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国产9.4,得谢谢她

一部剧经常被提起,从未被超越。

哪怕是今天被网友反复研读的《甄嬛传》,豆瓣以9.4分反超,但真正的鼻祖仍然无人质疑是它——

金枝欲孽

图片

粤语里,读音和“金枝玉叶”相同。

通常宫廷剧里的荣华富贵,第一次被拍出了满目疮痍的内核。

此后的宫斗剧,万变不离其宗。

又没有一部敢说学了十成十。

但今天它被提到得太少了。

Sir编辑部的特约作者@穿Prada的南瓜 ,在重看、精读后,决定要为这部剧再写一篇。

剧播出时,“女性主义”这个话题还无人提。

现在却发现,里面对女性的刻画早已超越今天——

没有大女主,只有大幻灭。

相较于这版通俗海报,我更喜欢另一版。

没有具体人像。

只有抽象纹饰——

四只凤凰,彼此翅羽相接,组成花的图案。

像那些凤凰比翼的女人,也像庭院深深深几许里,幢幢往事的轮回。

图片

当年《金枝欲孽》所瞄准的并不是二十年后的当下热潮。

相反,它对这些被后世人一遍遍捡起来奉为圭臬,嗅作珍宝的东西早就已经预先颠覆,并毁作废墟。

只是那些原本想要表达的,却渐渐成为无人临摹的空白。

我真怕。

过了这二十年,若再不将其提起,恐怕人人都要忘了。

01

《金枝》的故事分为两层:中层和底层。

从表面意思上看。

四个女主角:玉莹、尔淳、如妃、安茜。

两个男主角:孙白杨、孔武。

这是个神奇的四乘二的组合,几乎每个人之间,都有与他人毫不相干的冲突与纠葛。

黎姿饰演的玉莹和佘诗曼饰演的尔淳,是两张最娇艳的面孔。

她们代表紫禁城的新秀,初尝权力滋味。

图片

图片

而邓萃雯的如妃掌握协理六宫之权,与手执凤印的皇后相争。

她身处一人之下,最先,也最久接触权力中心。

图片

孙白杨呢,是太医,是人臣。

被掌权者利用是他的天职。

但他在后宫却生出两种不该有的东西:一个是对妃子的爱,一个是对弱者的慈悲。

图片

至于安茜与孔武。

宫女和侍卫本就身处这个庞大机器的最底端,被迫承受上天的雷霆雨露。

在两手空空的现实里,“奴才并没有宫里和宫外之分”。

图片

论《金枝》难得的第一层。

便是它让观众视角代入的,并不只是在龙榻上争风吃醋的那些女人。

要知道底层视角的缺失。

是许多清宫剧,乃至古装剧的一大通病。

本来整整三十集的剧情,大部分都在描述寻常的尔虞我诈——

如妃、玉莹、尔淳、皇后。

她们营造了紫禁城山头各有其主,跟红顶白的庞杂生态,每个人的沉浮都牵拉着东西十二宫的动态平衡。

勾引皇上,吵架撕逼,翻脸比翻书还快。

图片

图片

好看是好看。

但这种对侯门贵女雌竞技俩的钻研,对人心算计言语机锋的依赖,若是被大肆渲染为主流,便太过趾高气昂。

因为天秤一旦倾斜。

那些紫禁城之内被忽视的“大多数”,便只有更沉默的份。

第五集。

难忘这段剧情——

喜欢吹笛子的宫女素樱,被下令赐死。

安茜忍着眼泪,看她笑嘻嘻接过毒药,不忍心告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图片

素樱没做坏事,她甚至没做错事。

真相。

不过是如妃生产当天,有只乌鸦打碎了宫里的送子观音,素樱恰好在那,是最好不过的替罪羊。

在紫禁城,乌鸦是“神鸦”,寄托爱新觉罗的祥瑞;观音是菩萨,承载妃子梦熊有兆的私欲。

一座泥像、一只鸟,哪个都比活人金贵。

图片

但素樱进宫没多久,她不知道。

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一幕——

同样是对新生命的期待。

无辜的宫女会因为送子观音被打碎而赔上一条命。

她在临死前的最后一个想法,也是念及稚子无辜。

但她想的却是:

“那些没出壳的小乌鸦,会不会打坏了娘娘的东西,从此失去栖身之所呢?”

讽刺就在于此。

素樱最后没有留下全尸。

按宫规。

触怒主子的奴才,只配剩下一抔骨灰。

而那些在紫禁城内行走,明明有全活身子,却如同行尸走肉的人们,他们不会记得她,反倒每天定时定量供奉乌鸦。

如果你觉得这问题的关键是病态的宫规。

那么还有一个角色。

——那个帮助徐公公教导尔淳的柳大娘。

到了最后一集我们才知道。

原来这个沦落青楼差点成为老鸨,结婚后每天给太监擦洗身体,面对丈夫非打即骂的女人。

从前,是宫里的教导宫女。

图片

柳月嫦比素樱好太多。

她早年间站对了皇后的阵营,离宫,成功退休。

没有死在宫里,没有重病、残疾,沦为阶下囚。

但你看到她的遭遇。

平心而论,会觉得她过得顺遂,算得上幸福吗?

自上而下地看。

紫禁城的阶梯,林林总总,走过太多死人活人。

其中妃嫔争斗,臣党结派,而奴才们各有各的不幸。

但他们的共同点——

是无一例外。

没有人,能真正在紫禁城找到安身立命的倚靠。

哪怕行将就木。

也要在这样寻不到心灵羁绊的地方苦熬着,到老到死。

别的宫斗剧或许就这样将输赢之外的痛苦轻轻放过,不愿深究。

但《金枝》偏不。

它一早就瞄准了元凶。

02

《金枝》的皇帝不是主角。

别说特写,皇帝的台词与戏份,对比起其他人,都是极少极少。

更多的是一顶帽子、一把折扇。

甚至乎。

一句让妃嫔皱起眉头的画外音。

图片

就像《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老爷,或是《梁祝》的马文才。

不用特写,不用出场。

无处不在。

紫禁城的轴心只有一个。

而把故事分为中层和底层,是因为顶层的故事本就是个无人不说,却无人不晓的禁忌。

他就是这个宫廷宇宙的第一律,不因为任何人而改变。

这在《金枝》九曲回环的波折里,实在算不上什么篇幅。

然而我却清晰地记得——

剧中。

皇帝的出场始于一个细节。

他祭天回宫那日。

秀女群芳争艳,如妃产女待宠。

就连年老的皇后都被建议化个桃花妆,添上几分好颜色。

图片

如此隆重的准备,等来了什么呢?

首先是皇后。

她刚刚梳妆完,太监就来了通知,说你不用请安了。

圣体疲累,为能静心休歇

图片

皇帝真的累了?

当然不是。

他先是来到了如妃这里。

如妃自恃生女有功,准备好了晚宴恭候圣驾。

但皇帝只是走过场安慰了几句,又说下次最好生个儿子。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