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名臣袁可立:刚正不阿,清廉公正,有胆有识有奇谋
-
袁可立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帝,为“四朝元老”之臣,诰“五世恩荣”之赏。为官不阿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清官廉吏和抗金名臣,曾策反努尔哈赤姻婿刘爱塔。清兴“文字狱”,其传记和著作遭禁毁。
他本人刚正不阿,清廉公正,是难得的清官廉吏,入苏州名宦祠,与白居易、司马光、文天祥、况中、海瑞等人并立。
万历十九年,袁可立出任七品苏州府推官,上百辩雪太守石昆玉的冤,斗倒四品应天巡抚李涞。
万历二十二年,袁可立就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当地百姓哭送百里不绝。
一天,袁可立巡视北京西城,遇到皇帝身边的红人仗势杀人,百官皆不敢问,袁可立重捶抵罪,将弄臣的罪行张榜于五都衢。不久便有人持重金至袁可立门上,袁可立勃然大怒道:“杀人者死,朝廷法也,即弄臣顾可脱乎?吾知有三尺,不知弄臣”。
然而,皇帝绕过内阁直接下中旨豁免弄臣作奸犯科的罪行。
但袁可立并没有给皇帝留面子,毅然抗旨坚持将弄臣正法于市。万民呼“袁青天。
自袁可立巡城,无论皇亲国戚或朝中大僚,凡有贪纵不法,袁可立皆一并弹劾论处。亲自审理案件,理雪伸冤,惩治奸吏无数。一时京城“贵戚敛手”,但由此触怒权贵,为日后的罢官埋下了祸根。
1595年9月,北京景德门遭雷击,当时皇帝宠信后宫,弄权误国,朝纲废弛。袁可立上疏针砭时弊,矛头直指皇帝,皇帝触怒,袁可立被罢官回籍,这段时间长达二十六年之久,朝中大臣为袁可立鸣冤者十数年不绝,史称“震门之冤”。
直到泰昌元年(1620),袁可立才沉冤得以昭雪,任尚宝司司丞,历太仆寺少卿,升左通政。
天启二年(1622)四月十四日,加左通政袁可立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等处地方、备兵防海、赞理征东军务”。他上任后,锐意规划,整肃军纪,设置水军,修造战舰,沿海设置炮台,亲自主持水军练习陆战,练兵用戚继光“水军先习陆战”之法,使登莱武备大为增强,成为辽东前线的可靠后方,士气为之大振。数年之间,努尔哈赤不敢犯境。
袁可立抚登三载,厉兵秣马,积有战船四千艘,组成了一支五万余人的水陆师军队,与枢辅孙承宗、侍郎毕自严戮力策应,形成“百里棋布,鼎足传烽”的犄角之势,确保了明朝沿海疆域一带的平安,并大大牵制削弱了后金对明山海关一带的战斗力。袁可立拓地筑城,招集流民,步步向前推进海上防御,使具有雄才大略的努尔哈赤就地蜷缩无以西窥。在袁可立的治下,可以看到“峰顶通望处,逐设烟墩。屯田农幕,处处相望。商船战舰之抛泊近岸者,不知其数”的繁荣整饬景象。
天启三年二月,袁可立设奇策策反努尔哈赤的姻婿刘爱塔。尽管后来由于阉党迫害导致袁可立的离任而使这一诱降计划受阻,但刘爱塔还是在崇祯初年归顺明朝并最终战死疆场,这是明清战争史上明朝诱降满清级别最高的将领。
袁可立负责节制两镇(登州和东江),他运筹帷幄,指挥大将军沈有容、节制悍将毛文龙多次挫败后金对明朝沿海一带的侵扰,取得了夜袭金州等一系列大小战役的胜利。袁可立为了向前推进沿海防御,曾多次替毛文龙向朝廷募兵请饷。由于袁可立对武将的重视,遭到当权者不满,由此也遭到一些保守派官员的反对和非议。
后来袁可立奉旨核查毛文龙的战报和军饷,由此又为毛文龙所忌恨。当时朝中阉党横行,毛文龙令人多方诋毁袁可立,袁可立七次上疏辞官。袁可立是唯一从大局出发长时间有效支持毛文龙的登莱巡抚,他御文龙多得牵制之功,毛文龙的主要战绩和荣誉都是在这一时期取得的。袁可立辞官后,毛文龙无人能御,同时也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者。
一年后,边事告急,袁可立再入兵部,与阉党终日周旋,后因反对“吊孝议和”被迫致仕。又三年,毛文龙被袁崇焕矫诏杀害,仅三个月就发生兵临北京城下的己巳之变,又三年,失去主帅的毛兵部卒发动登莱兵变,袁可立苦心经营的登莱防务彻底崩溃。
1633年10月11日,心力交瘁的袁可立薨逝于睢州。皇帝谴使至睢州祭葬,首辅孔贞运亲为墓铭。
袁可立和况钟、海瑞、于成龙、林则徐等崇祀苏州府名宦祠和山东登州府名宦祠,既是明清两代众多苏州府推官中唯一入祀的一位,又是明代登莱十四任巡抚中唯一被列入登州名宦祠进行特祀的一位,并入家乡的睢州乡贤祠春秋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