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时势多变”里捱世界,狮子山下的金曲歌手凭什么还在红?

最近看抖音,注意到香港歌手叶振棠在抖音开直播唱歌,观看人数非常可观,打赏收入更可观,基本上他每次开播都有数千人同时在线,听众喜欢送礼物,既有小心心、鲜花,也有跑车、嘉年华等等。

叶振棠1945年出生,今年已经78岁。虽然知道抖音主播涵盖了各个年龄段,年纪大的也有,但是像叶振棠这样的还是很稀少。

他是1983年电视剧《大侠霍元甲》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原唱,属于资深港星,在香港比在内地更红,称他为“殿堂级粤曲歌手”也不为过。

叶振棠现在突破了年龄的限制、甚至行业规律的限制,找到事业第二春,不得不让人佩服其心态之开放,身段之柔软。

很多内地听众对于《万里长城永不倒》抱着深厚的感情,因为它是我们最先接触到的香港文化之一,“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看到文字就能哼出旋律。在叶振棠的直播间,这首歌也是点唱频率最高的一首歌。

▲《大侠霍元甲》由徐小明监制、执导,黄元申、米雪、梁小龙主演,于1981年首播,1983年被引进到中国内地,在广东电视台首播,之后在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地电视台播放,成为八十年代的“剧王”。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由黎小田作词、卢国沾作曲、叶振棠演唱,唱遍大江南北,一度形成“歌比剧更红”的现象。

这件事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叶振棠唱“霍元甲”的时候,大概很多读者还没有出生,很多人家里还没有电视;如今,大家也都不再看电视了,这首歌反而在手机屏幕里开始传唱。

叶振棠是常常存在于“考古素材”中的港星,像是神隐扫地僧,有人听说过他的绝世神功,但苦于年代久远,如今记起的已不太多。

他出道在七十年代,成名在八十年代,归隐在九十年代。可以说,他见证了港乐从零起步,走向繁盛,又渐渐平息潮涌的过程。

而他的身边,也聚集着同时代的音乐人,比如叶丽仪、郑少秋、汪明荃等等,也都被戏称为“考古港星”“宝藏港星”等等。

这些港星,不仅仅是有“时代滤镜”那么简单,他们身上有着超乎寻常的坚韧和务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批人所承载的精神力量,鼓舞着后辈们开创了香港娱乐时代的辉煌。

八十年代辉煌图景

现在回想,八十年代走红的那批香港歌手,身上都有着差不多的气质。

首先最明显的一点,大家都是苦出身,最初都是平凡人,所以他们身上少了骄纵,多了些危机感和务实性。这种务实,使得他们在遇到贵人之时,会拼命地抓住机会,努力拼搏,醉心于工作,最终达到成功。

先说叶振棠。他在澳门长大,10岁时因患猩红热发高烧,影响眼球神经细胞,所以多年来都视力模糊,视力不足常人一成。

年轻时来港打拼,因为视力缺陷,又拿的澳门毕业证,香港不认,找不到工作,只能和一帮朋友在酒吧卖唱赚钱。

七十年代香港经济开始腾飞,叶振棠和朋友倒是不缺卖唱的机会,日唱夜唱,也算是唱出了小有名气。叶振棠说自己的胳膊是“鸳鸯臂”,就是一只粗一只细,这是弹吉他留下的烙印。

“有一日碰到一个澳门乐队朋友,他说打紧两份工,一份在club,一份叫做after hour,那时流行半夜两点开始,在夜店弹到早上六点,他找我去做替工弹低音结他。

七十年代乐队百花齐放,因为打越战,单在湾仔已有二百多间酒吧,每一间吧都需要乐队,唔忧没工做,最辛苦我由下午两点做到翌日早上六点,弹十多小时吉他,弹到我鸳鸯膊,去做衫一度,裁缝说我一边肌肉发达些。”

他们也唱出了成就,在最高级的中环希尔顿酒店表演,“band的薪金到达最高,月入六千,外面普通band仔月入千多元而已”。

▲叶振棠当年和朋友组成的“新特乐”New Top Notes乐队,女主音是陈洁灵,还有后来做了林子祥唱片监制的钟定一。这个乐队以唱英文歌为主,出过五张英文唱片,其中一张还是金唱片。

而叶振棠真正进入音乐界的贵人则是黎小田。

1980年丽的电视台拍了一部《浮生六劫》,这部电视剧的策划是当时的“编剧圣手”萧若元,萧大才子正值人生顶峰,写出的戏又精彩又卖座,这部戏启用了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扮演富家公子,十分受欢迎,他就是张国荣。

《浮生六劫》的主题曲叫《戏剧人生》,卢国沾作词,黎小田作曲。

黎小田钦点叶振棠演唱,因为他“声音够惨”,“能够唱出男人的寂寥悲戚”。没想到这首歌连同电视剧一炮而红,歌词也正像一个时代的隐喻:“快乐时,要快乐,等到落幕人尽寥落。”

从那以后,叶振棠携带着清亮又沧桑的音色,成为众多热门电视剧主题曲的演唱者,香港重量级音乐人比如顾嘉辉、黄霑等人也为他写过很多歌,他成为一线歌手,常常出现在大众面前。

▲叶振棠和梅艳芳在TVB演唱新春组曲。

1982年《苏乞儿》是其事业的高峰,他唱出这一生最重要的一首歌《忘尽心中情》。

▲1982年的电视剧《苏乞儿》,由周润发、刘德华领衔主演。

▲这部剧里有跑龙套的周星驰、梁朝伟和欧阳震华。10年后,周星驰主演了另一部《苏乞儿》,成为喜剧之王。

▲叶振棠演唱《忘尽心中情》。

《忘尽心中情》的词曲是当年香港的最高配置,歌词黄霑,作曲顾嘉辉,很多人说这首歌唱尽了男人的苦涩,又充满哲思。

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港乐金曲,叶振棠无论大大小小的演唱会必唱这首歌,否则听众不愿意散场。在当下各种社交平台上依然对它有热烈的讨论,以及对那个港乐时代的怀念。

“辉黄”组合曾经是所有香港人都感到骄傲的组合——

顾嘉辉和黄霑,一个谱曲,一个作词,一个是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学院派高材生,一个是中环金牌广告人出身的大才子,两个人犹如双剑合璧,写出了香港乐坛划时代的金曲,诸如《上海滩》《当年情》《一生有意义》《世间始终你好》等等。

▲顾嘉辉和黄霑的“辉黄组合”为香港乐坛留下了无数经典金曲。

在“辉黄”巅峰时的70年代、80年代,谁能唱到他们写的歌,那就毫无疑问注定会红,像是叶振棠就拥有了这样的好运;哪部电视剧或电影能请到二人写主题曲,基本上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电影《英雄本色》的主题曲《当年情》,粤语版由顾嘉辉作曲,黄霑作词,歌曲的旋律和意境,加上张国荣、周润发的演出,成为香港影坛、乐坛的经典,被粉丝们称为“世界名画”。

叶振棠的嗓音有时高亢,有时又沧桑,唱歌时像在娓娓诉说一个故事,像极了“辉黄”笔下那个充满希望又有着淡淡伤感的年代。叶振棠尤其擅长在结尾处运用假音,而顾嘉辉格外喜欢他的音色,有些歌还专门按照假音的状态去写。

叶振棠同时代的叶丽仪,上演着差不多的人生故事。二人因为合作过《笑傲江湖》等名曲,被人称为“双叶”,常常合体出现,演绎经典。

▲叶丽仪和叶振棠的合作长达几十年。

▲叶丽仪和叶振棠共唱《笑傲江湖》。

叶丽仪在香港出生成长,祖籍广东台山,是客家人。父亲是渔农署职员,早年于油麻地蔬菜批发市场一带的公务员宿舍居住。

叶丽仪是公务员子女,家境虽算不上贫穷,但也并无多富贵,叶丽仪长大想做office lady,资质不差,应聘至汇丰银行做秘书,后来又辗转做过国泰航空、香港旅游协会亲善大使及辅警。

1969年,22岁的叶丽仪参加TVB歌唱选秀节目《声宝之夜》,唱了两首英文歌《You Don't Have To Say You Love Me》和《Yesterday》,获评判顾嘉辉给予满分而夺冠,迅速进入演艺界。

因此,顾嘉辉是叶丽仪的贵人、恩师。

▲叶丽仪和顾嘉辉。

八十年代,顾嘉辉是TVB《欢乐今宵》的音乐总监,叶丽仪就跟着老师做和声、伴奏。

一些幽默短剧里,需要性感女声、搞笑女声的衬托时,叶丽仪就上去唱,等于是“人形音效器”,亦或是“高级打杂”。

直到1980年,顾嘉辉为电视剧《上海滩》写主题曲,他欣赏叶丽仪的踏实肯干,把这首曲子交予她唱,没想到这首歌成为华语乐坛最具代表性的粤语歌曲之一。

▲1985年叶丽仪在TVB舞台上演唱《上海滩》。

这首歌如此经典,以至于它背后的故事都呈现出那个时代香港音乐人的潇洒和灵动。

三个月的创作期,顾嘉辉拖到最后两三天才写好曲子,打电话给黄霑哼唱,黄霑20分钟写好词,又因为不知道“上海到底有没有浪”而费了一番脑筋,现在说来都是美谈。

写歌的才子固然才思敏捷,但叶丽仪则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为了唱好“浪奔,浪流”这开口四个字,叶丽仪在录音棚里录了足足近20个小时,事实证明,四个字,开口定江山,此后无论谁人翻唱,都比不过原唱叶丽仪那么大气磅礴。

叶丽仪也和叶振棠一样,拥有了“养老保险”歌曲,“事到如今,我仍然是不唱那首歌就不能完场。”

整个八十年代,亦是叶丽仪的黄金期,她唱过很多电视剧的主题曲,比如《女黑侠木兰花》、《红颜》等。

1981年及84年,叶丽仪与叶振棠合唱《愿你待我真的好》和《笑傲江湖》,两曲都曾登上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的周冠军,二人举行《双叶演唱会》,并由俞琤担任司仪。

和“双叶”差不多际遇的,还有同时代的郑少秋、汪明荃等人。

郑少秋出身不好,生父风流,妈妈改嫁,带着他这个“拖油瓶”嫁到郑家,郑少秋自小感受到人间的辛酸冷暖。十来岁就出来闯世界,在酒楼茶肆里献歌卖唱、表演节目。

如果说叶振棠和叶丽仪属于踏实勤力的艺人,那么郑少秋比较珍贵的一点就是“肯捱”。

他从蛰伏到走红的时间挺长,在蛰伏期间备受打压,因为他体型太瘦,身高又高,很难找搭戏的女演员,上镜似乎也不好看,被无数的导演认定“这样的身材也想演男主角”。但他也一直没有抱怨,更没有退缩,依然勤勤恳恳地卖力工作,终于等来春天。

▲1977年《倚天屠龙记》,郑少秋初走红,汪明荃演赵敏,赵雅芝演周芷若。

歌曲《楚留香》是他的代表作,顾嘉辉作曲,黄霑、邓伟雄填词,也是郑少秋大大小小演唱会必唱的一首歌。

▲TVB台庆晚会,秋官表演《楚留香》。

到了千禧年之后,郑少秋已经较少接戏,但他仍然活跃在演唱会的舞台,哪怕工作量并不多,但也数十年如一日保持潇洒的外型和扎实的基本功。

人们都说郑少秋这么多年似乎一直没有变,还是那个倜傥的“秋官”,这种“不缺席”其实是很难做到的,本身就要依靠巨大的坚韧之心。

▲2012年《顾嘉辉大师经典音乐会》,时年65岁的郑少秋依然能跳能唱。

八十年代,是一个信奉“爱拼才会赢”的时代,也是一个处处涌动着梦想和信念的时代。

出身卑微的人更易被这种精神鼓励,整个社会都呈现着一种激情:“捱世界”、“交足货”,是人们的信条,也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成为那一代歌手、音乐人最根深蒂固的气质。

就拿这些歌手背后的大师顾嘉辉来说,他是广州人,1948年顾家从广州移居香港,居住在九龙的木屋区,由于生活贫困,他没有机会受到正规教育,靠姐姐顾媚在夜总会唱歌维持生计。

顾嘉辉在姐姐身边耳濡目染,学会了钢琴,成为琴师,后又进入邵氏作曲,得到邵逸夫赏识,1960年代初,他获邵逸夫及方逸华资助生活费,留学于美国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从此才走上事业正轨。

顾嘉辉做《欢乐今宵》音乐总监的时期,这档节目密度大,强度高,顾嘉辉依然兢兢业业地出现在每一场录制现场,万分珍惜任何工作机会,他自己也是“爱拼才会赢”的践行者。

▲汪明荃的成名曲《万水千山总是情》也是顾嘉辉所作。

▲顾嘉辉和他栽培过的歌手,叶丽仪、叶振棠、郑少秋都在列。

在他们身上,处处写满了“狮子山下”式的拼搏精神:

郑少秋因《楚留香》24小时日夜不停赶戏,甚至有连续七日七夜未眠的纪录,体力过分透支,患了肝病;

武侠剧的原著作者金庸,六七十年代,坚持每天晚上写社评(约一千字),下午写武侠小说(约一千字),只在出差或生病时才中断几日,最忙的时候,同时写三部小说。

叶振棠唱的《胜利双手创》也许就代表着那个年代的精神,“前路那怕是掀起万丈浪,挺起胸往前勇闯,敢爱敢恨,死挨死悭胆粗气壮。”

九十年代的瞬息万变

到了九十年代,世界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如果说八十年代黄霑、顾嘉辉还在描写时代大势,擅长写出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的悲欣交集、奋斗与拼搏;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