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
- 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
每向铜人话畴昔,故教铁杖斗清坚。
入怀冰雪生秋思,倚壁蛟龙护书眠。
遥想人天会方丈,众中惊倒野狐禅。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背诵
-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注释
【地行仙】中所记的一种长寿的神仙。《楞严经》卷八:“人不及处有十种仙: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阿难,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絶於人境。”后因以喻高寿或隐逸闲适的人。宋苏轼《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一:“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寿南涧》词:“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明唐寅《题自画守耕图》诗:“昨日三山降除日,长沮同拜地行仙。”2.比喻远行的人。宋文天祥《怀则堂实堂》诗:“中夜想应发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野狐禅】禅宗对一些妄称开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讥刺语。据说从前有一老人谈因果,因错对一字,就五百生投胎为野狐。后遇百丈禅师点化,始得解脱。见《五灯会元·马祖一禅师法嗣·百丈怀海禅师》。明李贽《说法因由》:“务狮子吼,无野狐禪,则续灯之意不虚,张南湖诸公之意亦不虚矣。”清钱谦益《庚午二月憨山大师全身入五乳塔院属其徒以瓣香致吊奉述长句》之二:“犹有六时喧瀑布,诸方惊倒野狐禪。”2.指外道;异端。《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自己想要说的话,仅仅是由搜索枯肠而来的一些支离灭裂的野狐禅,那能够和那严整的理论系统‘相对论’相对?”亦省作“野狐”。梁启超《新民说》九:“当晚明时,举国言心学,全学界皆野狐矣!”汉…展开【地行仙】中所记的一种长寿的神仙。《楞严经》卷八:“人不及处有十种仙: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阿难,是等皆於人中鍊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絶於人境。”后因以喻高寿或隐逸闲适的人。宋苏轼《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一:“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寿南涧》词:“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明唐寅《题自画守耕图》诗:“昨日三山降除日,长沮同拜地行仙。”2.比喻远行的人。宋文天祥《怀则堂实堂》诗:“中夜想应发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野狐禅】禅宗对一些妄称开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讥刺语。据说从前有一老人谈因果,因错对一字,就五百生投胎为野狐。后遇百丈禅师点化,始得解脱。见《五灯会元·马祖一禅师法嗣·百丈怀海禅师》。明李贽《说法因由》:“务狮子吼,无野狐禪,则续灯之意不虚,张南湖诸公之意亦不虚矣。”清钱谦益《庚午二月憨山大师全身入五乳塔院属其徒以瓣香致吊奉述长句》之二:“犹有六时喧瀑布,诸方惊倒野狐禪。”2.指外道;异端。《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自己想要说的话,仅仅是由搜索枯肠而来的一些支离灭裂的野狐禅,那能够和那严整的理论系统‘相对论’相对?”亦省作“野狐”。梁启超《新民说》九:“当晚明时,举国言心学,全学界皆野狐矣!”汉折叠 -
-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原文,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翻译,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赏析,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627495782.html
诗词类别
- 「宋词精选」
苏轼的诗词
- 《减字木兰花》
- 《寿阳岸下》
-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
- 《次丹元姚先生韵二首》
- 《予前後守、倅余杭,凡五年·夏秋之间,蒸热不可过·独中和堂东南颊,下瞰海门,洞视万里,三伏常萧然也·绍圣元年六月,舟行赴岭外,热甚·忽忆此处,而作是诗》
- 《听贤师琴》
- 《桄榔杖寄张文潜一首,时初闻黄鲁直迁黔南、范淳父九疑也》
- 《赵郎中见和戏复答之》
- 《留题峡州甘泉寺》
- 《念奴娇·中秋》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