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李佳琦拼命翻车也救不了《吐槽大会》

原标题:李佳琦拼命翻车也救不了《吐槽大

“全都不好笑”,“硬吐”,“都是烂梗”,开场前嘉宾们的话很好的概括了本期《吐槽大会》。

本文来自微信号:娱匠,文/橙子,编辑/小飚。

新的Slogan、新的舞台、主持人张绍刚新的小短裙LOOK,《吐槽大会第四季》完成回归首秀。

不久之前,《吐槽大会》第四季官宣李佳琦加盟,让它狠狠刷了波热度和存在感。九亿少女翘首以盼,期待“口红一哥”的表现。

累计播放量7397.7万,豆瓣6.3分,从这两个数据上来看,首期节目似乎效果不错。但是不论是豆瓣评论区,还是弹幕,仍然可见吐槽声。

根据骨朵影视数据统计的弹幕词云,“全程快进”“李佳琦凭什么”“吴昕熟悉”赫然在列。而“全网呼叫李诞池子”“很好笑吗?跳过他了”“全程哈欠”等表达多次出现。

热度与及格的口碑之下,《吐槽大会》第四季仍见槽点。

这届嘉宾不太行?

李佳琦可以作为《吐槽大会》的主咖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且不说前几季《吐槽大会》除了娱乐圈艺人,已经邀请过运动员作为主咖。就说频繁登上热搜、事迹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获得各品牌簇拥、有个站、有粉丝接机、多位明星进入其直播间与其互动……

李佳琦在流量和话题度上,已经可以与明星相匹敌。再加上“不粘锅事件”等争议,李佳琦登上《吐槽大会》理由充足。

从结果来看,无疑也是好的。如上述所说,官宣加盟之时就曾将《吐槽大会》带上热搜。根据云合数据显示,11月30日第一期节目上线后至今,《吐槽大会》四条热搜中,有三条带着李佳琦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李佳琦确实带动了《吐槽大会》。

主咖个人热度过关,但是主副咖、吐槽嘉宾之间缺少火花,是第一期《吐槽大会》的第一个明显硬伤。

基于李佳琦美妆博主的身份,吐槽嘉宾的选择为了与其沾边,都或多或少带着“美妆”“带货”“购物”的元素,从这个层面来说,宝石gem在这里稍显突兀,或许只能用带火《野狼disco》来解释。

除了吴昕,其他嘉宾似乎只是通过网络看过李佳琦,更别谈接触与了解。同时,嘉宾之间也充斥着生疏感。这种弱微的联系强行组盘,也让整个节目的吐槽充斥着“隔”的感觉。

本就互不认识的一群人,在节目上见了一面,就开始互相吐槽,有一些槽点吐槽的人或许都不了解,就会很容易产生朗诵、背诵之感,也就很容易让观众觉得尴尬,“笑果”也会大打折扣。

吐槽嘉宾不够,脱口秀演员来凑。《吐槽大会》第四季第一期派出庞博、卡姆组合,一个是第一届《脱口秀大会》的冠军,人称“交大吴亦凡”;一个是新晋“脱口秀大王”,每一次表演就是一顿暴说。

不可否认,两任大王也拥有不少的人气,水平也可圈可点。但第四季《吐槽大会》第一集李诞、池子全都缺席,庞博、卡姆组合,明显不能成为节目的灵魂人物。

李诞在《脱口秀大会》中不止一次说过,脱口秀的开场最难。因此,有经验的脱口秀演员担任《吐槽大会》的开场,既是热场需要,也是一种对于嘉宾的保护策略。

而之于庞博与卡姆的组合,显然庞博更适合开场,卡姆收尾,这实际上受风格所致,《脱口秀大会2》的选手们就曾不止一次表示,接在卡姆后表演很难,更别提鲜有脱口秀经验的明星了。

事实上,庞博、卡姆在第一期节目中贡献了不少梗和笑点。“成龙从不用威亚”的谐音梗也被不少网友评为最好笑的梗。但是庞博一贯的沉稳风格,并没有从一开始将场子点燃,因此直到卡姆上场之前,整个节目都呈现出“冷”的态势。

而“冷”也似乎成了第一期节目的主观感。

吐槽,尽量?很没劲

“吐槽,我们来真的!尽量”。张绍刚的一句话,似乎奠定了《吐槽大会》第四季的吐槽基调——“不痛不痒”。

曾经的《吐槽大会》有过直面曹云金的“发票梗”、李小璐的“整容问题”、大张伟的“抄袭假唱”,可是随着节目的进行,《吐槽大会》的切口和选题,变得不再那么犀利。

同时,正如上文所讲的那样,一个半小时的节目,六位嘉宾,每位五分钟以上的吐槽时间,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梗却并没有很多。除了“威亚”的谐音梗,似乎就只有张绍刚的裙子印记最深。

大多时候,不论是对李佳琦的吐槽,还是嘉宾之间的互嘲,翻来覆去都逃不开那些众所周知的话题。吴昕卖二手物品与恋爱难,袁咏仪酷爱买包,乐队主唱梁龙变身“摇滚教母”,宝石gem只有《野狼disco》,典型的歌火人不火。

就连李佳琦也都集中在不粘锅“翻车”事件和标志性的OMG等口头禅上,其实他还有推荐卫生巾、卖男性护肤品遭遇“滑铁卢”等事件,或许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成为吐槽的笑点。

本就不是新梗,还在同一场节目中被不同人以各种方式、角度当作槽点表述,审美疲劳来得太早、太快了一些。

这或许也与创作者们本身有关。《吐槽大会》第四季的编剧团队分为总编剧和编剧两组,王建国、程璐担任总编剧,梁海源、庞博、张博洋、杨笠等二十一人组成编剧团队。

他们中有不少人刚刚参加完两个月前结束的《脱口秀大会2》,还有人参与其他节目的录制,线下演出也在进行。短时间内,大量新段子的产出需求,无疑给了这些脱口秀演员、编剧们很大的压力,质量也许也会受到影响。

“洗白大会”之后,又成“宣传大会”?

江湖上称《吐槽大会》为“洗白大会”久已。

参加吐槽大会的嘉宾,尤其是主咖,绝大多数都是自带话题和争议,能够登上节目舞台接受吐槽和自嘲,本就是表明态度的一种方法,大方回应,加上嘉宾段子的升华,“洗白”功效立现。

而新一季的《吐槽大会》更是在节目正片之后,加入了张绍刚与嘉宾的后台访谈。三分多钟的时间里,除了常规询问录制节目的感受,李佳琦详细地解释了“不粘锅事件”,并将一路走来的关键词定为“坚持”。妥妥的一个正经的访谈,回应争议的同时,又传递了正能量。

除了“洗白”,《吐槽大会》似乎又拓展了另一个方向——宣传阵地。第三季包贝尔作为主咖时,就曾在回应《胖子行动队》抄袭事件的段子中加入新电影《“大”人物》的内容。

及至新一季,卡姆在段子中所说的Banjitino,确实是首歌,是他于10月发行的单曲。作为笑果文化旗下演员,在笑果文化的节目中宣传自己的作品,好像并无不妥。

只是,下一期的主咖是甄子丹。甄子丹适合《吐槽大会》吗?武打明星间的那些事会出现在段子中成为槽点吗?还不得而知,但是电影《叶问4》即将在12月20日上映却是确定事件。

豆瓣7.5、6.9、6.3的前三季评分,到如今第四季的6.2,仅从这一维度看,《吐槽大会》仍维持着正常水平。但从第二季、第三季评分情况来看,曾经历过低开高走,也曾经历过直线下滑。

不论是“年轻的沟通方式”还是“认真的吐槽”,《吐槽大会》都以“吐槽”为中心。但《吐槽大会》似乎正在以隔靴搔痒之姿,反复重复着老旧的梗。褪去了曾经的一针见血,《吐槽大会》还能赢得观众们的会心一笑吗?第四季才刚刚开始。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