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

作者:薛能      朝代:
杏花原文

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楼。
谁知艳性终相负,乱向春风笑不休。

杏花拼音解读
huó shēng xiāng liú
shǒu zhōng jìn qīng lóu
shuí zhī yàn xìng zhōng xiàng
luàn xiàng chūn fēng xiào xiū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杏花注释

【第一流】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桓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復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唐许浑《早秋寄刘尚书》诗:“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浮签》:“更凭若个话前游,九十人中第一流。”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他们的作品,未必都是第一流的,未必都流传下来。”《新民晚报》1990.10.2:“它们以最美好的环境与场地、第一流的设备与服务竞相号召,终于又迎来了新一代的台球爱好者。”…展开

首句“活色生香第一流”即正面描写杏花的美色和芳香,尽力表现出杏花的青春活力。句中的“活”、“生”两个形容词用的极为生动,形象,使人产生许多联想。那缀满枝头的杏花,鲜润可爱,浅白中透着粉红,使人感受到万物复苏的春天的美好;而杏花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又使人感到生命的脉搏的跳动。这就令人信服地感到:在百花盛开的春光里,它确实名属“第一流”。

第二句“手中移得尽青楼”一群青楼女子踏青游春归来,随手折取杏花,斜插云鬓,一路追逐,一路嬉闹。一个“尽”字说明青楼女子们对杏花无一不喜爱的。莱辛说:“诗人就美的效果来描写美”(《拉奥孔》)。这句诗正是通过描写青楼女子对杏花的喜爱和折花之后的欢快嬉闹的情景,来衬托杏花自身的美丽动人。

第三句“谁知艳性终相负”诗人以青楼女子的口气,嗔怪杏花这么快就失掉了艳色芳香,辜负了自己一番美意,同时也紧紧照应首句,暗含着诗人的无限感叹。诗人仿佛说:随意折花弄柳,终究会导致它们夭折短命,怎么能反而怨它轻薄命短呢?

最后一句“乱向春风笑不休”杏花儿失掉了色香,也就失去了人们对它们的爱。这些青楼女子们便一路上漫不经心地把干枯的杏花随手抛撒。那些可怜的杏花儿,便随着骀荡的春风四处飘落:有的落在路旁,有的浮在水上,有的飞到荒野,有的碾于泥中。这些踏春归来的女子,仿佛早已忘掉了刚才的不快,依旧是一路春风得意,一路笑语欢歌。杏花儿在青楼女子们的咯咯笑声中结束了它的短暂的生命,短诗至此也戛然而止。在这一连串的无休止符的笑声中,诗人留给我们的回味是无穷的。

薛能这首诗截取了青楼女子折杏花以自娱的生活片断,表面上写的是杏花,实际上塑造的是一群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形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惆怅,对薄命红颜不幸命运的同情。而诗人此意又不肯脱口说出,全凭读者在青楼女子的琅琅笑声中品味,可谓句短而意长。历代诗话作家对薛能诗作贬多褒寡,但公认“其七绝多佳作”,这首《杏花》诗当在其中。

折叠

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 薛能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详情

杏花原文,杏花翻译,杏花赏析,杏花阅读答案,出自薛能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627413746.html

诗词类别

薛能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性感天后美女性感图片网冯提莫13分40秒视频迅雷下载迅雷ios版下载2019男明星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