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采花 - 李白写美女王昭君抒怀才不遇
-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王昭君出塞(于阗采花古诗配图)
『翻译』
西域于阗国的选美之人,自以为胡地的美女与汉地的美女是相差无几的。
但是,自从明妃王昭君出塞入胡之后,胡地的美人与王昭君相比,许多人都羞惭得无地自容。
要知道汉地向来是以出美人而着名的,胡地中根本没有美人可与之相比。
可叹是图画能使美者化丑,丑者变美,因此才使绝代佳人远嫁异域,无盐这样的丑妇反而得居深宫。
自古以来就是蛾眉遭受嫉妒,导致王昭君这样明眸皓齿的美人葬送在漫漫胡沙之中。
『赏析』
《于阗采花》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创作的一首诗,当时李白被谗见疏,被“赐金还山”,离开长安以后因心情苦闷,故有此牢骚不平之作。全诗引汉元帝时宫女王昭君的故事为喻,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李白自己不遇明君(怀才不遇)、未受唐玄宗重用的愤懑,讽刺了社会贤佞不分的丑恶现象。全诗十句六十二字,前六句用铺垫的手法写王昭君的美貌,后四句议论媸妍颠倒的不合理现象,“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两句,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强烈愤慨。
『古诗寓意』
《于阗采花》这首诗借美人遭嫉、埋没胡沙,丑女受宠、立为后妃,媸妍颠倒的现象,喻有才之士遭嫉贬斥,无能之辈反被重用。全诗可分两段。前六句叙事,用铺垫的手法写明妃的美貌。后四句议论,指出媸妍颠倒的不合理现象,为太白自叹遭谗被斥。
诗人以极深的爱慕之情赞扬了王昭君之美丽:以人比花,花人相似;以汉地、胡地对比,则“胡中美女多羞死”,“胡中无花可方比”。“胡中美女多羞死”及“胡中无花可方比”两句反映了诗人思想上的偏见,但这里为的是强调昭君之美,且诗的落脚点不在这里,而是在下文:即像王昭君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女,本应让她去其相称的去处,可是事情恰恰相反,却被恶人陷害,“埋没胡沙”,像战国时齐国无盐地方的丑女(名钟离春)那样丑陋,竟至“翻在深宫”。所以诗人又以极为愤怒之情,谴责了妍丑不分、黑白倒置那种极不公平的社会现象。黑白倒置,才华出众之人处处受制,钻营谄媚之辈步步高升,诗人对此是有深刻体会的。因此,诗中所鸣的不平,在极大程度上也是诗人个人怀抱的抒发。
当时宦官、军阀以及朋党,无不是一手遮天,认钱认势不认人,他们毫无人格,毫无人性,排斥异己,压制有才能的人。诗人李白就是被排挤、被压制的一个。诗末“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两句,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强烈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