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瞧不起谁?贵圈就配得上赵樱子

成龙凝噎。

尔冬升崩溃。

惠英红发烂扎。

赵雅芝、张可颐等一帮资深女星撕开花。

以上桥段,都来自蓝台联合裤和TVB搞出的新节目《无限超越班》。

而误入该综艺的我,仿佛一次性把娱乐圈最荒诞的画面全看完了……

此节目每一处剧情走向,都堪称武则天守寡——失去李治。

惠英红:马上你想一个性格给我,演啊

沈月:我不想演

沈月拒绝即兴表演

其实瞄一眼嘉宾,你不可能小觑这档节目。

十几位港圈戏骨坐镇,上至大佬成龙,下至金牌绿叶许绍雄、车保罗,没有一个是来凑数的。

出发点也有看头——

演技派帮扶新人,TVB模式拯救内娱。

等于说把当年的无线训练班搬来内地散播经验。

然而,结果如你所见。

概念挺有吸引力《无限超越班》,愣是把自己造成了2022年度压轴炸弹:

一个多地区联动的娱乐圈巨型发疯现场。

在开始解读这一现象级魔幻综艺前,请容我再感慨一句——

这样的艺术,对人类而言还为时过早。

且看,这场疯是怎么发起来的。

时兴的发疯文学之本质特征,是颠三倒四、本末倒置。

每个字都认识,但你就是看不懂这是在干嘛。

而《无限超越班》也有类似的格调。

你乍一看觉得配置神仙、企划合理,但这节目实则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每一步,都能精准地推翻自己该实现的目标。

咱就先问,节目为啥要把无线训练班的模式复制过来?

本质不就因为现在内娱演员太安逸,没经受过TVB式的打磨嘛。

《演员请就位》胡杏儿

无线的艺人训练班,说好听了是TVB在70年代自设的后备军训练基地。

说直白点,就是避免赶鸭子上架太难看,搞的出道前紧急拉练。

一个素人,前半年填鸭式上课,下半年拉到片场见习,之后就算圆满毕业,可以独闯娱乐圈江湖了。

而TVB之所以盛产戏骨,也很难归因于这个训练班的教育理念有多殊胜。

应该说,TVB群星纯粹是靠苦修打基础,谁最终得道也看运气。

我最疯狂是我四天四夜没得睡觉

《非常静距离》周海媚

所以,TVB不是不能学。

而是,首先它不好学,毕竟过去港娱的艰苦磨炼现在根本不可能、也没必要重现。

21世纪了,往死里整演员也不符合劳动法吧?

过去因为高压生产,TVB常常在开拍前还没写出剧本 《2014万千星辉颁奖礼》佘诗曼

其次,非要学,也应该学点真正精髓的。

比如临场高效背台词的技巧,比如快速理解并进入角色的诀窍,又或者短时间调动夸张情绪的法门。

紧张、高要求的环境,才是TVB盛产好演员的先决条件。

《使徒行者》

而《无限超越班》呢?

它学了,但没完全学。

TVB的培养演员素质的工业化环境,它半点没复刻到。

反倒搬来了一堆毫无意义的形式主义。

例如,要求学员们面试时说粤语。

于是节目瞬间变成了一场原创粤语对大湾区人士的恐怖袭击。

开过“狗场”

他说自己开过九场演唱会

又如,为了致敬TVB的职场化运作,这节目特地设置了上下班打卡制。

结果一群明星在工位打球吃饭跳舞侃大山,甚至还有接单做手冲的,简直闲到出屁。

所以这制度到底是为了什么??

演员不知道,节目本人应该也不知道。

再如,节目特地沿袭了当年TVB演员自己投简历找角色的模式。

但当把主动权交到明星手里,你又会发现他们有多不在乎。

你能想象这是一个Z世代的小孩做出来的简历?

人到中年才见证个人电脑普及的我妈,都不至于做成这个鬼样。

当然,他也不是感受不到这页Word的苍白。

寻思许久,最终选择加了个自己的百科链接在里头。

导演制片想了解我,自个儿上网上看去吧!

新一代青年演员的自信力简直没得说。

而最绝绝子的,还数节目竞争上岗环节——

7个港片IP,11个角色,给12个演员各自争夺。

本来挺严肃也挺反映行业现实的一个事儿,结果依旧被搞得好似儿戏。

面对简单的角色,一群人简直要抢破头。

而一到难一点的角色,居然全场面面相觑,仿佛缺这一个角色谁也饿不死。

哪个平行宇宙的TVB演员敢这么挑挑拣拣的?是菜场挑萝卜吗?

更夸张的是,导师都一对一邀请了,还能一脸不情愿地谢绝,说自己看中了别的本子。

老绿叶车保罗直接愣在原地。

要知道,他可是专程辞了工作过来参与录制的,为了录三天综艺把糊口的生计都丢了。

而年轻艺人的谱却能摆到这么大?

《无限超越班》的荒唐劲儿,从规则设置之初就显现了。

嘴上说的是致敬职业精神,实则个个没吃过苦,更舍不得吃苦。

于是,这群人自始至终都在自扇巴掌。

TVB要按这搞法,早在半世纪前就玩完了。

当然,这节目能疯成这样,也不能全怪前期设置和个别眼高手低的演员。

应该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不崩的。

这节目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就没几个人是合逻辑的。

一帮子香港导师,也是生事一把好手。

怎么说呢?

他们同样没把港娱优良传统带过来,而净搞了一些人情世故的东西。

体现到节目里,就是港地帮派式的等级制。

纵观这群演员,整个话语权结构实在太过清晰。

位居头部的先是大导演尔冬升,再是顶级电影咖惠英红,这两位基本就是权力中心。

当然,在他们之上还有成龙,但鉴于他已经位列仙班,不爱多掺和,主要扮演的是关切晚辈的慈祥老人角色。

再紧随其后的应该是女导师中资历最深的赵雅芝。

但因为她走的主要是优雅老去的路线,表现比较稳重。

反倒是电影咖吴镇宇和在港圈势力不俗的许绍雄更爱跳出来话事。

哦,别忘了还有位列“无线五虎”的汤镇业。

沈月在节目中因紧张崩溃,被汤镇业质疑“演戏”

再往后数,视后级的邓翠雯、张可颐、佘诗曼等不一而足。

一直到车保罗这类老实的甘草演员,其实才比较符合我们对老戏骨低调的印象。

车保罗最近因为一股真诚劲儿突然在热搜翻红是挺动人。

但别误会,节目里走这个路数的真也就他一个了。

论他们最热闹的一场戏,莫过于导师群攻薛凯琪的一折。

Fiona的上场和别的明星毫无差别,主要就是自我介绍和展示履历,但或许是港圈出身,导师对她都天然带着自家人的不客气。

只是,这“不客气”未免也太过莫名其妙。

开始是许绍雄跳过了她的所有展示内容,拎了一个网友送的外号就发难——

谁说你是中国香港最后一个“少女”?

中国香港的“少女”全部死掉了?

我寻思着网友们赞她人到四十依旧少女感,好像也没啥毛病吧?

可更不依不饶的还在后面。

惠英红直接,永远少女总有一天会“卡死”薛凯琪。

其实你看得出来红姐的善意。

她的意思是薛凯琪不能被“冻龄感”绑架,从而陷入找不到合适角色的困境,为此她甚至拿出自己当年因瓶颈期而患上忧郁症的例子劝诫。

但她明显忽略了,作为一个实力没那么拔尖的女星,美丽之于薛凯琪不单谈不上桎梏不桎梏。

甚至就是她待在娱乐圈的最后底牌。

试想,若没有“少女感”作营销点,又何来Fiona近年的翻红?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