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4小时票房3165万,看完《沙丘2》我想说:好莱坞大片终于赢回一局

《沙丘2》我看完了。

中午12点25分,IMAX影厅,166分钟时长。

看完之后,难掩激动,久久不能平静。

现在回想起来,依然仿佛置身厄拉科斯星漫天的尘昏,那个充满权谋计算、家族荣耀和人性挣扎的宏大世界。

在开聊这部电影之前,我要先吐槽下,第一排看巨幕IMAX实在考验颈椎,四周汇聚的强大音效同地板产生共振,震得好像我脚下沙漠里的沙砾在颤动,沙虫正在靠近,沉浸式这么搞的是吧。

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建议大家去看《沙丘2》的时候,首选IMAX影厅。

因为这确实是非大银幕顶级视听get不到的电影,哪怕是看睡着,也要睡在IMAX厅里,好让大结局那惊天动地的沙虫音效,把你震醒。

好了,废话不多说,先分享网友的第一波反馈评价。

两极分化。

不是赞神片。

就是说神困。

为什么《沙丘2》评价依然两极分化?

还是绕不过那四个字:科幻史诗。

导演维伦纽瓦,影迷称“牛蛙”,被称当代“科幻电影的神”;《沙丘》,是科幻文学的“神”。

从系列第一部开始,就自带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文学性、哲学性,成为好莱坞大片的异类。

甚至可以说,在超英电影制霸大荧幕的当下,“沙丘”系列电影的存在本身,就仿佛经典科幻电影时代的流光残影。

一部1965年出版,获得过星云奖、雨果奖的科幻史诗,竟被维伦纽瓦用大量实拍和无比真实的视效相结合搬上大银幕,带领观众进入这片沙虫横行的沙丘世界。

我敢说三年前,没人能想象电影能拍到第二部。

更想不到,《沙丘2》“烂番茄”评分达到94% IMDb 评分高达 9.0 ,暂列影史最高口碑榜第14位。

在全球范围内首周拿下 1.82 亿美元票房,北美市场 8250 万美元,比第一部的4101 万直接翻倍,超越《奥本海默》的北美首周票房。

在华语地区,该片刷新了全台IMAX首日票房纪录,最新票房已破亿。

《沙丘》系列注定是场豪赌,华纳和维伦纽瓦这一局,彻底赌赢了。

虽然在内地市场,影片恐怕还要经历一场苦战,首映日3月8日12点起片,4小时后,该片票房3100万,距离爆款尚远。

但《奥本海默》首日票房同样不出彩,最终却凭口碑逆袭到4.5亿。

这一次,好莱坞大片的大门,又被维伦纽瓦重新踹开了。

1:观感如何

看完《沙丘2》,你要问我最直接的观感是啥,我会用2个字形容,意外!

为啥意外?

我意外,不是因为视效有多炸裂,汉斯季默全程轰鸣般的配乐有多精彩。

不是各种大场面全面升级,沙虫从怪兽变萌宠,尤其是巨型沙虫大军对抗联合大军的场景,这才叫视觉盛宴!

我意外,也不是因为相对第一部的剧情缓慢、娱乐性不足,第二部可看性、故事性明显提高了。

不是因为科幻的尽头是伦理爱情梗,大结局男主为了皇位抛弃了女主娶公主。太空歌剧被拍出了太空肥皂剧的感觉。

而是维伦纽瓦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观影感受。

让你一边嫌弃剧本写得太一般,故事平铺直叙,人物扁平化。

一边惊叹他缔造的惊人沙丘宇宙。

一边对磨磨唧唧的男女主情感戏不耐烦,一边慨叹维伦纽瓦的审美和视听语言真是好莱坞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总之,虽然影片明显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还是存在着较高的门槛。所谓的好懂,只是相对第一部而言,真把影片当阿凡达+星球大战的观众肯定会睡得香甜。

但,对真科幻迷和视觉爱好者来说,这简直是最完美的“香料”。

如果说《沙丘1》是超长预告片的开端,那《沙丘2》就是时而过山车式快进,时而再度陷入梦游的正片。

说真的,在看《沙丘2》之前,我真是冲着电影特效去的。

但当我真正看进去,才发现这才是当代最精致的沉浸式体验电影。对电影的好评或差评直接取决于你是否服下了“牛蛙”特制的魔力药丸。

只有当你进入了那个沙虫世界,才能品味出导演在每一秒里进行的精雕细琢、宿命的无力感和滴滴打沙虫的乐趣。

一句话,导演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沙丘宇宙,他就是这个世界的神,但并不是每个观众,都适合服下这奇妙的香料。

2:关于改编

《沙丘2》是一部不怕被剧透的电影,所以我大胆给大家解读一下。

总的来说作为沙丘迷,导演最大限度忠实了原著,但毕竟是1965年的作品了,还是能看出不少改编。

上一部的故事,其实是还原了原著的经典台词:“谁控制了香料,谁就控制了整个宇宙。”是故事的开始、世界观的铺垫。

而《沙丘2》的故事源自第一本书的后半部分,可以说是一出太空歌剧版的“王子复仇记”,有精彩的转折、激动人心的决战。

但同时这又是一部太空歌剧版狗血八点档,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我把爱给了你婚姻给了她》。

保罗被灭族后,在沙丘星球遇到弗雷曼女战士契妮并加入弗雷曼人后,遭遇了命运的蜕变与家族之间的权力之争。

主要情节点包括:保罗与弗雷曼人共同战斗→驾御沙虫老祖成为带头大哥→喝下圣水“起死回生”→决斗打败病娇侄子彻底掌权→组织反攻逼宫皇帝。

全片最高燃的剧情,就是保罗带领弗里曼人发动奇袭,用原子武器炸开山头,骑着沙虫发起进攻,全灭了皇帝的军队。

而最狗血的剧情,则是为了和平解决事情,最终保罗通过政治联姻迎娶公主坐上大位。

相比第一部古典克制的缓慢叙事,第二部虽然篇幅加长,但叙事节奏突飞猛进,但同时又兼顾了史诗对权力、信仰和人性的探讨。

野心很大,缺点不少。

特别是前两个小时与哈克南家族的暗战略显冗长,高潮部分反倒渲染不足,转折来得不够有说服力,沙虫不够看。

感情戏是最大的扣分项,大结局保罗我深爱你但背叛了感情的故事走向,肯定会让很多女性观众不爽。

而且冗长感情戏其实模糊了故事的重点。

《沙丘》作为科幻太空剧史诗,从不是一个简单的王子复仇记故事。

这个故事其实说的是“反救世主”,“反神话”。

保罗跟随“天选之人”预言走向的并不通往拯救,而是通往毁灭,所以他最后众叛亲离、孑然一身地死去。

但这个故事太庞大了,保罗这个角色也太复杂,哪怕维伦纽瓦出手,也无法用三部电影就完整地将故事讲清楚。

直到影片最后,当观众随着赞比亚愤怒而绝望的眼神望向远方,才发觉这是一出人性输给权欲获的悲剧故事。

太晚了。

3:关于甜茶、赞达亚和姐妹会

跟大家一样,一开始,我对甜茶扮演保罗,持怀疑态度。

我不是质疑甜茶的演技,而是这样一个阳光男孩,来演命运复杂深邃的保罗,乍一看,有些出戏。

但《沙丘2》甜茶用惊艳的表现,打了我的脸。

在这一部中,保罗的领导能力彻底凸显,在进攻前的首领会议中力排众议,在面对皇帝时呵斥姐妹会圣母,选择喝下圣水,让自己看清所有的选项后,只选择那个唯一正确的选项。

他终于变成一个“大人”。

在整部影片压抑的氛围中,甜茶版保罗的出现,像是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正是导演需要的效果。

不过赞达亚所饰演的契妮更出彩。

比起第一部,她的戏份比重明显增加,除了爱情线,观众还看到一个与原著截然不同的大女主。

都说表演是释放天性,那么赞达亚就是演出了一头沙漠里的狮子。

观众能全程共情赞达亚的契妮,因为她勇于对抗命运、始终在追寻自己的命运。

在保罗喝下生命之水并活下来,人们纷纷下跪臣服于保罗之时,唯独契妮没有跪下。

而大结局当保罗提出要娶公主时,契妮气得就像愤怒的母狮,骑上沙虫独自离去。

值得一赞的还有疯批反派菲德罗萨,

黑白暴力美学衬托出他疯批的设定,角色邪气逼人凶狠毒辣有手段,战力与保罗有得一拼,要不是习惯了角斗场作弊缺乏实战经验,最后对决胜负难说。

这个角色唯一的缺点是下线过于匆忙,他和男主对决的时候,我甚至有些希望他不要死。

最后要把集体演技奖送给始终演技在线的姐妹会,她们才真正演出了真实的人性,没有纯粹的善恶,只有不同的立场,各自的利益。

英雄救世主,是可以被缔造出来的。

4:关于纽瓦的电影美学

导演曾说:《沙丘》是我写给银幕的情书。

《沙丘2》依然是。

影片辽阔,壮观,充满史诗感。

导演尽可能地采用实景拍摄,比如约旦、阿尔及利亚、纳米比亚,最终用独特的充满疏离感的构图方式和清冷的影像,无休止的震耳欲聋的视听轰炸,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沙丘”世界。

事实证明他的视觉创造力在好莱坞就是顶格存在,这届导演能与他比肩的,我认为只有诺兰。

整部电影都空间疏离,色调昏黄,配乐迷幻,影像诉说故事。

哈克南人好战,嗜血,整个星球全是黑白、冰冷的,连建筑都透出无法用言语表达那种陌生而危险的美感。

保罗阵营的镜头多数是明亮、温暖的镜头,荒芜的沙漠透着寒意也带着生机。

影片全程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当观众走进IMAX厅后,那种仿佛置身于沙漠世界之中的沉浸感,让你仿佛身临沙丘世界,感受到宏大的空间感,氛围感和命运感。

甚至可以说,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沙丘美学。

遮天盖地的昏黄星球,漫天的沙尘暴,无尽的惊悚与神秘。每一帧都仿佛一幅艺术画。

动作戏美学更是惊人。

保罗征服沙虫那场戏,从在沙丘的背脊上奔跑,到纵身跳下沙虫穿行之路,最后穿越风暴后与契妮的遥遥相望,那种震撼感无与伦比。

导演总是把所有人置于宏大的场景之中,人如同渺小的尘埃,而保罗的镜头不乏特写,镜头语言已经预示他就是救世主。

整部电影的美学已经不能用声光影像概括,因为纽瓦的美学是系统的,如同高屋建瓴。

纽瓦说:「作为一名电影导演,我试图尽可能地隐形。我尽力保留原著中的诗意、氛围、色彩、气味,以及我读这本书时所感受到的一切。我尽力了。」

他的确将科幻电影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5:特效和沙虫

《沙丘2》的特效,其实是融入影片中的,但比上其他同类题材,还是碾压态势。

比如阴云密布下的灰冷的帝国,整齐划一的方阵列队。

哈克南星球的黑色太阳。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