此间的游赏之乐。“菰黍连昌歜”,“菰黍”即粽子。“昌歜”为宋代一种食品。句意为他们宴会上食用的食品,材料普通而精致味美。“琼彝倒玉舟”,“彝”为贮酒器皿,“玉舟”即酒杯,句意为漂亮的酒壶,不断地往杯中倒酒。综上二句,意在表明他们游赏的目的不是为了口腹之欲,作烹龙炮凤的盛宴,而是贪恋湖山之美,追求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最后则以描写清歌曼唱满湖山作结:“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水调,相传为隋炀帝于汴渠开掘成功后所自制,唐时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水调歌头即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此二句化用杜牧《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但更富声情。意思是不知谁家唱起了水调一曲,歌喉宛转,音调悠扬,情满湖山,最后飘绕着近处的碧山而去,而傍晚的云彩却不肯流动,仿佛是被歌声所吸引而留步。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南歌子·游赏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眼。然而,此词虽以写十三眼为中心,却也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运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同时,对比手法的运用也为此词增色不少,词中十三眼的美色就是通过与竹西亭的对比而突现出来的,省去了很多笔墨,却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移情手法的运用也不可小看。作者利用眉峰与远山、目光与水波的相似,赋予远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创造出“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艺术佳境。晚云为歌声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种移情,耐人品味。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是说作者与同伴面对旖旎的湖光山色,尽情听歌,开怀痛饮。歌女眉头黛色浓聚,就象远处苍翠的山峦;醉后眼波流动,就象湖中的滟滟水波。接着补叙一笔:“游人都上十三眼。”意即凡是来游西湖的人,没有不上十三眼的,此一动人场面就出现在十三眼上。为了写出十三眼的观览之胜,作者将古扬州的竹西亭拿来比衬:“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这里说只要一上十三眼,就不会再羡慕古代扬州的竹西亭了,意即十三眼并不比竹西亭逊色。据《舆地纪胜》记载:“扬州竹西亭在北门外五里”,得名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竹西亭为唐时名胜,向为游人羡慕。

过片以后,极写自己和同伴于此间的游赏之乐。“菰黍连昌歜”,“菰黍”即粽子。“昌歜”为宋代一种食品。句意为他们宴会上食用的食品,材料普通而精致味美。“琼彝倒玉舟”,“彝”为贮酒器皿,“玉舟”即酒杯,句意为漂亮的酒壶,不断地往杯中倒酒。综上二句,意在表明他们游赏的目的不是为了口腹之欲,作烹龙炮凤的盛宴,而是贪恋湖山之美,追求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最后则以描写清歌曼唱满湖山作结:“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水调,相传为隋炀帝于汴渠开掘成功后所自制,唐时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水调歌头即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此二句化用杜牧《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但更富声情。意思是不知谁家唱起了水调一曲,歌喉宛转,音调悠扬,情满湖山,最后飘绕着近处的碧山而去,而傍晚的云彩却不肯流动,仿佛是被歌声所吸引而留步。

展开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

上片以十三楼为主线,写词人欢饮和游人玩乐。起首“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写景状事,将楼边景物与游人之宴饮融为一体,极有趣味。作者采用移情手法,既写湖光山色之美妙,又暗含宴饮之欢乐。“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继续渲染盛况。作者写只要游人一登上十三楼,就不会再羡慕游览扬州竹西亭的唐人,虽未直接描写十三楼,其壮丽景观却呼之欲出。

下片以“歌声”为主线,继续写游乐“菰黍连昌歇,琼彝倒玉舟”写宴饮的酒食,衬托宴席的欢乐氛围,写游人尽兴之趣,隐含在湖光山色里心神俱醉,放浪形骸之意。“谁家水调唱歌头”,写在宴会上听人唱《水调歌头》曲。这歌声极其悠扬,“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在湖泊山峦之间缭绕不绝,就连傍晚的云霞都久久不肯散去,好像也被歌声吸引了一样。“眉峰与山” “眼波与水”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成就了“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绝妙境界,富有诗情画意。该词中比喻、拟人、对比之手法处处皆在,却化于无形,全词通畅绝妙、浑然天成。

此词虽以写十三楼为中心,却也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运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

折叠

创作背景

公元1090年(元祐五年),词人到杭州担任知州。在此期间词人游山玩水。端午节时词人与他的友人游览了杭州名胜十三楼,为了记录自己的游玩过程以及感受,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详情

南歌子·游赏原文,南歌子·游赏翻译,南歌子·游赏赏析,南歌子·游赏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1186.html

诗词类别

苏轼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iphone最新版迅雷下载明星换脸视频影院明星合影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迅雷下载视频中国明星大全男磁力猫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