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次鄂州

作者:卢纶      朝代:
晚次鄂州原文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晚次鄂州拼音解读
yún kāi yuǎn jiàn hàn yáng chéng
yóu shì fān chéng
zhòu mián zhī làng jìng
zhōu rén jiào cháo shēng
sān xiāng chóu bìn féng qiū
wàn guī xīn duì yuè míng
jiù suí zhēng zhàn jìn
gèng kān jiāng shàng shē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汉阳城:今湖北汉阳,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一日程:指一天的水路。

估客昼(zhòu)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估客:商人。昼:白天。眠:睡觉。舟人:船夫。夜语:晚上说话。

三湘愁鬓(bìn)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这里泛指汉阳、鄂州一带。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pí)声。
征战:指安史之乱。尽:毁尽。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江:指长江。鼓鼙: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诗。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浓云散开,江天晴明,举目远眺,汉阳城依稀可见,因为“远”,还不可及,船行尚须一天。这样,今晚就不得不在鄂州停泊了。诗人由江西溯长江而上,必须经过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直抵湖南。汉阳城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起句即点题,述说心情的喜悦,次句突转,透露沉郁的心情,用笔腾挪跌宕,使平淡的语句体现微妙的思致。诗人在战乱中风波漂泊,对行旅生涯早已厌倦,巴不得早些得个安憩之所。因此,一到云开雾散,见到汉阳城时,怎能不喜。“犹是”两字,突显诗人感情的骤落。这二句,看似平常叙事,却仿佛使人听到诗人在拨动着哀婉缠绵的琴弦,倾诉着孤凄苦闷的心曲,透纸贯耳,情韵不匮。

次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诗人简笔勾勒船舱中所见所闻:同船的商贾白天水窗倚枕,不觉酣然入梦,不言而喻,此刻江上扬帆,风平浪静;夜深人静,忽闻船夫相唤,杂着加缆扣舷之声,不问而知夜半涨起江潮来了。诗人写的是船中常景,然而笔墨中却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所以尽管这些看惯了的舟行生活,似乎也在给他平增枯涩乏味的生活感受。

三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诗人情来笔至,借景抒怀:时值寒秋,正是令人感到悲凉的季节,无限的惆怅已使我两鬓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而诗人的家乡则在万里之遥的蒲州(今山西永济)。秋风起,落叶纷下,秋霜落,青枫凋,诗人无赏异地的秋色之心,却有思久别的故乡之念。一个“逢”字,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移愁情于秋色,妙合无垠。“万里归心对月明”,其中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迢迢万里不见家乡的悲悲戚戚,亦有音书久滞萦怀妻儿的凄凄苦苦,真可谓愁肠百结,煞是动人肺腑。

末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写诗人有家不可归,只得在异域他乡颠沛奔波的原因。最后二句,把忧心愁思更加地深化了: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乱丧失殆尽,而烽火硝烟未灭,江上仍然传来干戈鸣响,战鼓声声。诗人虽然远离了沦为战场的家乡,可是他所到之处又无不是战云密布,这就难怪他愁上加愁了。诗的最后两句,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这首诗,诗人只不过截取了飘泊生涯中的一个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写得连环承转,意脉相连,而且迂徐从容,曲尽情致。在构思上,不用典故来支撑诗架;在语言上,不用艳藻来求其绮丽;在抒情上,不用泼墨来露出筋骨。全诗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炽热,读来觉得舒畅自若,饶有韵味。

参考资料: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697-698页.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晚次鄂州翻译

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 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 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 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展开

翻译:

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 

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 

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 

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

折叠

相关赏析

写赏析

晚次鄂州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诗。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浓云散开,江天晴明,举目远眺,汉阳城依稀可见,因为“远”,还不可及,船行尚须一天。这样,今晚就不得不在鄂州停泊了。诗人由江西溯长江而上,必须经过鄂州(…展开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诗。

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浓云散开,江天晴明,举目远眺,汉阳城依稀可见,因为“远”,还不可及,船行尚须一天。这样,今晚就不得不在鄂州停泊了。诗人由江西溯长江而上,必须经过鄂州,直抵湖南。汉阳城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起句即点题,述说心情的喜悦,次句突转,透露沉郁的心情,用笔腾挪跌宕,使平淡的语句体现微妙的思致。诗人在战乱中风波漂泊,对行旅生涯早已厌倦,巴不得早些得个安憩之所。因此,一到云开雾散,见到汉阳城时,怎能不喜。“犹是”两字,突显诗人感情的骤落。这二句,看似平常叙事,却仿佛使人听到诗人在拨动着哀婉缠绵的琴弦,倾诉着孤凄苦闷的心曲,透纸贯耳,情韵不匮。

颔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诗人简笔勾勒船舱中所见所闻:同船的商贾白天水窗倚枕,不觉酣然入梦,不言而喻,此刻江上扬帆,风平浪静;夜深人静,忽闻船夫相唤,杂着加缆扣舷之声,不问而知夜半涨起江潮来了。诗人写的是船中常景,然而笔墨中却透露出他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所以尽管这些看惯了的舟行生活,似乎也在给他平增枯涩乏味的生活感受。

颈联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诗人情来笔至,借景抒怀:时值寒秋,正是令人感到悲凉的季节,无限的惆怅已使我两鬓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却驰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而诗人的家乡则在万里之遥的蒲州(今山西永济)。秋风起,落叶纷下,秋霜落,青枫凋,诗人无赏异地的秋色之心,却有思久别的故乡之念。一个“逢”字,将诗人的万端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移愁情于秋色,妙合无垠。“万里归心对月明”,其中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迢迢万里不见家乡的悲悲戚戚,亦有音书久滞萦怀妻儿的凄凄苦苦,真可谓愁肠百结,煞是动人肺腑。

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写诗人有家不可归,只得在异域他乡颠沛奔波的原因。最后二句,把忧心愁思更加地深化了: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不停息的战乱丧失殆尽,而烽火硝烟未灭,江上仍然传来干戈鸣响,战鼓声声。诗人虽然远离了沦为战场的家乡,可是他所到之处又无不是战云密布,这就难怪他愁上加愁了。诗的最后两句,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此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这首诗,诗人只不过截取了飘泊生涯中的一个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写得连环承转,意脉相连,而且迂徐从容,曲尽情致。在构思上,不用典故来支撑诗架;在语言上,不用艳藻来求其绮丽;在抒情上,不用泼墨来露出筋骨。全诗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炽热,读来觉得舒畅自若,饶有韵味。

折叠

创作背景

《全唐诗》于此篇题下注“至德中作”,时当在唐朝安史之乱的前期。由于战乱,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不定,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

作者介绍

卢纶 卢纶 卢纶,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大历(766—779)初,屡考进士不中,后得宰相元载的赏识,得补阌乡(在今河南省)尉。曾在河中任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送别酬答之作,也有反映军士生活的作品。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卢纶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五卷。…详情

晚次鄂州原文,晚次鄂州翻译,晚次鄂州赏析,晚次鄂州阅读答案,出自卢纶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1557.html

诗词类别

卢纶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热门搜索:性感模特诱惑明星性感图片性感人体最佳磁力引擎磁力天堂香港性感女星性感欧美美女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免费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