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学经典 > 国学知识 >

王阳明:初心,就是为什么出发-国学知识

时间:2019-04-28 01:21:33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

何谓圣人?《中庸》说:“唯天下至圣,为聪明睿知(智)”,谁能做到耳聪、目明、心睿之智呢?唯天下至圣。

在王阳明看来,圣人只是具备了一种才能而已:那就是致良知。大众不能做到聪明睿智,只是因为不去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中的“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人的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

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后来王阳明对“良知”进一步解释为“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也就是说,“良知”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只要你有良知,就能得道。

道德良知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为非作恶就越大。

所以说,一个人一定要具备一种坚守自己良知和底线的品质。但你想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到“君子出淤泥而不染”,则是极为不容易的。

就像苏武牧羊19年之久,历经艰辛,拒绝匈奴的各种威逼利诱,只为守节,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明代于谦有一首著名的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当我们要在违背良知与遵循良知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即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应该坚守自己的良知。成为圣贤,坚守良知,就是王阳明一生的初心。

初心就是为什么要出发

南朝宋帝国第五任帝刘骏(孝武帝)是个混账皇帝,嗜杀成性,性情尤其卑劣。

宋帝国开国皇帝刘裕,生前在皇宫建了一个小型博物馆,博物馆里陈列的都是他贫贱时期,给人当佣工使用的灯笼麻绳之类的东西。

刘裕建馆的初心很简单:让他的后裔子孙们看到这些物品后能触目惊心,因而能体念祖先创业的艰苦,戒慎恐惧,如履薄冰。

刘骏某次实在闲得无聊,就跑到这个博物馆中,群臣对这些物品都大加赞赏,刘骏却羞愧难当,认定是莫大耻辱。

他命人将这些东西全部烧毁,又指着刘裕的画像道:“他只不过是个庄稼汉,混到这个地位,实在是有些过分。”

刘骏死后,他的继任者比他还凶暴顽劣,最终把南朝宋帝国带进了坟墓。

南朝宋帝国只有六十年,九任皇帝中,却有六任是暴君,这是个奇迹。而奇迹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开国皇帝刘裕之后,大多数继任者忘了老祖宗的初心。

东晋时代,门第论高低,刘裕一介布衣,全靠个人打拼,混成了开国皇帝。他明白这份功业来之不易,能保住这份功业的唯一方式就是,让他的继任者,包括他自己不可忘了他本人走过的路。

这条路是用艰苦奋斗和戒慎恐惧铺就,指引其走过这条路的正是他的初心:创建一份功业,为大多数人和子孙后代谋求秩序与幸福。

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开国皇帝都有这样的初心,也希望子孙后代能铭记这份初心,绝不能忘记为了什么而出发,未来的挑战越是残酷,就越是不能忘记初心。

初心光明,前途自然光明

严嵩年轻时,意气风发,有着干净的理想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后来步入官场,尽全力而向上爬,希望能得到大展宏图的平台,创建夺目的事功,名垂史册,为子孙后代,为天下苍生贡献自己的全部心力。

然而,官场的阴暗和血腥,让严嵩逐渐感受到,凭借一腔热血和干净的理想,不可能爬上高位。在进行了无数次思想斗争后,他放弃了初心,开始猛攻官场秘籍,谄媚领导,排挤同僚,最终他爬上了最高枝,也爬上了遗臭万年的金字塔。

人很难铭记初心,因为初心是我们内心最干净,良知最光明时的正念。这种正念必须要到污浊而复杂的事情上去展现,所以,它必受到阻碍和挫折。

尤其是,你坚持的信仰越伟大,和你同行的人就越少,孤单上路,忍受寂寞和各种各样的打击,纵然是钢铁巨人,也会犹豫最后只能放弃。

但是,这个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种人,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信念、忍受寂寞和千奇百怪的打击,以最后的事功,回馈自己内心那份执著与坚持相伴风雨的良知!

我们称这种人为伟人。

所有的智慧,不过是找回自己

不忘初心,不是让你不改初衷,时光在流逝,情境在转移,你不可能画地为牢,永远坚持初衷,眼光是需要与时俱进地变化。所谓不忘初心,是让你有包容之心,为了你内心深处最恢宏的理想,万物皆备于我。

可以说,不忘初心,是一种人生境界。

你是否能抵达这种境界,取决于你内心的坚定和良知的光明。你能否抵达这种境界,更取决于你的初心是否和大多数人的良知指令相同。

有些人的初心是发家致富,有些人的初心是帮助更多的生命,这就是境界的高低。

所以说,不忘初心,必得始终。

最新国学知识

热门国学知识

热门搜索:性感网名中国最美的女明星排行榜迅雷天堂天堂网资源最新版明星叫什么东美女演员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