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票房破6亿!事实证明:“抗日片”拍成这样,没人骂娘

最近爆火的韩国电影《破墓》,大家看了没?

本土观影人次超过1100万,总票房突破114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6亿。

属于韩国院线市场今年的最大“骄傲”。

可最近当它传入国内,网上却炸成了一锅粥。

有人嘲讽。

说片子里的这些捉鬼套路,都是咱们二三十年前玩剩下的;

就连电影里的很多风水文化,其实也都是源自中国。

有人则忙于“自省”。

这二三十年,咱们审查越来越严格,让韩国电影有了可乘之机。

现在就连这类题材,都被他们拍出了爆款。

这两派观点虽不一致,但指向的其实都是之前华语影坛盛极一时的僵尸片。

在上世纪80-90年代,林正英主演的僵尸片曾经风靡一时,不少作品至今仍是百看不厌的经典。

这其中的开山之作,就是1985年由刘观伟执导的《僵尸先生》。

这部在当年拿下2009万港元票房的小成本恐怖动作片,不仅成功塑造了“九叔”这个道士形象,还定义了茅山道士这一特殊职业的“工作性质”。

这一职业看似简单,实则藏着很多门道。

他们的日常工作包括:算命、卜卦、看风水、治丧、选吉日、合八字。

但他们也掌握着一些特殊技能,比如除妖、伏魔、捉鬼、赶尸。

在他们施法时,也会用到一些复杂的工具及法器,主要是香火、黄纸、墨斗、毛笔、木剑、铜钱剑、糯米、红绳、黑狗血、公鸡血。

他们通常还有着固定住所:义庄,也是赶尸人驻足的驿站和停放尸体的地方。

这些看似简单和廉价的服装、场景设计,为日后的僵尸类恐怖片的创作提供了参考。

而80年代僵尸恐怖片的影响力,甚至扩散到泰国、韩国等国家。

不过,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林正英的去世和香港电影的没落,“僵尸片”已经渐渐淡出国人的视野。

偶有几部作品比如2013年麦浚龙导演的《僵尸》,也只是昙花一现。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擅长“拿来主义”的韩国人偷师成功,捣鼓出一部部带着老僵尸片元素的作品,而且还能票房大卖。

《破墓》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作品。

影片导演张在现,对亚洲宗教和民俗文化,研究得挺深。

2019年他执导的《娑婆诃》,就使用了弥勒佛祖和四大天王等佛教元素,片名也是出自佛教经典《大悲咒》。

在《破墓》中,张在现更是“变本加厉”。

不只照搬了港式僵尸片中的那些小道具,还把“僵尸”直接搬运过去。

那这部令韩国影坛引以为傲的开年爆款,到底几分真,几分假?

01、《僵尸先生》和《破墓》一比,差别一目了然

首先,我们来看看《破墓》讲了什么故事。

专门为客户驱鬼辟邪的巫女李华林(金高银饰演)和巫觋尹奉吉(李到晛饰演)某天接到大单,为移民美国的富豪朴志勇刚出世的儿子驱魔。

朴志勇的儿子自从出世后就一直哭闹不停,医生用尽各种方法都查不出病因。

朴志勇不顾家人的反对,回国请华林、奉吉姐弟来为儿子诊断。

华林掐指一算,就得知是朴家先人的祖坟出了问题,必须破墓迁坟才能化解。

但姐弟俩并不擅长看风水和迁坟,于是他们找了两位外援,擅长看风水的风水师金尚德(崔岷植饰演)和教会长老兼礼仪师高永根(柳海真饰演)。

就这样组建了拥有四名成员的“破墓小分队”,每人的酬劳则高达5亿韩元(折合263万人民币)。

朴家先人朴根贤的祖坟位于朝鲜边界江原道的香炉峰。

下葬时弄得十分潦草,只是个光秃秃的小坟包。

墓碑上也没有名讳,只刻着一串标明经纬度的数字。

不用说,大凶,动不得,搞不好就会丢命。

但5亿韩元的诱惑实在太大,金尚德的小分队只能硬着头皮啃下。

为了镇住墓中的厉鬼,华林找到五名属猪的工人来负责挖坟。

同时准备五头生猪,再跳大神作法,说是能够将坟墓破开时散出的阴气转移到五头生猪的肉身上,使挖坟的工人免受阴气的侵袭。

就这样经过一番折腾,朴志勇的爷爷朴根贤的尸骨连同棺材一起被挖出并火化。

朴根贤的恶灵也得以安息,朴志勇的儿子也因此得救。

故事到这里是前半部分。

大家看这四人从接受委托,到看风水、起坛作法、再到挖坟掘墓的过程,是不是跟《僵尸先生》中的情节如出一辙?

区别只是在于,张在现擅长拿民俗文化大乱炖,用萨满教的跳大神代替了我们道教的起坛作法。

如果说这些只是模仿,那接下来“僵尸”的出现,就是明显的照搬了。

就在破墓一事的几天后,参与破墓的其中一名工人竟然中了邪。

金尚德隐约有种不祥的预感,于是又到山上去检查那个坟坑,才发现在原来的棺材下面,还有一口竖着葬下的棺材。

当年九叔就曾说过,横着下葬叫做“平葬”,而像这种竖着下葬就叫做“法葬”。

这口通体黝黑的大棺材就如同一枚钉子一般插进土中。

棺材四周还用铁丝牢牢捆住,显然是怕棺中的“活物”破棺而出。

而这“活物”就是本片的主角,来自日本岛国的大僵尸。

自此电影就进入了高潮的部分,“破墓小分队”与岛国大僵尸的终极PK。

斗法的过程峰回路转。

四人都使出了自己平生所学的看家本领,华林还请了两位同门前来助阵。

而他们使用的那些法器和道具,也处处能看出对于《僵尸先生》的借鉴。

比如九叔曾用公鸡血来封印棺材,用糯米来克制僵尸;

片中的华林也用糯米和马血洒在棺材四周来封印棺材中的僵尸。

华林的同门作法镇鬼的过程,也同样用到了公鸡、符咒和纸符。

小分队四人为了给自己加防御,在身上写满《金刚经》的经文。

这种骚操作我们在2022年那部台湾恐怖片《咒》里也曾见过。

但其实在港片中最早出现这种设计,还要追溯到1980年由桂治洪导演的《邪》,是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品。

《僵尸先生》中九叔在与僵尸打斗时,经常咬破手指,把自己的血涂抹到木剑上以增加法力。

片中的金尚德领悟到风水学中的五行相克理论之后,也在手中的鹤嘴镐上涂满了自己鲜血,才最终把僵尸一劈为二。

所以从这些都能看出,《破墓》不仅在民俗元素和道具上对港式恐怖片有所借鉴,就连整个故事框架,都是照搬了《僵尸先生》中“高人接受委托-发现僵尸-消灭僵尸”的发展线。

这就是所谓的“新瓶装陈酒”。

而张在现导演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把这个80年代的老故事重新包装,安上一个韩国人爱看的主旋律主题,就能俘获韩国人的芳心。

02、四个主角名字,各有“隐喻”,电影增加的其他细节堪称绝妙,个个踩中韩国人痛点

反美、抗日、深扒政坛黑幕,是韩国主旋律电影的三大主题。

只要抓住这“三大主题”,就能掌握流量密码,符合这个主题的电影往往都能票房大卖。

就比如2016年罗泓轸的《哭声》。

讲述萨满教、神道教、基督教这韩国三大教的冲突,故事讲得扑朔迷离,特别令人费解。

但由于“抗日”的主题得到观众的肯定,不仅在全球狂卖4985万美元票房,还让罗泓轸拿到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导演。

同为“抗日”主题,《破墓》和《哭声》相比较,其故事线要直白得多。

为了方便观众理解,他甚至还把电影拆分成6个章节,分别是:《阴阳 五行》、《墓》、《魂灵》、《动土》、《鬼(おに)》和《铁针》。

而最后一章《铁针》,才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韩国民间流传着“铁钉断脉”的说法。

相传在朝鲜半岛的日据时期,日本殖民者为了切断朝鲜民族的“龙脉”,组织了一个特别行动小组,以绘制地图的名义在朝鲜展开为时一年多的地理勘测,最终掌握了朝鲜半岛的龙脉。

其后,他们就将无数铁钉钉入金刚山、开城松岳山、智异山、平壤大城山、汉城北岳山、水原八达山等名山要穴,以及皇宫大殿里。

制作这些铁钉所用的钢材,来自日本武士使用过的武士刀的刀条,“聚集了大日本帝国武士之英灵”,他们要用祖先之灵来镇压朝鲜半岛。

1985年,一群登山爱好者自发组成了名为“Thinking About Us”的团队,在韩国境内掀起了一场“除钉运动”。

从1985年到2012年的27年间,他们的足迹遍布韩国的名山大川,共拔出铁钉360多颗。

这群人被称为“铁钉猎人”,也就是片中“铁血团”的原型。

“除钉运动”曾在1995年到达过高潮。

当时恰逢韩国光复50周年纪念日,时任韩国总统金泳三将“拆除日本人遗留的铁针”纳入到国家的重大项目中去。

据当时的施政报告记载,韩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调查,一共查明并清除了180根铁桩。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