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李诞果然是被甩的那个

李诞最近又挨骂。

事情是这样的,综艺《展开说说》请来了杨笠、 杨天真、易立竞 、傅首尔当MC,主打熟龄姐姐谈话会。

有深度的女性角度探讨?

第二期请来李诞,瞬间变成笑果和壹心文化两家经纪公司的团建VCR。

图片

图源 |《展开说说》

抱着看“她综艺”而来的观众期待落空不说,李诞还全程假大空,更让人无语。

图片

图片

他的员工杨笠,好友杨天真、傅首尔,仿佛老妈子一样包容他插科打诨。

在李诞被观众骂之际,易立竞一直在圈粉。

尽管她也是壹心的艺人,但在这档“自己人”的节目里始终保持记者的理性,不谄媚也不过度功利。

4个MC里,只有她始终保持疏离感,坚持认真采访。

图片

图片

这俩人其实挺有意思。

他们都曾就职于同一家纸媒,算是那种有精神理想的知识分子,后来各自在文化传媒行业里有一定的建树。

到《吐槽大会》第五季第五期,李诞和易立竞同台PK。那一次交锋,李诞赢了比赛,却输了口碑。

随后这些年,越来越多人开始拿易立竞和李诞做比较。

图片

Gigi今天先不讨论他俩在业务能力上孰高孰低,毕竟术业有专攻,各有自己的领域优势。只是好奇,两个工作出身差不多的人,路人缘咋就走向截然两端?

我想了想,李诞遭人讨厌,可能是因为他总在掩盖。

掩盖就显得这人不真诚。

比如,聊及离婚。

别人问他,对婚姻中的什么最不舒服?他说,只要一想到“婚姻”这两字就不舒服。

那么令他不适的是婚姻的约束感还是其他什么?他从来不给精准的答案,耍太极把话题结束于字面,甩回来让你猜。

又被问到,婚姻这门考试以后还考吗?

他答“弃考”,说已尽力了。

但当他被追问,人生中最尽力的事情可以写上婚姻吗?

他想否认,但那会打脸刚刚的答案,于是又习惯性开始掩盖,甚至语无伦次。

图片

图源 |《展开说说》

人当然会有不愿意被提及的东西,不想答谁也不能逼着他讲。

只是一个人总上那些需要真诚说话的节目,却又一到关键就不愿意说,这矛盾操作就有点给自己、给观众找不痛快了。

这难道不就是传说中的,躺着赚钱?

于是,当被问到人情和利益的优先排序,他答“人情”,而且“经常”为了人情让步利益时,就显得更可笑了。

如果录这节目是为人情而来,那他对朋友的节目又贡献了什么呢?

一旦叫他展开说说,立刻全剧终。只能用尬笑,以及同伴小集体取暖式的夸张大笑,掩盖再一次暴露的前后矛盾。

图片

图片

图源 |《展开说说》

实际上,李诞的自我矛盾随处可见。

他说人间不值得,各种丧,觉得什么都无所谓。

但,他比谁都更积极精进人生。

读书不是为了休闲娱乐,是为了帮助生活,他能一字不差背诵书中营养。笔耕不停,隔离期都没闲着,在努力写书。

图片

图源 |《展开说说》:记住了书中对人生有帮助的段落

说是喝几块钱的啤酒也开心,甚至可以就这样浑浑噩噩一辈子。

可被问到,那什么时候才能做到真正无所谓?

答,要挣下几个亿后。

他其实“有所谓”,起码从答案看,对物质的要求还不算低。

能看出来,他太拧巴了。

本也没人有资格指着鼻孔骂他对错,但李诞从不正面回答或直截了当拒绝回答,总企图糊弄过去。

处处充斥着自我矛盾,观众日益失望,最终只是糊弄到自己。

易立竞的状态刚好跟他相反。

她基本上不掩盖,甚至到了有些较真的程度。

在其他嘉宾出于人情拼命帮李诞圆话时,她还是铁面无情。在多次尝试采访李诞失败后,她望向导演组,表示自己尽力了。

这个动作,说明她脱离了集体捧嘉宾的MC小团体,“擅自”和导演组“结盟”。

她还严肃批评杨天真消解了李诞即将回答的问题。

图片

图源 |《展开说说》

甚至直截了当地喊停了她:

你让他自己回答

图片

图源 |《展开说说》

杨天真可是她老板呢。

采访为重,其他靠边,起码让她在这个节目中,显得格外正直坦率。

在其他人都嘻嘻哈哈没个正形,她永远端坐在那里,坚守采访者的姿态。

图片

图源 |《展开说说》

这大概就是真诚的魅力。

当然,我也不排除这是节目的另一种剧本。毕竟杨天真是真的会捧人,为了把易立竞推上去不惜自己唱白脸,像是她能干得出来的事。

只是易立竞也不仅仅是在这个节目耿直,杨天真最多只是放大她这一点,圈粉属性还是靠易立竞本身自带。

总之,节目中的易立竞显得比李诞讨喜,比李诞自在。

可他们俩的状态恰是和世俗成绩是相悖的。

从世俗意义上,李诞是比易立竞更“成功”的。

易立竞曾在段子里讲过,当年李诞进来当实习生时,她已是高级主笔。

图片

图源 |《吐槽大会》

而如今,李诞从一个nobody变成一个成功商人。

他参与推动了一个崭新行业出现,创建了脱口秀商业帝国,确实在某个文化领域成为了领头羊一样的人物。

但易立竞呢?

虽在近年以独特的采访风格频频出圈,也有一些经典案例,但在访谈类主持人领域,她确实尚未算得上领军人物。

甚至,其采访附带的争议性远比专业性强。

她的招牌节目《立场》开场白关于身为记者的几个要素,排首位的是“要与受访者拥有与之匹配的体温”。

大白话是,访谈类记者需要最大程度取得受访者信赖,尽量达到同频共振。

确实,人家凭什么和你推心置腹?

对方要么足够熟悉和相信你为人,要么被你人格魅力驱动,逐渐拉近距离,才愿意和你分享更多更深的独特面。

但她以什么著称?

抬杠 犀利。

她的问题不包装,甚至有逼问嫌疑。

图片

图源 |《吐槽大会》

这种带有攻击性或者陷阱性的提问,对于一些假面明星,观众肯定会顺着她的问题感觉到快感,而她便获得赞赏并出圈。

但对于嘉宾来讲,人本能的自保意识一定会被激发起来,进而不可能响应你的采访,掏心窝子就更别想了。

比如,对于强调自己不想红的万茜,易立竞会逼问你说不参加综艺为什么还参加《舞动奇迹》,还强调:两次。

万茜明显脸有异色,连冷静地为自己分辨一句“那是十年前的节目”都不会了,可见有多生气。

图片

图源 |《定义》

后续采访,万茜明显带情绪了,甚至开始反击。

你怎么看

什么叫红?

图片

图源 |《定义》

她的提问,直白得够孤勇,却不够智慧。

我并非完全否定她的采访风格,对于她的直拳,一些明星在措手不及之中确实会暴露一些平时藏着的东西,也算是给观众挖出了点东西。

这种手法能用,但适用率很低。

除非你遇到那种发疯型明星,一被刺激就像河豚一样炸开,才会100%展示自己的真实面貌。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纯戳别人疏于防范的漏洞,能展示的信息不会超过10%。

对抗氛围下的采访,对方大概率选择封闭自己,采访很难再推进了。何况娱乐圈里个个都是人精,防范性会再升一个level。

剩下的90%,还是要建立信任,等对方卸下防备主动释放。

因而易立竞的采访很冒险,也很难有第二次。

别的主持都想尽办法把对方拉近自己,她一上来就已经把对方推远了。

而且很多时候,她提的问题不像她自称的那么准确。

她并没有根据不同明星的特质,和当时谈话的契机去灵活变换挖掘的角度,反而有些套路化。

如上,第一步,戳痛你。等你慌忙给出一个解释后,第二步,她的常用话术:这是你的自我安慰吗?

图片

对宁静她也敢这么出招

其实还是停留在刺激对方、等对方出现情绪漏洞的表层,内容并没有深化,也很有投机性,炸出真话的成功率低。

反观别的深度访谈记者,在一些敏感问题上特别注重措辞的拿捏。

对于被诟病扮嫩的刘晓庆,杨澜的提问方式是:

岁月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看,不需要戳痛人家,人家肯定也心知肚明你在指代什么。

与此同时,还会为你给彼此留下的体面点赞,双赢局面,受访者掏心窝的概率是不是会增加?

还有许知远。

他的采访智慧在于不套路,真的对受访者有思考,尽量走心。(因而他对没法思考的陌生领域就会尬场,例如木村拓哉那期,完全鸡同鸭讲)

采访林志玲那期,他冷不丁地问:你学的什么专业?

志玲姐姐眼睛都亮了,向来深陷外貌凝视的她,从来没人关心过她内在的知识文化,甚至很多人误会她是无脑花瓶。

于是话匣子瞬间被打开。

图片

图源 |《十三邀》

所以,对于有争议的艺人,采访者应该给对方一个输出口,而不是用辛辣问题噎住人,在深度聊天节目呈现出戏弄般的娱乐效果。

我并不想揣测是否出于功利性,但从结果来说,易立竞的采访娱乐性很强,你经常能在她的采访里看到明星表情失控,这样的采访显得专业性不足。

也因此,她的口碑严重两极化。

再回到易立竞和李诞的对比上,一个事业不算好的状态极佳,一个事业腾飞的反而越活越别扭。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