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凪的见鬼生活

原标题:凪的见鬼

嗨,又是我,踢踢。

新的安利从一位最近挺火的日剧女演员——黑木华说起。

前阵子霸占屏幕的日剧《凪的新生活》让女主演黑木华迅速获得网络各大公号和大V的头条文章各种这种意图不明的夸奖(?),什么“凭借普通长相俘获人心”“日剧圈最被低估女演员”之类。

无语。

日本女演员不是只有新垣结衣和石原里美。不仅是日本,其他地方都有着特色鲜明,并且自体发光中的创作者和表演者们,只是我们看不到他们而已。

无知≠不知道或不认识,无知=不去知道和不去认识。

这次安利的作品里,除了黑木华,更值得关注的是——

《赤鬼》(2014)

编剧:野田秀树

导演:中屋法敷仁

首演年份:1996年

首演地点:东京

字幕:詹慕如

更值得关注的是本作编剧,野田秀树,1955年,是一位编剧、导演、演员,现在还是多摩美术大学的教授。是日本小剧场运动“第三世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野田的父亲是位文学爱好者,给孩子留下了一柜子书。1972年,正在读高二的野田为了放学后晚点回家加入了学校的戏剧社,闹着玩地写出了他的处女作「アイと死をみつめて」(暂译:凝视爱和死亡),意外获得好评。

语文老师看到了他的才能,请求朋友清水邦夫(剧作家,蜷川幸雄早期的金牌搭档)给野田赠送剧本,野田就这样顺利地开启了戏剧之路。

野田奉父母之命进入东京大学法律专业学习,但他对戏剧的热爱越烧越旺,最后和同学成立剧社“梦之游眠社”,之后更是成为日本超人气剧团。确定了自己对戏剧的热爱,他退了学更加坚定地在戏剧之路上前进。

1983年,凭借《野兽降临》野田获得了有“新人剧作家登龙门”之称“岸田国士戏曲赏”(日语中的戏曲不仅指传统戏曲),风头一时无两。剧团在92年成立十周年的公演时,更是创下了一天观众数达到两万九千人的记录。

同年,野田却急流勇退,解散了“梦之游眠社”,到伦敦求学。回来后重新组建剧团“野田地图(NODA MAP)”。首演于96年的《赤鬼》就是“野田地图”的代表作。2014年的《赤鬼》由中屋敷法仁导演,作为剧场关闭的纪念演出在青山圆形剧场上演。

在日本民间传说中,“鬼”(日语读作“ONI”)是一种力量强大又凶残的妖怪,主要有红、黑、青三种颜色。它们以人为食,身材高大、青面獠牙,长有犄角,毛发旺盛,常把虎皮围在腰间当遮羞布,狼牙棒当武器,多是魔王手下的小卒。

《赤鬼》从中汲取灵感,讲了一个关于“种族歧视”的故事。

一对孤儿兄妹住在渔村里,妹妹长得漂亮,漂亮得是“男人看见就想上”的类型;哥哥是个痴儿。比起愚钝的哥哥,妹妹更不受人待见,总是被称呼“那女的”。

一天有村民看见了一个高大还满脸是毛的,不通人语的“怪物”。他们下意识地感到了恐惧,传闻一传十十传百,从开始的脸上长水泡的小妖怪(化け物),变成了一边“喊着我要吃掉你”一边把人咬碎的“鬼”。

妹妹在野外碰见了“赤鬼”,她发现对方是想要水喝,而不是吃人。喝完水,“鬼”还紧紧拥抱了妹妹。

“那女的”和“鬼”接触了的事情瞬间传遍了村子,大家都说“‘那女的’惹来了赤鬼”。此时一直对妹妹有意思的男生,水银,来到兄妹家里唠嗑,跟着妹妹的赤鬼也出现了。

▲ 儿童故事《哭泣的赤鬼》中,青鬼为了让赤鬼交上朋友,不惜牺牲自己。

三人以为要被吃掉,乱成一团,努力和这只“鬼”交流以保命。在大家以为妹妹要被吃掉的时候,“鬼”却吃掉了水银手中的花。

三人以为赤鬼以花为食,但白痴哥哥把这事讲错成“赤鬼要吃掉妹妹”,让村民更加慌乱。

不久,村民和长老说孩子被赤鬼掳走,长老向水银求助。水银献计用鲜花引诱赤鬼,并把成功把赤鬼捉住。

可是没人敢从赤鬼手中拿回婴儿,于是又推妹妹去交涉。妹妹要求村民承诺,只要对方送回婴儿就绝不伤害赤鬼。

婴儿送回来了,村民却毁约,扬言要烧死赤鬼。水银和哥哥曾设法缓和村民情绪,可是,村民最后决定斩草除根,既然“那女的”站在怪物那边,那就一并处死就好了。

水银带着哥哥就去偷船救人。白痴哥哥只采了一堆鲜花就上船,没有人吃的食物。本就虚弱的赤鬼很快死了,妹妹也渐渐失去了意识,等到她醒来的时候,三人已经被救起来了。

▲ 演员扮演一尊望乡的雕塑来表现赤鬼的死亡,让我印象深刻到爆啊。

但是妹妹在被救起来的两天后就跳海自杀了。因为她知道了在船上迷迷糊糊吃下的,并不是水银说的鱼翅,而是赤鬼。

这是野田较早的作品,主题不算新鲜:以语言不通为代表的偏见让人吃人。

现在也有人认为赤鬼可能是漂流到日本的欧洲白人,身材高大,毛发旺盛,装束上有犄角一样的装饰。故事也处处暗示“赤鬼”是人:讲英语、画精美的壁画

▲ 这里还暗示了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人”,北海道原住民对抗本州捍卫独立也是一段血泪史。

还引用了马丁·路德金的演讲”I Have A Dream”,都在暗示着“种族歧视”这一主题。

妹妹自杀也是“被吃掉”了,她和村民讲同一种语言,却因为美貌饱受无端的敌意。语言不通的赤鬼反而让她感到轻松自在。吃下赤鬼的肉,相当于自己扼杀自己的希望,就选择了死亡。

主题不新鲜,但舞台编排够酷。青山圆型剧场就一个圆形的舞台,观众席360度环绕舞台。《赤鬼》没有传统的舞美背景,全剧七个演员用肢体和语言表现了整个故事。这就是舞台的魅力,充满着想象力和创造力,除了看故事,还可以创作者是如何在时空限制里将2D转为3D

虽然这个版本不是由野田执导,但中屋也排出了一个非常野田的作品:演员永远在快速移动。

妹妹从屋子走到野外散步,相当于切换场景了,演员用肢体完成了。

赤鬼被搬到场边,接着糊里糊涂走上台,被其他演员运到妹妹面前。疲惫的赤鬼可能是连滚带爬地来到妹妹跟前,也像是上天的安排,一切关乎感觉,非常野田。

请在WiFi的环境下欣赏

而且,本子不仅扎实还充满了野田式的“文字游戏”(言葉遊び)。和三姑的不同,野田的文字游戏老老实实地服务文本,不单单为了抖机灵(没有说三姑不好的意思)。

水银游手好闲,整条村子就他一个不打鱼,天天跑到兄妹俩面前表演满嘴跑火车。三人聊到岸上的漂流瓶,水银认为漂流瓶里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变得价值连城。妹妹叫哥哥不要搭理他,因为他“嘘っぱちばかりさ(总是胡说八道)”,“嘘”意为谎言,读音写作USO。

水银顺着“USO”,给自己来了个辩解。天上飞的是UFO(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不明飞行物体,那么水里的就是不明游泳物体Unidentified Swimming Object,简称USO。

UFO都可以价值连城,为什么USO不可以?一语双关,顺便带出了水银聪明、嘴皮子了得,还贱贱的人物形象。

再来一个。水银让可以和赤鬼沟通的妹妹询问赤鬼,他的国家是不是在海的对面(海の向こう)。「向こう」意思是“(眼前的)对面”,含糊一点就是中文里的“那边”。对于一个岛国来说,海的对面是啥,就是未知。对于这个未知,水银感到好奇,而村民感到恐惧。

如果没有,水银的对面就会没有意义,所以他后来才会偷船,除了想救下妹妹,他还想看看赤鬼的同伴,这是他的“对面”,是好奇。

白痴哥哥问道“鬼”会不会没有“对面”,妹妹很直接地回答,不会的,是人总会有一个要展望的前方。

这呼应着妹妹另外一句剖白:“我虽然嘴上总是说着绝望,但从不曾绝望过”。

当妹妹最后发现自己吃了赤鬼,最后的希望破灭,自然就走向了自我毁灭。

在《赤鬼》里,野田的文字游戏都扎根在人物动机里,然后像棵树一样,长出我们看到的枝叶,就是那些文字。

这个中间出现的“对面”(向こう),之后贯穿着整个故事。

哥哥最后一段台词,将潜藏在日本岛国意识里,和对航海家同样意味着未知的“对岸”;妹妹心中象征净土“对岸”,以及白痴哥哥看到普通意义上的“对岸”全部串在一起。这也是全剧最后一段台词,我就顺手拿来当这次的结尾了——

それでも僕が絶望しないと思います。

但我想我不会绝望,

今日はこの浜に海の向こうから何か流れ着いているからです。

因为今天从海的对面,一样会有东西漂到这海边。

僕が息を吸うと、海の向こうは浜に打ち寄せてきます。

每当我吸一口气,海的对面就会更接近这海边。

僕が息を吐くと、海の向こうは浜から沖にかえっていきます。

每当我吐一口气,海的对面就会回到海上。

僕が海の向こうといっしょに息をしています。

我和海的对面一起呼吸着。

そして、その海の向こうには、

而在这大海对面,

妹の絶望が沈んでいます。

沉着妹妹的绝望。

参考资料:

1.公演情報,野田地図https://www.nodamap.com/

2.赤鬼ー差別なき世へのあてなき航路を探して,石本秀一,高校生劇評グランプリ

3.Interview野田秀樹,Kyoko Iwaki,ARTicle

4.劇場空間にみる日常と非日常の接点: 野田秀樹の近作から,お茶の水地理学会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