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第六次入围戛纳,贾樟柯新片跟每个人有关

5月19日,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第五日,影节日程中的第一个黄金周六,贾樟柯导演备受期待的新作《风流一代》终于登陆电影宫。


影片也在首映后收获了中外媒体的良好评价。不论是好是坏,这些评价都共同指出了贾樟柯在本片中的风格转变。



近几年来,贾樟柯的作品时而收获“自我致敬”这样的评价标签。然而,这种创作思路与其说是一种艺术上的懈怠,不如说更多包含的是一种自我整理、自我纾解与自我重构的渴望。


这种方法在《山河故人》《江湖儿女》中仍以各自独立的虚构方式实现。而在《风流一代》中,贾樟柯采取了更为坦诚且直接的姿态,大量调用自己以往作品中的素材,重新串联自己的电影宇宙。


贾樟柯走进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合作伙伴巴黎欧莱雅的采访间,与1905电影网进行独家对话


《三峡好人》《江湖儿女》……氛围如此熟悉的影像片段接连映入眼帘。它们有的是相同的片段,有的则是曾经废弃的素材。


在这些被搁置一旁的素材中,我们看到了那些经典之作背后,那个依然浩瀚而鲜活的潜在世界。它们以一种亲密却又陌生的形态,呼应着、补足着、再造着我们的电影记忆。


与此同时,他从影二十余年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下来的影像素材,也被大量拼贴式运用。在这些影像中,我们看到了中国老百姓的面容、姿态以及他们身处其中的生活空间、他们所留恋的物件。


赵涛走进戛纳国际电影节官方合作伙伴巴黎欧莱雅的采访间,与1905电影网进行独家对话


在摇摆的舞姿中,在歌唱的互动中,在穿梭来往不停歇的劳作中,在热水瓶、方便面、绿色雨靴中,甚至是在台式电脑屏幕上极其简陋的动画特效中,我们都看到了这种生活如何积蓄着一种扎根于这片土地中的坚韧能量。


所有这些片段,不管有多么粗粝、多么模糊、多么不精致,都被这个影像世界所包容。在充满诗意的叠化中,时间悄然飞逝;而每一段素材都共享着这种平等的生命力。



作为一部贾樟柯电影,我们自然也不能忽略他对流行音乐的运用。影片的大半部分堪称贾樟柯宇宙KTV豪华包厢。


除了他钟爱的叶倩文,我们也会循着这二十多年的时代轨迹,听到更多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它们不一定每一首都和影像所再现的时代完全契合,但却无一例外地精准捕捉到了其中浸润的生活特质。


影片的英文片名为Caught by the Tides。所谓潮水,既象征着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不断更迭变换的节奏,也在电影形式上表现为这些视听素材的组织方式。


一个个生活片段的碰撞衔接,是一种浪潮与浪潮的相遇;而一首又一首音乐的连绵,也同样如浪潮一般,相互分离又相互交融。



而被潮水所捕获的,是否就是贾樟柯的摄影机呢?它充满着自主性,在新旧的交替中不断尝试挖掘普通人的生活空间,带着一种审慎的温柔,凝视他们如此朴素、如此真实、如此动人的面庞。


但另一方面,是生活与时代的浪潮,包围了他的摄影机。这个广阔的世界,向创作者汹涌而来,哪怕有着再大的野心,也不可能完全穷尽其丰富性。


就好像影片海报上的那座雕塑。它有着仿佛直上云霄的运动感,仿佛要扬起周身的尘埃、震荡脚下的土地;但与此同时,它的状态也像是被气流与风暴托起。所谓风流之人,他们既抓住了时代机遇,成为与巨浪嬉戏的弄潮儿,也被时代所托举所倾覆,随时可能会跌落在浪里。



这种时代的精神境况,自然在由赵涛饰演的主角巧巧身上得到了完善的呈现。正如先前释出的影片简介所言:“一位中国女性如何沉默着经历了喧嚣的生活”。


此处的“沉默”并不仅仅是一个针对性格的形容词,也是影片中主角的实际表达方式:赵涛饰演的主角,几乎没有台词;而更多时候,语言往往通过黑白字幕卡来表达。



不论是曾经影片的素材,还是新拍摄的片段之中,主角都几乎仅仅以沉默示人。


但沉默绝不意味着没有情绪。或是徘徊等待,或是反复奋力挣脱,或是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神秘笑容,或是久别重逢后的相对无言……


在这些无可预期也无处可逃的人生际遇中,巧巧都被她的内心世界所充盈着。而在硕大如默片般的字幕卡中,语言所蕴含的情感能量也被进一步放大。


兴奋、悲苦、愤怒、绝望、释然,以及更多的隐忍,这些情绪极少单独孤立存在。它们总是混杂在一起,共享着演员赵涛的面容与肢体,甚至让影片的部分片段染上了一种怪诞色彩。



在已经释出的片段中,身着标志性黄色短袖衬衫的巧巧与一位古装青年在雨中相遇。起初,她的脸维持着一种谨慎的距离感甚至是轻微的敌意,也夹杂着无法掩饰的失落,因而她在这段对话中尚处于被动状态。


在向雨幕的一转头、一垂眼、一挑眉之后,她换上了一种仿佛机器人般的笑容;这种笑容让对方突然有些无所适从,从而让她在对话中占据主动。但这一笑容在僵硬了一会儿之后又缓缓消失,她的眼神骤然陷入空洞,渐渐闪起泪光。



假如将本片段放在影片的叙事语境中,这一段表演绝无生硬感可言。它既承接了前文中巧巧来三峡寻找爱人的故事,也与后面其他一些片段中的面部表情逻辑形成呼应。贾樟柯与赵涛一起,将这一片段中人物身处时代变迁与情感冲击中的陌异感,精准地表达了出来。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风流一代》称作一部关于面容的电影。放声大笑或是尴尬微笑的,凝重克制或沉默麻木的,人类的甚至是机器人的,残缺的或是完整的……每一种面容的形态都值得我们去铭记,因为他们都构成了我们的生命体验,也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标记物。


我们和贾樟柯电影中的人物一样,都置身于这种变化的生活节奏之中,也仍勉力尝试着在这种浪潮中接近并留住彼此。感谢贾樟柯的影像世界,让我们仍然拥有这种温柔的可能。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