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王蒙:这当然是激情岁月丨国庆节

原标题:王蒙:这当然是激情岁月丨国

今天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前的今天,著名作家王蒙曾以腰鼓队队员的身份亲历开国大典。今天我们分享一个王蒙先生在2018年回忆开国大典的故事,以及他在《当代》创刊二十周年时写的纪念文章,让他的文字带我们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祝愿广大读者朋友国庆节快乐。

1949年开国大典——“这当然是激情岁月”

王 蒙

1949年给我的第一个记忆,就是“哗啦”一下子,比钱塘江海潮都厉害——全是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大量革命歌曲,简直就像浪涛一样,涌进了每个人的生活,成为所有从1949年走来的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的共同记忆。

这当然是激情岁月。而激情岁月里最为光辉灿烂、让人难以忘怀的一件大事,便是开国大典了。那时我只有15岁,是个青年,以中央团校学员、腰鼓队员的身份参加了那场盛大的典礼。

10月1日一早,我和中央团校的其他学员便起床,开始集合、入场。和我们一起进入天安门广场的还有许多支群众队伍,无论是工人、农民、市民,还是学校的师生,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灿烂耀眼。

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30万人目光的注视下走上了天安门城楼,现场立刻欢声雷动。那时天安门广场有几十个高音喇叭,毛主席的声音便经由那些喇叭传递到广场四面八方、各个角落。那时广场上的我,听到的声音是接踵而来的一串,就像一台大规模的轮唱。我们都聚精会神地,用自己的全部器官和心智、头脑和感觉倾听了毛主席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一刻,所有人的激情都被点燃。

随后,阅兵式开始。看到那么多火炮、骑兵队伍与军容严整的步兵方队,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光荣,无限的自信,无限的骄傲与自豪。

不久,我们的腰鼓队也“登场”了,队员们身披一身彩绸,很是喜庆,鼓槌上拴着的红红绿绿的绸条也吉祥添彩。为了这次“出场”,我们已经进行了差不多一个月的腰鼓训练。腰鼓技术比较简单,节奏有“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和“咚咚吧咚、咚咚吧咚、咚咚吧咚吧咚咚吧咚”两种,笨拙如我者也未感为难。因为最要紧的不是繁复的腰鼓花样,而是表达出我们的一份喜庆的声音。

“毛主席万岁!”路过天安门城楼时,大家兴奋地向毛主席问好,腰鼓也打得更响亮了。毛主席满面笑容地看向我们,对着大家招手。

与阅兵、游行一样规模盛大的是晚上的焰火晚会,那是我一辈子头一回看到焰火。焰火熊熊,绚烂至极,仿佛照亮了整个北京城的夜空。

从1949年到现在,我见证了国家69年的成长与发展。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我想献上自己的祝愿:心思壮烈,事业艰难;千呼万唤,阔步阳关!

——选自搜狐号“中山国学堂”

-----

-----

延伸阅读

贺《当代》杂志

文丨王蒙

我至今记得《当代》创刊时的情景,三中全会,百废待兴,历经磨难的秦兆阳同志重返文坛,他,韦君宜还有孟伟哉等同志筹备了这本杂志。我的新时期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布礼》就是发表在它上面的。

二十余年,也是一番沧桑,文潮思潮商潮此起彼伏,风风雨雨,有时候也闹闹轰轰。这个叫苦,那个困惑,忽然哀鸣,时或大吼。处在这种状况下的《当代》,始终是有一定之规它坚持现实主义,坚持关注社会,坚持为人生而艺术,它走出了自己一条严肃和切实的道路,不恐慌,不闹腾,也没有什么花点子。

经受了考验,它是当今国中最受欢迎而又有自己特色的文学刊物之一。

近年我的“季节”长篇小说系列中的两部在出书之前先期发表在《当代》上,我多次提出长篇篇幅太长,不要在《当代》上占版面太多,杂志社的编辑同志仍然不厌其烦地向我解释说服,要我的长篇,并说他们看重这部系列的“史”的价值与长期效应。应该说他们有自己的掂量,他们的态度对于我的写作是个鼓舞。

祝《当代》长命百岁地办下去,愈办愈好。

二、建议《当代》发表作品时加深介入度,重点作品必有表态。采用编者按、短评短介指导阅读,传达信息。这点《当代》在做但还可增多。捕捉创作中的问题与进展,有所发现地探讨,是其所当是,非其所当非,有争议也不怕。这将更有利于打响作品、培养作者,使读者更多对《当代》发表的作品进行关注。

三、《当代》应是“静态”的刊物,又是“动态”的刊物。《当代》的重场戏应是长篇报告文学之类,这该稳定,就是“静态”。“动态”指的是刊物不能古板单调,“面孔”不变。《当代》近期除原来那些重点栏目外,又有不少新栏目出现,这种“动态”的变化很好,并不多占篇幅却使杂志生动活泼,红花绿叶相得益彰。“动态”即是有变化,不断给人“面目新”之感。

四、希望《当代》多在使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上下功夫。刊物多,有不可替代性的刊物才能生存发展。《当代》一是要多刊登富于独特性、有所创新和发现的稿件。独特的生活和思考,对生活独到的感情和发现应是吸引读者的要诀。别开生面的作品才有强大的不可替代性。二是应更多注意塑造典型人物的作品。近年小说出现不少新的写法,打的旗号同典型塑造有别,但还似乎都无法代替典型的价值。典型的感染力和典型之美是不可抹杀或忽视的。《当代》如在一年所发表的作品中推出一二个或二三个引起注意或议论的典型,将是很大的成功。

五、设立“人生回忆录”(包括采访录)栏。这栏稿件应使读者有强烈的真实感得到启示,扩大眼界,增进学识,帮助人们温习和体验历史让人们解悟人生哲理。把生活和人物剖开给人看,应是名家、学者及有特殊经历者的耐咀嚼的、非一般的、新鲜厚重有文学意趣的、立论灵敏的感性的人生回忆录。希望这栏成为《当代》有意识设立的在新世纪的特点特色名牌之一。

廿一世纪已在面前!为《当代》祝寿!祝《当代》办得更出色,创造更辉煌的历史!

作者简介: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现在居住在北京,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曾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与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约旦作家协会名誉会员等荣衔。2017年12月,王蒙《奇葩奇葩处处哀》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王蒙“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选自《当代》1999年3期

——本期微信编辑:孟小书

图片来自网络

即日起至10月8日,购买《满世界》享折扣及赠书,请点我!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