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23“最强贺岁档” 最想看的还得是喜剧

当2024年一步步接近我们,每年电影市场最后一个热闹的档期也开始预热。我们惊喜地发现,如今已定档及网传即将定档在2023年贺岁跨年档的热点大片,已有7部之多。可以想象,观众们即将再度迎来一个近些年来少有的“最强贺岁跨年档”。

其中,既有好莱坞大片《海王2:失落的王国》跟曹盾执导、马伯庸编剧的《敦煌英雄》在跨年前10天作为“守门员”上映,又有刘德华、梁朝伟主演的《金手指》,也有刘德华、林家栋主演的《潜行》坐镇跨年重点,再加上小而美的爱情片《一闪一闪亮星星》跟喜剧片《年会不能停!》。

而冯小刚执导,葛优、舒淇主演的讽刺喜剧《非诚勿扰3》也已经定档贺岁跨年档期上映。当冯小刚导演回到由他的作品开创的贺岁档,便有如王者归来,足以将观众的期待值拉满。

为什么说观众有机会看到升级版的“最强贺岁跨年档”? 大牌云集很重要。 这些影片汇聚了刘德华、梁朝伟、葛优、舒淇、张家辉、彭于晏、章宇、大鹏等明星主演,星光熠熠,不论是追星粉丝还是路人观众都能乐在其中。

当然,丰富的类型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这些影片,涵盖了喜剧、警匪、奇幻、古装武侠等不同的类型。观众口味众口难调,但当各种类型都端上桌后,总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菜。

在这么多类型当中,喜剧片在贺岁跨年档可谓是刚需,也是情侣、好友、家庭观影的首选目标。而在定档贺岁跨年档的不到10部的影片中,只有《非常勿扰3》和《年会不能停!》是喜剧片。或许在贺岁跨年档的激烈竞争中,这两部喜剧的票房、口碑将有几率脱颖而出。

喜剧

贺岁时的情绪良药

贺岁档看喜剧,这已经成为整个电影行业与观众彼此互相培养起来的坚实默契。

贺岁为什么要看喜剧?这几乎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观众都会直接用脚投票。

从冯小刚导演在1997年用喜剧《甲方乙方》开创了贺岁档之后,喜剧就是这个档期观众最喜闻乐见的类型,有太多喜剧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片的接连上映,让贺岁档的喜剧炙手可热,哪怕到了2012年,徐峥执导创下当年票房纪录的爆笑喜剧《泰囧》,也是在贺岁档隆重上映。

再说,“大过年的”这个传统金句,可不是白刻在绝大多数人骨髓里的。哪怕不跟“图个吉利、讨个彩头”这样的传统挂钩,“开心过个年”也总是绝大多数观众的基础想法。

对绝大多数怀着跨年的心情走进影院的普通观众来说,并不会抱着“受教育”“感受生活的沉重”“品味高雅艺术”的心态,更多仅仅把看电影当做一种娱乐享受,通过精彩的故事与强烈的视听刺激,在假期放松心情、与朋友家人一起社交。

此前《地球最后的夜晚》“一吻跨年”的爱情片营销,已经让许多观众对爱情电影产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哪怕是情侣观影,也对爱情片非常谨慎。相比同样非常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动作片,喜剧片依然天然具有独一无二的放松价值。就像每年春晚最受欢迎的几乎都是语言类节目,让人开心的小品总会被观众津津乐道,好的喜剧片同样如此。

而一部电影是否受到观众欢迎,有时也跟上映时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相关,简单来说,就是当一部影片所探讨的主题,与社会热度话题、大众舆论情绪正好契合时,常常在市场表现上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想象,在经历了并不轻松的一整年之后,好不容易放下手头的工作,放松心情也好、自嘲一下也罢,观看喜剧,总是能为当下的观众带来更多的情绪消解的效果。

更何况,当年轻人为事业、为生活、为情感焦虑了一整年,那倒可以试试去看看《非诚勿扰3》,收获开怀大笑的同时,再一起看看对情感的解构与重新定义,感受下预告片里范伟与葛优所说的那句新的经典语录:“问世间情为何物?废物。”

老友重逢精神爽

或许只有真正的老友重逢,才能带来如今年轻人所追求的“松弛感”。而《非诚勿扰3》,也促成了导演冯小刚和主演葛优的老友重逢。

在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喜剧中,总是少不了葛优的身影。

在《非诚勿扰3》上映之前,两人以导演、主演的身份合作的大银幕作品已有足足10部,但要追溯起上一部,还是10年前的《私人订制》。这对老友的重逢,既带给观众的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又令人好奇,将会碰撞出怎样的全新火花。

两人第一次以导演和主演的身份合作,还得回望1997年,就是那个诞生了令人津津乐道的“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的《甲方乙方》。对当时的二人来说,并没有想到会在贺岁档创造中国电影市场的奇迹,也没有想到他们会被观众冠以“冯氏喜剧”的标签,并一再咀嚼、回味。

很难说清,为什么冯小刚创作的具有北京风格的小人物,在葛优的饰演下总是能获得最广大观众的喜爱,或许正是因为两位老友之间的同频与默契。千禧年前后,40来岁的两人保持着创作的黄金期,坐在片场时都能提出有意思的台词和情节,意气风发,精力也足够充沛。而到如今,年过六旬的二人更像是将自己的人生沉淀成为一壶老酒,滋味醇厚,但能否始终得到全新观众的喜爱,把握似乎就没那么大了。

在愈发崭新的市场里,就算没有过去的把握,但能有老友携伴同行,总是会多一些底气。冯小刚与葛优两人的默契,从生活到工作中始终保持着。冯小刚会认为,戏拿给葛优拍,总是比较踏实,也是合作起来最默契的演员。哪怕不在一起拍戏,生活中约个饭,这对老友也觉得是件“有盼头”的好事。

葛优也笑称,自己这个岁数,或许也只有在冯小刚的电影里,还能在大银幕上体验一把“谈情说爱的情节”。而《非诚勿扰3》里秦奋已经年满70岁,当他还能用喜剧的方式展现一点人类对爱情的坚守,葛优觉得,“这事儿,有意思”。

“非诚勿扰”

真诚才是必杀

前两部《非诚勿扰》,都是选择在12月中下旬的贺岁档重磅上映,市场表现与口碑表现均获丰收。选择再次用《非诚勿扰3》回归贺岁跨年档,也能看到在冯小刚导演和出品方华谊兄弟的判断中,该片作为喜剧,足以在当下击中观众的集体情绪,而作为知名系列,“非诚勿扰”这个名称也可以唤起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共同回忆。

若是细细看来,在冯小刚导演的众多作品中,“非诚勿扰”系列显得并没那么典型。相比《甲方乙方》《没完没了》《大腕》等早期作品,《非诚勿扰》显得更加成熟,从中年人的视角对“后相亲时代”进行了精准尖锐且寓言式的讽刺。而相比《芳华》《只有芸知道》等近些年的作品,又更偏轻盈与趣味,更易获得大规模普通观众的喜爱。

而影片所表现出的一种“当代性”,也呈现出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出现的多元文化:空虚与真诚比翼双飞,美景与美人难以兼得。解构爱情,他们是认真的。

解构主义与老北京自嘲,某种程度上本身就可以形成一种同调。《非诚勿扰》里,艺术成为秦奋的调侃对象,众人撕下商业包装下伪艺术的盛行后,又用行为艺术般的仪式去装帧生活。主角们各自都在一边坚持着自己人生中的规则,却又都用调侃的形式尽一切可能躲避着沉重的责任。

在喜剧的背后,辛辣的讽刺带给观众的,是时常可以带入自己人生的思考,不论是第一部的北海道还是第二部的香山人生告别仪式,都带来许多回味。

前两部《非诚勿扰》在上映当时,确实也达到了叫好又叫座的效果。2.6亿和4.7亿的票房成绩,都排在上映当年的票房排行榜前列,还获得过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合拍片、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等奖项荣誉。

从系列IP的角度来说,“非诚勿扰”也堪称国产当代爱情电影的头部IP。且不说文旅项目华谊兄弟电影世界中的充满浪漫色彩的“非诚勿扰区”,前两部的台词金句,就有不少流传至今,比如“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离了也是好朋友,散买卖不散交情”,多少都能给当下的年轻人带来一些看似通透的中年人生思考结晶——当然,考虑到时代的变化如此之快,距离《非诚勿扰2》的上映已经过去11年,到底是用学习还是批判的心态来看待这些金句,对当代不同的人群来说,就是见仁见智了。

虽然距离上一部上映的时间很长,时代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好在葛优饰演的秦奋与舒淇饰演的梁笑笑贯穿全场。除了原有的主创班底,《非诚勿扰3》还加入了虞书欣、岳云鹏、常远等自带笑点的知名演员。这是他们首次与冯小刚导演合作,看他们如何在“冯氏喜剧”中发挥出自己所擅长的风格,也是该片的亮点之一。

或许正是考虑到时代变迁后,大众婚恋观进入到多元时代,难以在一部影片中把握当代脉络,《非诚勿扰3》中,主创干脆将时间设定到未来的2031年。当片中的时间已经先观众一步抵达8年之后,究竟又会有怎样的解构情感的金句“贴地飞行”而来,撞开观众的心门,启发出多维度的思考?这或许更加值得期待。

既然到了未来,一切就皆有可能。故事如何开头呢?彻底玩“飞”起来也不错。于是我们能看到这样的一部强设定性的喜剧片,秦奋和笑笑的“爱而不得”十分“离谱”:笑笑为保护环境参加公益组织,离家20年未归,秦奋为解自己的相思之苦,用上了范伟饰演的老范开发出的最新智能人形机器人。在同秦奋的相处中,机器人笑笑似乎也逐渐产生了人类的情感,当真的笑笑回到家中,“真假笑笑”的局面,让秦奋陷入了左右为难。

离谱吗?离谱。那还是《非诚勿扰》的味儿吗?地道。毕竟在第一部开头,秦奋就用“分歧终端机”在老范那儿赚得200万英镑。既然15年前的第一部片子就能用“高科技版剪刀石头布”开启这个故事,那快进到2031年,有了“软科幻”打底,再加上这几年愈演愈烈的AI热潮,片中的智能机器人仿佛也近在眼前,对观众来说,接受这样的基础假设也完全不成问题。

正是因为有了前两部,年轻观众完全不用担心,跨年时带父母长辈观影,他们也不会看不懂。不论是“非诚勿扰”还是“冯氏喜剧”,都是伴随一代又一代观众成长的国民性作品,春节档的《非诚勿扰3》,或许有机会成为独属于我们国内观众的全新形态“合家欢”电影,在2023年这个“最强贺岁跨年档”中得到观众们的青睐。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