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本周《庆余年》大结局!回望范闲这一动情之吻,不是老戏骨哪能hold住!

原标题:本周《庆余年》大结局!回望范闲这一动情之吻,不是老戏骨哪能hold

1

热播电视剧《庆余年》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老戏骨们带领着一众年轻演员让这部剧成为产生了各种热门话题。这其中范老太太的扮演者——著名演员曹翠芬以其精湛的演技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曹老师的不愧是老戏骨,一出场就把范老太太的慈爱睿智,雍容大气展现的淋漓尽致。对待范闲疼爱有加,而对于坏人又不乏果断干脆,直接“打折他的腿”。

范闲和老太太分别的那场戏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临行前范闲在老太太额头上亲亲吻了一下。因为男主是架空穿越,所以他先用现在的方式表达对奶奶的依恋。

吻过之后再双膝跪下,用古代的方式深情拜别,无论是现代方式还是古代方式都充分表达了男主对奶奶的敬意。

这段戏曹老师感情处理得非常到位,先是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引而不发。接着两眼含泪,在孙儿逐渐远离得过程中,她跟着追了几步却又停在门口,满含深情地凝视着孙儿的背影。

若不是老戏骨哪能把感情拿捏地如此到位。孙子走了,还不忘喃喃自语“这成何体统啊”。这份细腻,这份依依不舍,不禁让人想起自家老人们把我们送出家门,看着我们奔向前程时的那份深情。

现实生活中,75岁的曹翠芬老师无儿无女,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刻苦钻研角色,成为观众们心中的“国民祖母”,这样的称谓曹老师当之无愧。

2

1944年,曹翠芬出生在上海。16岁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预科班,两年后转入本科,正式学习表演。毕业后,本想在舞台上发光发热的曹翠芬却来到山西整整种了三年水稻。即被如此,她也始终不忘表演专业,她在劳动中学习,在山村里体验乡亲们的生活与情感,在群众生活中领会表演艺术的真谛,这段经历成为曹老师受用终身的宝贵财富。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3年,曹翠芬正式回到北京,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出演《南征北战》中永贵嫂一角。

这是曹老师生平第一部电影作品,因此她特别刻苦钻研,跟同行学习,跟导演请教,把拍戏当成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当今社会流行一句话叫“出名要趁早”,然而这句话在曹老师那里却是不存在的。在她眼里无论什么样的角色都是一种磨砺,沉浸在表演之中,曹老师快乐又满足。

3

《南征北战》之后,曹老师不温不火地出演了一系列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尽管角色小,但曹老师恰恰就是在这些小角色身上磨砺自己的表演功力。

在电影《牛角石》里她扮演群众“秀珍”

在电影《黑三角》里扮演群众“高洁”

此外,在《苗苗》、《苏小三》等9部电影里曹翠芬老师也都是以配角示人,直到1987年,43岁的她才在《女人国的污染报告》里第一次扮演主角。这一演就获得了金鸡奖提名。

表演专业本科毕业,43岁才第一次出演主角,放在旁人恐怕早就放弃了。然而,曹老师就是有一股不放弃的韧劲。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从未做过母亲的曹翠芬,却成了影视作品里的“母亲专业户”,这靠的是实力,凭的是对角色的深刻理解。

4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凭借多年来对演技的打磨,曹翠芬这种“太不像演员了,太平常”的表演风格被张艺谋所看重,邀请曹老师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出演“二姨太”一角。

二姨太是个外表温顺贤良,内心阴暗扭曲的传统女性,角色难度不小。然而曹翠芬却能够仔细揣摩这个角色,深入分析人物。

拍摄期间,她向张艺谋建议,为了突出二姨太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源,能否给角色加上一句“老爷我还想给您生个儿子”的台词。从不轻易修改剧本的张艺谋这次却充分肯定了曹老师的建议,让这一句语气卑微讨好,气氛带点暧昧的台词成为这段戏的点睛之笔。

凭借《大红灯笼高高挂》曹翠芬获得了表演学会的“金凤凰”奖,可曹老师依旧是心无旁骛,波澜不惊。

5

再后来,曹翠芬领衔主演了电影《孤儿泪》,她饰演善良的农村妇女耿二女,讲述了她与领养的残疾儿童之间,十几年的曲折故事,让人动容。

曹翠芬的演技成就了《孤儿泪》,而这部量身打造的电影,也成就了她,演了一辈子的小人物,那么多配角,这一次,她终于成为金鸡奖影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那一年,她53岁。

6

如今75岁的曹翠芬,演技愈来愈加精湛,她的片约不断,而且还演一部火一部。《上海一家人》、《孤儿泪》、《老伴》、《蜗居》、《幸福来敲门》、《外科风云》,以及《知否》、《庆余年》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剧、热播剧。

“大器晚成”、“老艺术家”、“国民祖母”各种标签也纷至沓来。然而曹翠芬依然那样淡定,按照她的话说,出名迟一点好,这样可以演得更久。

如今,曹翠芬也紧跟时代步伐,在微博上与支持她的网友们积极互动。敬业精神让很多网友心生敬意。

敬业专注,默默耕耘,脚踏实地,这是所有老艺术家们共同的精神特质。

我们也真诚地祝福曹老师健康长寿,让观众们有更多机会领略曹老师的精湛演技。

爱尚影视 www.ku2000.com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