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她在掏自己的心,人在嘲她的脸

李玟去世给世界带来的阴霾仍未散去。

这些天来,我听到最多的是“可惜”二字:可惜了这位真正的天后,可惜了全方位断层的艺术家,可惜如此美好的一个人……

而与此同时,我也关注到一个同样让人深感怜惜的身影——

萧亚轩。

有没有人注意到,又一个天后在坚强的表象下崩溃着?

现在看她的微博评论区,已被诸如“你也要好好的”“每天都要开开心心的”“back不back真的无所谓”这些暖心留言占满。

图片

图|@萧亚轩 微博评论区

大家对她的疼惜自然是有理由的。

一来,李玟和她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在圈内不是秘密。CoCo的离世对Elva自然是极其巨大的打击,令她直接陷入崩溃。

图片

两人的感情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

自出道前,李玟就已经是萧亚轩的偶像。Elva曾唱着对方的《爱我久一点》参加歌唱比赛,也曾以“小李玟”的诨名闯荡乐坛。二人之后还一同在传奇音乐人姚谦麾下待过,更拉近了彼此的连接。

探究起来,李玟那种充满西洋律动感的R&B歌路,其实也是萧亚轩早期的音乐根基。

图片

这样的缘分一直延续到后来。

在萧亚轩低谷时,是李玟的表演鼓舞了她。直到最后一次对话,CoCo还在为事业遇冷多年的Elva打气,鼓励她“come back, singing”。

图片

图|@萧亚轩微博

这一刻,人们更发觉二人之间的共性——

表面看似活得开朗、自在,却都有潜在的脆弱和焦虑。

自然而然的,人们在萧亚轩与李玟之间,看到越来越多令人担忧的相似之处。

比如,她们都来自单亲家庭。

李玟在出生前爸爸就意外身亡,Elva的父亲则在她幼年时便抛弃了家庭出走。2010年,Elva还经历了妈妈去世的打击,成为她延续至今的阴影。

图片

图|中国新闻网《母亲去世,萧亚轩下跪磕头108下感谢慈母养育之恩》

两人也都长期忍受着身体上的疼痛。

李玟是从出生时左腿就有缺陷,两岁就得忍受铁棒穿过左脚跟的痛。后来因训练强度过大,数次住院治疗,到后来甚至严重到得重新学习走路。

Elva也有类似遭遇。因训练太狠,她曾直接把自己从舞蹈室送进了手术室,手术时间长达12小时。之后更花费了大量时间做复健,每走一步都很困难。

图|中新文娱

人们对她精神状态的担忧是有迹可循的。

毕竟眼见着一个悲剧发生,自然也会担忧处境类似的相似者。

可,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一点,你会发现仅一个月前的萧亚轩,面对的就全然是另一种境况。

近几年其实是港台女歌手一个新风口。

曾被称为台娱“三小”的杨丞琳、王心凌、张韶涵接连在内娱发力,创造事业新起点;而“四大”中的蔡依林、梁静茹、孙燕姿,不光曾打下的血槽够厚,近些年也始终活跃于乐坛,位至天后仍在上升。

“四大三小”曾是台湾流行乐的最高指标。如今,似乎只有萧亚轩气力渐虚,开始摇摆。

因此,乐迷对她的喜爱,渐渐衍生出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切。

五月,她的一条日常微博评论区被事业粉刷屏。

图|@萧亚轩微博

六月她没发任何动态,可微博会员升级的自动微博,也很快被类似的催营业评论攻占。

图|@萧亚轩微博

很容易理解这种“虎妈心理”。

在时机就是一切的娱乐圈,本就已经输了几步棋,若再不抓紧回归,打下的江山可能都会保不住。

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结论。

然而,这也反衬出网友的感性有多姗姗来迟。

在前几天的直播里,状态十分萎靡的Elva还在努力向大众自证——

我不是一个赖皮的家伙,我也不是一个不努力的女生。

图片

图|@萧亚轩吧

我无意马后炮式替人伸冤,或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谁。

但萧亚轩的处境却无疑代表着如今一种普遍的社会规则。

即,脆弱不被接受,强大才被歌颂。

记得当年萧亚轩参加吐槽大会,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李玟才是真正的亚洲舞后,而她只是平平无奇的恋爱小天才。

图片

图|《吐槽大会》

前半句我相信她必定是真诚的。

但后半句,我却一直保持存疑的心态。

萧亚轩真的对自己目前远离娱乐圈的私人生活那么满意吗?

一方面,她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感情生活,正着看是多姿多彩,侧过来看,你也解读为她从未得到过足够长的安全感。

而在2021年,她又接连经历了与男友分手以及被狗咬伤的创伤,从心理到生理上都备受打击。

她说过,在住院时她曾有三天躺在床上动不了,甚至有过厌世的时刻。

图片

那年她开直播时的状态十分糟糕,她反应迟缓,双眼迷离,还常常忘了自己在说什么。

图片

去年她在金曲奖颁奖,顶着大批对她变形的脸的嘲笑宣布,Elva is back。同年登上台版《嘉人》杂志时,她更信心满满地宣称自己已经度过低潮,“浴火重生”。

图片

图|《Marie claire美麗佳人2023.1月》

可直到今天,我们似乎并未真正看到她走出低谷。

在李玟之后我们认识到,哪怕再星光四射的人,也会有人们看不到的崩溃与脆弱。

而在萧亚轩身上,我们还可以知道,为何有些人始终不敢向外界示弱。

当把萧亚轩的崩溃放在舆论场上,人们给的是怎样的反馈呢——

看她神情恍惚,于是怀疑她吸毒。

明明她在努力表达自己的挣扎和痛苦,看客的关注点却只停留在她脸上。

图片

而这一切,都只因为这个“失态”的萧亚轩,不再符合人们对她活力满满的期望了。

许多人对李玟痛心疾首,感慨她要是真这么痛苦,为什么不说出来,反而选择一个人承担。

可问题是,在一个不接受脆弱的世界,说出来,就会被理解、包容吗?

当一个女性公众人物不再符合大众对她的既定印象时,她面临的反而是各种恶评和揣测。

不妨看看诗人余秀华。

因脑瘫导致的身体残疾,让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比多数人更艰难的环境里。

但人们渐渐惊讶于她突破肉体桎梏的强大灵魂,被她的自尊和才华折服。

图片

图|《摇摇晃晃的人间》

然而,她的“强”,也为她后来的争议埋下了伏笔——

“恋爱脑”。

她曾坦言自己唯一的弱点就在爱情上,坦坦荡荡。

但对大众而言,这却是她不该存在的弱点、软肋,她违背了一个该有的形象。

图片

图|《不止于她》

好在余秀华够“野”,她不在乎恶评,也勇于维护自己脆弱的权利。

图片

可对许多更要强的她们,可没法拥有这样叛逆的机会。

在李玟去世后,她的各种过往经历都被翻了出来。

那些无法予人知的心酸和伤痛,直到这个时候才被人看到——

因为出生左腿就有伤,于是劲歌热舞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只靠右腿支撑训练的辛苦;

图|《不止于她》

完美舞台的代价,是超乎想象的高强度工作,睡眠时间被压榨到只有三四小时,甚至整日都吃不上一口饭。

图片

图|《李玟 事关如何活得越来越像你爱的自己》

更别说现在几乎人人已知的,她不顺的婚姻,频繁出轨的老公,以及冷漠的继女等。

这些悲伤片段,在她生前鲜少有人关注到。可在身后,又变成了有关她最热门的谈资与八卦。

从前人们只识她是那“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女战士”,仿佛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有能力满血复活。

当我们谈论一个艺人时,总是会第一时间认定她的正面形象。

于是时间长了,人们忽略了标签下她们作为人的存在。忘了她们实际上和我们一样,都有作为人类的复杂性,再不谙世事的艺人也有七情六欲,再阳光热辣的舞台背后也有悲伤隐痛。

在李玟去世后,有博主发了这样一篇感慨,总结一下大意为——

为了符合外界的期待,她28年一直都在咬牙坚持要成为那个winner。她坚持阳光热情自信,从不散发负能量,可,这并不是人类本来的模样啊。

没有人让她意识到,偶尔当当情绪的逃兵是没错的。不勇敢也可以,不快乐也没关系。

图片

图|@罗套套

这个悲剧不只是一个个体事件,而已经映照出当下社会的顽疾。

如今,仿佛所有人都戴上了一顶“正能量”的金箍,正面情绪成为社会的准入门槛,一旦展现软弱、无助,便会引来恶意与批评。

恰如萧亚轩所经历着的,也恰如无数的确阳光不起来的人所经历着的。

可这真的是世界该有的样子吗?

健康的社会,难道不应该接纳各种情绪,是弱者也能正常生活的天地吗?

我欣赏余秀华的原因之一,正因为她对现状的不妥协——

她会发疯,会抓狂,会显示自己最羸弱、最不体面的模样。

她拼了命也要争取到的,是作为一个活人的自己,示弱的权利

她才不要活成“身残志坚”的榜样,更不想变成一尊没有七情六欲的神像。

她要嬉笑怒骂,用性格活出被躯壳所限的生命之完整。

我还想到电影《阳光普照》。

许光汉饰演的阿豪是所有人眼中的绩优生,照理该有个光明耀眼的未来。可他却选择在一个平常午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他的死亡,也和这种过分强调“完美、体面”的社会氛围不无关系。

他的爸爸从来看不到儿子为了维持优秀的辛苦,他只在乎结果,在乎儿子今年是否第一。趁着送学费,也要见缝插针地敲打。

送给儿子的笔记本,用最热烈的色彩写着最苛刻、冷漠的期望——

把握时间、掌握方向。

图|《阳光普照》

可阿豪真的不努力吗?

恰恰相反。为了把握生命的所谓“方向”,他太努力了,努力到了让自己退无可退。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