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五)
-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忘祸?磨天成尘埃。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乔知之本是贵公子,却没有公子哥的纨绔气。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自身感念时事,拔剑从草野之中奋起,希望报效国家。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他两次从军,一次随乔知之西征直至丁零塞,一次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到过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登高山可以远望千里,使我产生了悠悠怀古之思。谁言未忘祸?磨天成尘埃。
谁说不要忘记祸乱呵,那些历历往事,已经被历史的车轮碾成尘埃了。 -
感:感念。报国:报效国家。蒿莱:等于说草野。
丁零:我国古代北方种族名。
单于台: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谁言:谁说。未忘:不要忘记。
- 背诵
-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五)
…展开陈子昂在政治上的苦闷,在诗中有时用美人迟暮之感表现出来,有时却用激愤慷慨之音表现出来。这首诗是他的自述,他以激愤之情,表达了他对时政的不满。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诗人首先坦露了他的高贵的出身、杰出的才华以及勇赴国难的优良品德,给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英姿飒爽、志气豪迈的青年英雄形象。无论在朝廷还是在战场,诗人一直希望用自己的才学报效祖国。在从军的前两年,诗人以“草莽臣”的身份上书朝廷,表现了经世济民、关心国家命运的可贵精神,当边关形势紧张,敌人扰边进犯时,诗人气愤填膺、毅然决定投笔从戎,保卫边疆。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这次从军,诗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他随着部队在西部的丁零塞和北部的单于台之间来往驰骋。用“驰”“上”等动词,使读者想见当时军情的紧急,战事的频繁,以及诗人和其他将士们勇赴国事的豪气诗人对这段经历一直难以忘怀,在其他诗歌中多次谈到。战争烽火的长久不熄、从军将士的奔波劳顿和边境人民的无法安居使得诗人感慨万千。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诗人登山远望,看见千里荒漠无边无际,不由产生怀古之优思。多少从军将士抛弃家园离别亲人,从万里之外来戍守边关,血战沙场,可是“肉食谋何失”“塞垣无名将”,战场上空留下战士的累累白骨,那些“籍籍天骄子,猖狂已复来”,导致了历代“藜藿缅纵横”“边人涂草莱”(均见《感遇诗》)的痛苦局面。
诗人发出了“谁言未忘祸?磨天成尘埃。”的指斥,谁说统治者没有忘记历代边患的历史教训呢,眼前的现实不是就说明历史教训已被忘却磨灭而成尘埃了吗?这是诗人忧国优民思想的激发。
诗中所反映的边塞问题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边塞战争问题,从秦汉一直到唐代,这种战争始终都存在。在诗人看来,这是“祸”正因为是“祸”,诗人才要用自己的才智、胆略为灭“祸”出一份力量。由此而来,又涉及到第二个问题即当时的统治者从上到下未能真正吸取历史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边患发生。即使有这样的人才,也不被重用,像诗人本身的遭遇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诗人不能不感慨系之了。
折叠 -
这是《感遇》的第三十五首,作于武则天垂拱二年(686)。诗中抒写军中生活和感触,当时作者年仅二十六岁,对于自己时代封建统治的当权者能否处理好边塞问题,表示疑虑。这首诗具有慷慨沉郁的特色。
- 陈子昂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年少时就富于浪漫的豪侠性格。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举进士,因上《大周受命颂》受武则天赏识,拜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陈子昂敢于针砭时弊,不避权贵。万岁通天元年(696)随从武攸宜征伐契丹。后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许多进步主张不能实现,便于圣历初(698)辞官返乡。武三思县令段简诬陷他,因此入狱,后…详情
相关翻译
写翻译相关赏析
写赏析创作背景
作者介绍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五)原文,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五)翻译,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五)赏析,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五)阅读答案,出自陈子昂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swen.cn/poetry/TVRZd056QTNNelkzTmpndw==.html
诗词类别
陈子昂的诗词
- 《答韩使同在边》
-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一》
-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 《鸳鸯篇》
- 《古意题徐令壁》
-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之四燕太子》
- 《观荆玉篇》
-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之二 燕昭王》
-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
- 《送梁李二明府》
古文典籍
- 「诗经」
- 「论语」
- 「史记」
- 「周易」
- 「易传」
- 「左传」
- 「大学」
- 「中庸」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老子」
- 「吴子」
- 「荀子」
- 「庄子」
- 「墨子」
- 「管子」
- 「列子」
- 「宋书」
- 「汉书」
- 「晋书」
- 「素书」
- 「仪礼」
- 「周书」
- 「梁书」
- 「隋书」
- 「陈书」
- 「魏书」
- 「孝经」
- 「将苑」
- 「南齐书」
- 「北齐书」
- 「新唐书」
- 「后汉书」
- 「南史」
- 「司马法」
- 「水经注」
- 「商君书」
- 「尉缭子」
- 「北史」
- 「逸周书」
- 「旧唐书」
- 「三字经」
- 「淮南子」
- 「六韬」
- 「鬼谷子」
- 「三国志」
- 「千字文」
- 「伤寒论」
- 「反经」
- 「百家姓」
- 「菜根谭」
- 「弟子规」
- 「金刚经」
- 「论衡」
- 「韩非子」
- 「山海经」
- 「战国策」
- 「地藏经」
- 「冰鉴」
- 「围炉夜话」
- 「六祖坛经」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梦溪笔谈」
- 「旧五代史」
- 「文昌孝经」
- 「四十二章经」
- 「吕氏春秋」
- 「了凡四训」
- 「三十六计」
- 「徐霞客游记」
- 「黄帝内经」
- 「黄帝四经」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本草纲目」
- 「孔子家语」
- 「世说新语」
- 「贞观政要」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文心雕龙」
- 「农桑辑要」