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2023上半年评分最高10部国产剧,《狂飙》第5,《中国奇谭》第2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今年上半年的国剧市场,皮哥认为,百家争鸣最为合适。

类型上,百花齐放,有科幻,有悬疑,有动画,有罪案,基本做到了全覆盖。



口碑上,黑马频频,光上半年,豆瓣超过8分的国剧就近10部,7分以上的国剧,更是数不胜数,几乎每周都有一两部口碑国剧,可供大家选择,这在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热度上,话题拉满,无论是《狂飙》掀起的网络热潮,还是《三体》带来的史诗还原,即便你不是电视剧爱好者,也一定在某个热搜下,读到过关于这些电视剧的故事。



所以,这份上半年的优质国产剧片单,皮哥挑选起来很有难度。

以豆瓣分数为参考,以热度为辅助,加上大多数观众的看法,皮哥从上半年播出的近百部电视剧中,挑出了前十部。

下面,我们从第十部开始说起:

10、《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豆瓣7.8)

又是马伯庸。

对马伯庸作品改编的剧,观众评价向来两极。

马伯庸擅长从历史的脉络中,寻找故事素材,在让观众难以分辨的真真假假中,创造历史。



这就决定了,对马伯庸剧的观感,会明显地分为两类。

第一类,惊叹于他靠一个名字或历史细节创造完整故事的能力,并从中体会那个年代的人情冷暖,比如《长安十二时辰》的紧张刺激。



第二类,诟病他架空历史的“虚无主义”,吐槽他将现代和古代杂糅,戏说历史的态度,比如《风起陇西》的古代谍战。

看马伯庸的剧,需要细细体会,他的多数剧,都是需要观影门槛的。



《显微镜下的大明》也是如此。

制作上,这部剧的场景、细节、质感、格调都十分用心,几乎在用电影的美学标准去做,从很多场景中,都能看到大银幕式的观感和美学表达。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显微镜下的大明》不将历史完全严肃化,而是将轻喜剧的元素,融入悬疑故事本身,并在故事进展过程中,完成良好的节奏把控,不水不废,这带给观众极好的观感,堪称国剧良心。

同样,本剧也拥有所有马伯庸剧的共通内核,通过剧中故事,反映时代,述说历史。



剧中的几个丝丝入扣的案件,牵出的是大明庙堂的机锋,呈现的是大明官场的百态,讲述的也是大明普通百姓的生活。

无论对历史感不感兴趣,《显微镜下的大明》都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历史的入口。



这也赋予了这部剧,与其他娱乐剧截然不同的意义。

09、《今日宜加油》(豆瓣8.1)

国产情景喜剧,曾经历过两个高峰。

第一个,是三十年前,《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等的涌现,为国产情景喜剧定下了基调。



第二个,是二十年前,《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接棒,让国产情景喜剧,迎来最后的辉煌。



其后,随着国产剧拍摄成本越来越大,这种注重表演、考验编剧的情景喜剧,反而开始不受欢迎了。

近十年来,能叫得上名字的,也仅有一部深陷抄袭传闻的《爱情公寓》而已。

但今年我们或许见证了国产情景喜剧的再一次崛起,《今日宜加油》就是个典型。



本剧翻拍自韩版漫画,并作了本土化改编,故事讲述了一家现代公司中,同事和领导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

在《今日宜加油》中,我们看到了国产情景喜剧共通的优点。



它聚焦于现代白领在工作和上班中遇到的种种状况,并作了相对严谨的夸张和搞笑处理,不仅能让打工人深深共情,还颇有代入感。

同时,它打破了对“打工人”的刻板印象,剧中的几个人物形象,生动立体,性格鲜明,人设清晰,也比较接地气,很是讨喜。



比如,不懂办公室政治的李天然,因为耿直和老实,闹出了不少笑话。

比如,一心摸鱼但不成的李思思,在领导和同事之间游刃有余,就为实现“躺平”大业。



再比如,给全集团点奶茶,到处都有人脉可用的富二代白马帅,让人感叹“有钱真好”。

这一切,让《今日宜加油》有“电子榨菜”的潜质,全程嘴角很难落下来。



皮哥也希望,国产情景喜剧都能像这部剧一样,在当下的制作和编剧水准下,以喜剧的方式呈现真实的生活,这也同样是所有打工人喜闻乐见的。

08、《尘封十三载》(豆瓣8.1)

讽刺的是,这部陈晓的《尘封十三载》和张译的《他是谁》,几乎是完全类似的两部剧。

都是悬疑剧,都是24集的体量,都以一次恶性连环凶杀案展开,都是跨时间线铺陈,就连破案的主角,也都姓“卫”,这个并不太常见的姓氏。



但《尘封十三载》高开高走,《他是谁》最终烂尾,原因究竟在哪儿?

在皮哥看来,有三点。

其一,是《尘封十三载》始终聚集在对主线案情的侦破上,所有故事的发生,都与主线有关,比起《他是谁》中各种无关支线的铺陈和有头没尾的案件,前者反而更显诚意,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



其二,是《尘封十三载》在故事进展中,始终伴随着人物的成长和弧光,每个角色,甚至每个配角,都十分丰满。

比如谭凯饰演的“刀哥”郭胜利,从最开始的私自调查,到最后的悲剧结尾,全程让观众揪心,人物虽然死去,但余味尚在,后劲儿十足。



其三,是点到为止的留白。

两部剧都有感情戏的呈现,但《他是谁》太满,太煽情,《尘封十三载》则点到为止,并有恰到好处的留白,那些含蓄且隐喻的场景,最终都会靠细节,让观众豁然开朗,有观剧的解谜感。



同类型的两部剧,虽然《他是谁》靠《狂飙》吸引了一波热度,但在质量上,《尘封十三载》更胜一筹。

07、《爱情而已》(豆瓣8.2)

虽然听剧名劝退,但吴磊主演的这部都市职场剧,反而让所有观众眼前一亮。

央视播放,口碑热度不减,聚焦于当下年过30的独立女性,但它的故事,却比大多数职场剧鲜活地多。



有都市轻喜剧的元素,却不添加过分狗血的爱情奇观,有轻快的节奏,但不刻意制造冲突,在这两方面,《爱情而已》尤为可贵。

虽然主打爱情与职场,但在接地气程度上,《爱情而已》也做到了踏实。



对主角工作场景、工作能力和现实的刻画十分细腻,虽然花费了大量篇幅,但丝毫不无聊,反而因为编剧的巧妙,而引人入胜。

在内核层面,通过梁友安的视角和口吻,将职场对女性的不公和偏见,甚至性骚扰、婚育和歧视等等展现地真实生动,振聋发聩。



不过,这部剧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低估了观众的欣赏能力,有些道理明明通过情节已经展现,却还要通过角色的“金句”强调。



但瑕不掩瑜,这些小瑕疵,不影响《爱情而已》是一部优秀的都市职场情感剧,也为当下泛滥的职场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模板。

06、《曾少年之小时候》(豆瓣8.4)

这几年,好的青春剧,越来越少,今年上半年,皮哥倒发现一部青春剧“遗珠”,那就是《曾少年之小时候》。

青春剧曾经踩过很多坑,比如狗血的恋爱,车祸堕胎,雨夜分手,出轨撕X等等,而这部《曾少年》,则踏踏实实给出了,青春剧该有的模板。



它以单元剧的形式,以主角谢乔生活中的小细节,串起了她的青春故事。

故事以四合院中长大的三个少年为主,整个故事中,没有网红脸,没有流量小生,每个演员都很陌生,但演技却又随和自然,就像我们回忆中经历的那些小事,那个夏天一样。



青春的烦恼,如恋爱、升学、攀比、人际关系,在三人的故事中娓娓道来,不骄不躁,让这三个少年的形象,变得灵动而鲜活。

虽然没有大开大合的情节,但那些融入在90年代生活方式中的小细节,依旧让整部剧充满趣味,这是所有注重冲突的青春剧所不具备的。



我们确实缺少这种平和的青春剧,更缺少踏实体现少年心境的耐心。

而看这部剧,有时候会让皮哥有看《请回答1988》的观感,足见它的优秀和质感。



05、《狂飙》(豆瓣8.5)

作为到今天为止,绝对的现象级爆款剧,《狂飙》,相信皮哥不用再多做介绍了。

它不仅创造了超高的口碑,捧红了张颂文,还让里面所有出演配角的小演员,都分到了一杯羹。



高叶演完这部剧后,就接到了七个代言,高启胜的扮演者苏小玎开始代言页游,“疯驴子”、“小五”这些角色,也纷纷下海捞金,不亦乐乎。

这就是好剧的影响力和魅力,事实也证明,观众不会辜负好剧,更不会怠慢好演员。



那,《狂飙》火起来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皮哥看来,两个原因尤为重要。

其一,是它虽然披着悬疑罪案的外壳,但本质上却是高启强,从卖鱼小人物到黑道老大的成长史。



这种传记性质的剧,本身就受大众青睐,高启强成长过程中的强节奏推进,扣人心弦的偶发事件,和人物转变的过程,在扣人心弦剧情的引导下,不仅细节丰满,也颇有说服力。

这种身临其境的“黑道老大成长记”,给了观众参与感,所以火起来无可厚非。



其二,是演员优秀的表演。

《狂飙》本身就有好的质感,而张译、张颂文、高叶等实力演员的参演,也功不可没。

尤其是张颂文,在他的演绎下,高启强这个人物,就像从现实中走出去的一样。



不仅情绪穿透力强,有几场戏的对垒,张力十足,演得太好,令人拍手叫绝。

好故事+好演员,这是一部剧成功的基底,而《狂飙》在这两点上,都达到了国内顶配。



戏拍好了,大火只是时间问题,跟《隐秘的角落》《人世间》如出一辙。

而《狂飙》的火也证明,演员本身的戏剧张力,与名气关系不大。



只要好好表演,每一个用心的演员,都可能像张颂文一样,一夜火遍全国。

04、《去有风的地方》(豆瓣8.6)

这是上半年高口碑剧中,最为“特别”的一部。

说故事,它本身没什么故事,不过是一个女孩,因为闺蜜的突然离世,而产生了“避世”的念头,辞了工作拉着行李去了云南,开始了类似疗伤的旅途。



说情节,它本身没什么冲突,刘亦菲饰演的许红豆,不过是平时骑骑马,看看风景,做做手工,别说悬疑动作,反转搞笑,就连最基本的车祸小三,它里面都没有。

但它特殊的地方,也恰恰在于此。



《去有风的地方》精准戳中了当下年轻人对“慢”生活的需求。

一些国产剧中,紧绷的情节和动不动就冲突争吵的剧情,就像打工人“打仗”般的生活一般,是一只推着大家前进的无形大手。



而这部剧,正好摒弃了这只手,把生活还给了生活,把故事交给了四个字,顺其自然。

虽然像极了一部刘亦菲主打的旅行综艺,但观众依旧能从剧中,收获关于生活和生命真谛的认知,从而找寻自己生活的方向。



这是《去有风的地方》的意义所在。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刘亦菲很美,云南很美,李现很帅,剧很养眼。



但又有谁,能拒绝一部舒缓心境,沁人心脾,还能洗洗眼睛的爱情剧呢?

03、《三体》(豆瓣8.7)

皮哥是《三体》的死忠粉。

作为死忠粉,大多数观众都认为,《三体》是最难影视化改编的作品,没有之一。

其难度,在于对宏大科幻世界观的呈现,以及对高科学概念的平实化阐述。



B站动漫版《三体》就是失败的典型。

不仅颠覆了书中人物的形象,而且剧情乱改一气,掐头去尾,缺少了原著的精神。



每个《三体》粉丝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三体》,让皮哥没想到的是,腾讯做到了。

其实,这版《三体》只做好了一件事,那就是按部就班地,根据原著进行改编。

之所以高达8.7分,是因为从最开始,就有一股“熟悉”的味道。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