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非遗传承人齐聚,咱河南传统文化再也不会失传了

原标题:非遗传承人齐聚,咱河南传统文化再也不会失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河南曾诞生了数不清的文明元素。但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原本大放异彩的中原文化逐渐被人遗忘。现代文化下的精神缺失,让不少传统文化丧失了其生存的土壤。这个十一,建业中原文化小镇之樱桃沟足球小镇邀请了40位非遗传承人齐聚足球小镇。小镇和非遗传承人,这二者能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初白丨文

1

一门手艺的消失

就代表着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消失

抖音上有位名叫“油纸伞大师”的手艺人,发视频说,油纸伞不仅仅是拍照的道具,它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来都是靠它遮风挡雨的。一淋雨就破的,都是偷工减料的。

他将制作油纸伞的过程拍成一系列短视频,让年轻人对传统的油纸伞制作有了更深的了解,此举让他的油纸伞从滞销变成了供不应求。

如今,他的粉丝已经有一百多万,也就是说,这一百多万人都在关注着油纸伞文化。

油纸伞大师是幸运的,他热爱的手艺没有在自己的手里消失。当然,并不是所有手艺人都像他一样幸运。

前年,一部叫做纪录片《寻找手艺》在全网爆火,豆瓣评分8.9。三个纪录片的外行,行走大半个中国,寻找拍摄了199名手艺人。

豆瓣网友Bacon在《寻找手艺》下这样评论:“一门手艺的消失,就代表着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消失。”

这话一点儿都不过分。

如果你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留住民间艺术,不妨细细读一读《寻找手艺》的导演张景在B站写下的这段话:

“这些智慧让中国得以延续数千年。也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中国,远远不止你身边经常看到的那些。”

当今,即便不乏油纸伞大师和张景们的努力,但非遗的现状仍然不太乐观。

2010年,河南出炉了一份《非遗普查工作报告》。该报告显示,剪纸、编织、石刻等少数几种民间美术工艺有一定的市场,但大多没有形成规模,多数已后继乏人并濒临灭绝。

民间文学、舞蹈、曲艺则受到了现代媒体和经费短缺的冲击,备受冷落,濒临灭绝。

可即便是“有一定市场”的工艺美术又能怎样?

2013年,国家级非遗方城石猴项目传承人王国庆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把在外打工的儿子召唤回来,学习雕石猴。

王国庆介绍石猴

此举实属无奈,但王国庆也实在舍不得手艺断送在自己手里。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1082人。

其中,80岁以上的107人,70~79岁的237人,60~69岁的287人,40~59岁的444人,40岁以下的只有7人;平均年龄63.29岁。

王国庆的儿子王亚楠也毫不避讳:“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这个了。”

很难想象,当这批平均年龄63.29岁的手艺人日渐离去,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是不是就没了?

2

下载一部1.2G电影仅需8秒的5G时代

耗时耗力的非遗还有存活的土壤吗?

王亚楠说的也的确是实情。在石猴这个行当里,40岁以下的只有王亚楠自己。

非遗,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能说出的两个字,在传承人手里,都是要付出半辈子的活儿。

任鹤林,第五批国家级木版年画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相比这个名头,他“年画斗士”的诨号在业界叫得更响。

任鹤林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授业于著名版画家刘铁华。并在随后的工作中与年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任鹤林制作年画

30多年来,任鹤林一直在为年画的正本清源而来回奔走,在他的努力下,终于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年画起源于开封。

2000年,50岁的任鹤林第一次拿起刻刀。

十九年时间里,任鹤林苦心挖掘、收集,用刻刀一笔一画地复制出开封乃至中原地区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年画精品300余件,工作量之大超乎常人想象。

任鹤林雕版

他也把自己从一个文化学者,变成了全国最顶尖木版年画雕刻艺人。

在一次文化交流活动中,他们看到剪纸艺人两三分钟便能剪出一幅作品,十分羡慕。反观木版年画,一套版最少三天才能完成。

他自己叹了口气:“那得一刀一刀刻啊!”

下载一部1.2G电影仅需8秒的5G时代,有多少人有耐心等三天呢?况且,现在人也不贴门神了。

泥泥狗,是淮阳荣誉出品的上古神器,传说是伏羲女娲这抟土造人留下的。泥泥狗也叫陵狗,是给太昊守陵的神狗。

流传了6500余年的淮阳泥泥狗,却在当代面临断代危机。

张华伟作品

传承人张华伟说,时过境迁,因泥泥狗收入有限,不足以养家餬口,不少人为了谋生而无奈放弃制作,因外出打工收入更高。如今真正的泥泥狗传人不过区区十几位。

面对泥泥狗断代的危机,他忧心忡忡。

东西是好东西,这尊大神放在桌子上,怎么看都跟当代审美有点脱节。

张华伟走进校园

即便任鹤林开博物馆展出木版年画,即便张华伟走进校园把讲授泥泥狗知识提上日程,但终究人单力薄。

民间艺术品在回归民间和回归生活的路上还道阻且长。

3

一口气请来40位非遗传承人,

建业中原文化小镇为传统艺术和普通人

搭了一座怎样的桥?

2018年7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发布了《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通知》指出要以“非遗”为核心,带动“文化扶贫”,一举奠定了中国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主基调。

老早就致力于挖掘河南文化的建业集团已然嗅到了保护非遗的气息。毕竟,老胡不止一次提到过,要“挖掘、保护、传承和光大中原文化”。

2018年十一,郑州樱桃沟建业足球小镇开门迎客,这是一座集中原文化与运动体验于一身的小镇。

既然是运动主题,就得有场地。

你来小镇,可以在按照FIFA标准打造职业足球场地——足球公园踢球,可以在林下自行车骑行乐园——骑乐园骑行,还可以中芬合作项目北欧智乐园体验到北欧先进的运动休闲理念。

如果你认为小镇只有运动,那就错了。

建业大食堂,除了主打特色河南十八地市特色小吃、非遗名吃和传统豫菜,首次将传统手工作坊、乡土特产供销社,三不五时还有豫剧、喷空、皮影戏表演。

窑洞酒吧,秉承野奢、时间、光影、放松、自由的设计理念,既保留了窑洞原有的独特韵味,又巧妙结合现代元素,增加了精致感和舒适性。

小镇拉近了传统民间文化与普通人的距离,让我们知道,传统文化并没有走远。以至于开业仅仅七天,就接待游客超20万人。

更让人佩服的是,小镇的“节目单”经常更新。

今年九月初,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民运会,足球小镇策划了少林武术专场表演和杂技专场表演,56名工作人员身着少数民族服装录制视频,致敬运动会。

一周后的中秋节,美好生活中心门前又出现了一只直径5米的发光月亮和100只发光兔子。这组唯美的中秋主题,迅速占领了朋友圈。

今年十一,是足球小镇开园一周年的日子。建业请来了40位代表着河南各地文化的非遗传承人,上演一次非遗文化盛典,把非遗文化的魅力呈现给游客。

在十一当天,你还能在小镇欣赏到豫剧《美猴王》、曲胡《风情中原》和武当表演。

上文提到的任鹤林和张华伟老师都会来到现场,为大家展示木版年画和泥泥狗。

如果说开发小镇、给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平台是一种保护手段的话,那么支持年轻手艺人、文创产品的孵化就是建业的传承之心了。

这次请来的40位传承人里,有不少是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

比如信息技术专业出身的斜杠少女王玮,会给大家呈现布艺扎染之美。再比如90后非遗传承人李彦杰,用烙笔在葫芦上画出一个大千世界。

我相信,开业一年,接待游客约230多万的建业中原文化小镇樱桃沟足球小镇,一定能成为传统文化和普通人之间的强烈对接。让河南传统文化的落地生根,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力量。

这个十一,不妨赖在近郊,找回当下社会缺失的传统精神。

曾听到过腾讯马化腾在将腾讯未来的业务时说过:科技再发达,文化永远不可取替,甚至是科技越发达,文化的价值就越重要和凸显。非遗亦如是。

就冲它所赋予了我们的一种认同感与归属感,并且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地联系起来。

非遗,不会没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豫记·甄选河南好物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秘书微信

进入“豫记·河南好物群”,获取更多豫地风物。

(添加时请备注“豫地风物”)

THE END

欢 迎 投 稿

邮箱 yujimedia@163.com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salome1203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